§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1 / 1)

孔子学堂 东篱子 607 字 1个月前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解意】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屋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还是单身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子里,但他却总是乐呵呵的。有人问他?“和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高兴的?”

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起,随时都可以交流思想,交流感情,难道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都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苏格拉底一个人,但他仍然很快乐。那人又问:“现在的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还有什么好高兴的?”

苏格拉底又说:“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位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我时时刻刻都可以向他们请教,这怎么不令人高兴呢?”

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七层高的大楼里,但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的境况是非常差的,既不安静,也不安全,还不卫生。那人见苏格拉底还是一副乐融融的样子,便问:“你住这样的房子还快乐吗?”

苏格拉底说:“你不知道一楼有多好啊!比如,进门就是家,搬东西方便,朋友来玩也方便,还可以在空地上养花种草,很多乐趣呀,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又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底层的房子让给了一位朋友,因为这位朋友家里有一位偏瘫的老人,上下楼不方便,而他则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苏格拉底每天依然快快乐乐。那人又问他:先生,住七楼又有哪些好处呢?

苏格拉底说,好处多着呢!比如说吧,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字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释用】

在孔子看来,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了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与此同时,孔子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就好像是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也是当今我们的做人信条。

【小语】

金钱和物质其实都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创造和精神才是内在的本质。人人都渴望过上富足的生活,当我们还不富裕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生活呢?怨天尤人当然不可以,安之若素又太消极了,唯有直面现实寻求改变才是正确的选择。

很多人至今也没有弄明白金钱与幸福的关系,其实,一切在于自我的心态。

我们不要当金钱的奴隶,而要做精神的富翁。当我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当我们有了银行存款之后,如果眼睛始终紧盯着钱,这样的生活其实已经失去了乐趣。

有句话说:“穷到极点,不是衣不蔽体,而是没有表情。”所以,当精神沉沦于物质中,你便沦为了金钱的奴隶;当物质氤氲于精神中,你才是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