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让孩子帮你解决问题(1 / 1)

当孩子想要帮爸爸妈妈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很多爸爸妈妈会说:“乖,听话,去一边玩去,让爸爸(妈妈)赶快弄,不要打扰爸爸(妈妈)好不好?”或者是当孩子主动帮妈妈做家务时,妈妈会说:“哎呀,我的小祖宗,谁让你拖地的,你干不了这个,赶快去洗洗手,看电视去。”此时,孩子只有乖乖地放下手中的拖布,然后失望地离开大人的视线。家长们以为这样才是对孩子好,甚至有的家长舍不得孩子做一点点的事情,认为孩子还小,应该宠着他们。但是他们忽视了孩子在慢慢长大,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父母的宠爱,也需要自己“宠爱”自己,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感觉到成就感。

很多家长也许并不清楚,不仅我们大人在工作中需要成就感,孩子在生活中也是需要成就感的。成就感带给孩子的快乐是任何其他的快乐所难以比拟的,也是任何痛苦都掩盖不了的。家长应该懂得成就孩子,懂得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

父母疼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家长们千万不要过分宠爱孩子,如果孩子被你宠爱得不会做任何事情,他们依然不会开心,因为妈妈们总是表现出强大的力量,让孩子失去了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孩子总是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弱者”。在长大之后,这种思想也会如影随形。最终,孩子变得唯唯诺诺,变得胆小怕事,变得散漫拖延,遇到一点点的困难就可能让他们打退堂鼓,甚至是精神崩溃。所以说,爸爸妈妈们应该适当地满足一下孩子小小的成就感,让他们知道自己并非什么也做不了,让他们相信自己一定会是最棒的。

其实,爸爸妈妈们可以适当地“装装笨”,让孩子帮助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适当地满足一下孩子的成就感。在孩子帮自己做完事情之后,一定不要忘记给予鼓励和夸赞,这样会帮助孩子变得更加的勇敢和自信。自信和勇敢是关系到孩子以后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殷丽娜今天工作很忙,所以让丈夫接儿子回家。她回到家中已经是七点了。这个时候丈夫已经把晚饭做好了,儿子也将作业做完了,她一进门丈夫就张罗着吃饭。

吃完饭后,丈夫就去看电视了,殷丽娜忙着收拾碗筷,洗碗刷锅,根本没看儿子在干吗,这个时候只听到“嘭”的一声,殷丽娜知道是儿子出了问题,跑出去一看,是儿子不小心把餐桌上的花瓶打碎了。她看到儿子拿着擦桌布愣在了那里,一动不动,两眼盯着地上的花瓶碎碴。因为个子矮,在擦桌子的时候,儿子的衣袖也蹭上了桌子上的油。虽然殷丽娜没有骂儿子,但是她冲儿子说道:“你还小,擦桌子让你爸爸做,看你把花瓶都还打碎了,胳膊上蹭了那么多油,妈妈洗衣服的时候又要花很长时间了。”儿子虽然没有哭,但是也不开心,低着头坐到了沙发上,乖乖地看起了电视。

连着两天的时间,儿子都一直不高兴,殷丽娜便问儿子出什么事情了,怎么看起来不开心,儿子说道:“妈妈,前两天明明帮他的妈妈擦桌子,他的妈妈很开心,就连老师也夸奖了明明。但是为什么我帮妈妈擦桌子,妈妈却不开心呢?”殷丽娜终于知道了儿子的心思,她当然知道了要怎么做。

第二天下班后,她一边做饭一边对儿子说:“宝贝,妈妈现在忙着做饭,没时间给花浇水,宝贝能不能帮妈妈给花浇浇水呀?”儿子一听,眼睛一亮开心地答道:“好的。”说完跑着去给阳台上的两棵茉莉花浇水。之后,殷丽娜夸奖儿子真是能干,儿子自然十分地开心,并且还自告奋勇说:“妈妈,以后给花浇水的事情,就让我来做吧。”

其实,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父母的百般疼爱与呵护,更需要的是心灵的满足。就如例子中的殷丽娜的儿子一样,他只是想要帮自己的妈妈做点事情,想要证明自己也是可以帮助妈妈做事情的,而这种成就感如果得不到满足,那么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以后做事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格的家长,应该懂得怎样培养孩子勇敢积极的做事态度。而优秀的父母也并非是在孩子面前无所不能的人,而是能够适当示弱,满足孩子成就感的爸妈。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位家长,她的教子心得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孩子今年五岁,非常淘气,小手经常弄得脏兮兮的,叫他去洗,他就到处跑,还时不时地向食物进攻,真是令人抓狂。多数情况下,我和孩子他爸的做法就是拍打孩子抓食物的手,然后将他拖到水龙头前面,抓着鬼哭狼嚎孩子的手去洗。

有一次我突发奇想,能否让孩子“帮”我洗手,顺便让他的手也洗了呢?

——“儿子,你能帮我洗手吗?你洗得比较干净哦!”我这样对他说。

没想到这招还真管用,孩子非常乐意地跑过来,他从一刻前的撒泼小孩突然变成了一个责任感十足的“小大人”,牵起我的手就往洗手间走,还一边走一边唠叨:“肯定要我帮忙才行啦!”

在他帮我搓肥皂冲水时,我们还握握手,孩子的小脏手被洗得干干净净。

其实,邀请孩子协助大人,比要求他必须做某事效果好得多。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认可,尤其是当大人提出帮助时,他们会更自豪。邀请的方式会让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人在被尊重时,一般都会满足对方的需求,孩子也是一样哦。

那么,我们怎样满足孩子做事情的成就感呢?

(1)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语言,千万不要贬低孩子

有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注意自己的言语,比如说当孩子想要帮他们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会说“你还小,这些你做不了”,或者是“别碰,小心把东西摔坏了”。这些话都会让孩子产生消极的做事心态,久而久之,他们会觉得自己还小,所以什么事情也做不了,对他们的成长自然是不利的。

(2)主动恳求孩子去做一些事情

爸爸妈妈们不要以为自己将所有的事情都给孩子安排妥当,他们就会开心,更不要认为孩子不喜欢做事情。每个孩子都需要成长,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恐怕就是让他们亲自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说,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们不妨假装自己做不了,恳求孩子帮自己做,这样不但能够满足他们内心小小的成就感,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3)做完事情之后,千万不要忘记夸奖孩子

没有孩子不希望父母夸奖自己,当爸爸妈妈夸奖孩子的时候,他们内心才会觉得自己所做的是正确的或者是值得的。所以说,爸爸妈妈们在让孩子做完一件事情后,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