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班的幸福读书之旅(1 / 1)

我爱读书,自然知道书的香甜。回忆起小时候去亲戚家串门,第一件事就是找书借书的经历,想起那时候写完作业窝在床头上就着昏黄的灯光在小说里畅游的感觉,就由心底升起一股幸福。虽然我的爸爸妈妈对我的教育属于散养式,只要别惹事几乎不怎么管我,但是那时候小说等于闲书,让老师撞见那是必须没收,书就死无葬身之地了。所以,金庸大师的武侠小说、琼瑶阿姨的爱情小说,都是中学时代偷偷看完的。

我时常想,要是我们小的时候,有这么多的儿童文学作家为孩子们创作经典的文学作品,那该多么幸福。

不能让我的学生把荏苒的时光匆匆放过。要用经典阅读填充满他们需要灌溉的心田。

2009年,在南营村这个只有9个班的农村小学里,我召集全班39名家长,苦口婆心地从我小时候的读书经历说起,一直说到未来世界的人才结构,把这些没有听过家庭教育报告的一年级爸爸妈妈说得热血沸腾、激动万分,当场就每人交了10元钱的图书经费。这390元攥在我手里,心里却在打鼓。当老师的最怕家长投诉,这10元钱不在一费制之内,只要有人跑去教委告我一状说我乱收费,那不管你这钱是做了什么,有没有贪污一分一厘,受处分是一准儿少不了的。

可是我天生就是一个贼大胆,还是一个驴脾气。怕死就别生!我这绿林好汉一般的话一直在心底盘旋,给自己偶尔胆怯想退却的心鼓劲儿。趁热打铁,第二天就和几个家长跑去书市抱回来五十多本绘本。

绘本拿回来,孩子们很茫然。字儿还没认识几个呢,书发下去,有几个孩子甚至还拿倒了。得,都别看了。我来读给你们听。每次写完作业,剩下的时间,我就把绘本放在实物投影上,读给孩子们听。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竟然识字量都上去了,课堂习惯也越来越好。我常常威胁孩儿们,要是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听讲,任务完不成,故事就没时间讲了。这招非常管用,屡试不爽。

后来,识字量大了,可以自己阅读了,小书橱开始变得内容丰富起来。每学期家长会,每人交10元钱的图书基金成了三班的惯例。二年级开始读桥梁书,三年级增加了科学、历史、自然知识方面的书,到了四年级我们就开始读名著。《爱的教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城南旧事》、四大名著……孩子们的阅读量越来越大,知识面越来越宽,语文课越上越轻松。

我的语文课被孩子们戏称为“不务正业”,正经课文读读说说就算是教过了。剩下时间领着他们开读书会、辩论会,各种玩。孩子们说,我上课的最大特点就是“爱跑题”,本来讲着诗歌“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说着说着就说到了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说着说着又说到了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是怎么一回事,说着说着又说到了神话故事的诞生原因,说着说着又扯到泰山神话传说上去了……一节课,就开头5分钟读了读这首古诗,剩下30分钟,孩子们趴桌上听我唾沫星子乱飞地讲神话故事。下课铃一响,他们还关上门舍不得我走,齐刷刷问我:“那个崂山的道士回到家之后怎样了?”得,什么时候又串到《聊斋志异》去了?

不管怎么折腾,这些孩子的语文成绩虽然不会遥遥领先,但是也一直独占鳌头。今年他们初一了,孩子们在各个中学里学习起语文来游刃有余。阅读量在那儿撑着呢。

去年,2013届新生第一次全员家长会,我把我的大阅读计划跟家长们一说,无不欢呼雀跃。现在的“80后”,越来越知道读书的重要性,越发懂得阅读量提升素质、知识决定命运。我们依然从读绘本开始。一年级上学期,每周五下午的两节是雷打不动的绘本阅读课。第一节读绘本,第二节画绘本。儿童都是天生的绘画高手,他们不会任何绘画技巧,画出来的画才是原汁原味的大脑影像。小书橱里一百多本绘本,孩子们随时都可以拿来看。写字课提前做完作业的时候、课间玩累了的时候、中午早来了的时候、课外活动的时候……时常看到我们班孩子捧着一本书,坐在教室门口的台阶上,沐浴着阳光,三五一群读着书,还不时指指点点地讨论着。

我希望这五年,能让这批孩子成为腹有诗书的孩子。爱读书的孩子气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