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孩子学会规划生活(1 / 1)

孩子做事似乎都缺乏一点规划,比如每天回来做功课如何安排时间,以及每一门课程按照什么样的步骤去学习,往往都没有明确的思路。他们的学习桌上往往堆满了书本、作业本,乱七八糟,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状况下孩子能够保持一个井井有条的头脑。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在学习中制定目标,学会制订学习计划,因为这项技能对孩子以后的人生意义重大,人生何尝不是一种规划呢?

曾经有一位叫作山田的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他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夺得世界冠军。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山田总是回答:“我不仅凭借自己的体能,更重要的是凭借我的智慧!”

有点体育常识的人都知道,马拉松比赛主要是运动员体力和耐力的较量,爆发力、速度和技巧都还在其次。因此对山田本一的回答,不少人觉得他是在故弄玄虚。又过了十年,这个谜底被揭开了。已经退役的山田在自传中这样写道:“每次马拉松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查看一遍,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某个酒店,第二个标志是一个十字路口,第三个标志是一座公园……这样一直统计到赛程的结束,随后我会把我的整个赛程列成一张计划,每一个标志就是我计划的分解目标,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正式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就这样,四十多公里的赛程被我在事先的计划中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这样跑起来就轻松多了。最初的时候,我只是简单地把我的目标定在终点线的旗帜上,结果当我跑到十几公里的时候就已经疲惫不堪了,因为我没办法掌握整个比赛过程的节奏,脑子里一团乱,很容易就丧失信心了。”

其实,无论是学习,还是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个梦想,都像是一场马拉松大赛,我们要想取得最后的成功,就要学会去计划,试着把每一天的努力作为一段小赛程,每天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完成每一个小目标,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就可以在完成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基础上来实现我们人生的大梦想。我们如果是为了追寻成功而经营我们的人生,那就应该为了事业的顺利发展而制订具体的计划、设立具体的目标。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一定要成功”、“我要拥有自己的房子、汽车”、“我想发财后要捐助希望工程”……很多人都有类似如此的愿望,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设立目标吗?当然不是!这绝不是目标设立,这是喊口号。喊口号就像写下一个个伟大却空洞的梦想一样简单,而若是想要把这些口号和梦想变为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功,则需要我们设立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可行性的详细计划。

首先,我们设立的每一个具体目标必须是具体的,才能促使我们集中注意力,心甘情愿、全神贯注地追求目标。而且,这些目标必须是可执行的。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去梦想,也许目标非常远大,但只要是可达成的目标,一定可以分成远期、中期、近期来逐一完成,再以终极目标为引导,做一个详细的计划,让每一个小计划的成功来堆砌大计划的成功,如此由近而远、由小而大,必能达成目标。

具体到学习来说,拿晚上的功课为例,家长可以要求孩子根据每一门课程的学习量安排一下时间,几点到几点学哪一门,到时间完成之后,就把桌子收拾干净,重新拿下一门课程出来学习,这样,孩子的脑子也会变得像他的书桌一样井井有条,思路会更加清晰,学习效率一定也会提高不少。这样的方法对于孩子的人生同样也意义重大,因为我们无法长生不老,所以应在有限的生命中去实现自我,然而实现自我的过程正是每一个计划配合一定时段的完成,不断地重复,最终变成了成功,所以在任何设立的目标中应该订下确切的完成时间,否则将会使目标不断拖延,而后和下个目标重叠,永无完成之日,所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便是形容这种情形的。

因此,不要小看计划的作用,它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非常大的帮助。在这方面,家长应该做到:

(1)教会孩子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确立学习目标

比如在数学上,孩子一向做事比较认真,所以计算没有问题,但是应用题的理解能力比较差。所以,可以引导孩子,让他把学习数学的目标定为提高对应用题题目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要加强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学习。

(2)及时提醒他对计划完成情况和质量要进行评估

对于计划完成较好的孩子,定期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是一个最佳的鼓励,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对以后的学习充满信心,而对于计划完成不好的孩子,计划评估可以发现孩子在完成计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究竟什么地方不太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作为调整学习计划的依据,使计划执行起来显得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