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届学生四年级的时候,我的一个学生一心因为搬家转学了。一心是个非常鬼精灵的姑娘,她聪明、好学、天真、可爱。她的爸爸妈妈在医院工作,是非常知书达理的人。当初在转学的时候,他们也是做了一番挣扎,孩子百般不想离开母校、离开班级,但是苦于接送问题,还是转到了市中心的实验小学。
一个月之后,孩子的爸爸在QQ上向我求助,说孩子被老师冤枉了,还被罚站了。孩子回到家之后,哭了一下午,第二天死活都不肯上学,坚决要回到新芽班来。
原来,一心的同桌带来了一本课外书,她们两个都非常喜欢,课间总是一起阅读。结果下午这本书就不翼而飞了。一心是最后一个见到这本书的人,所以,同桌就怀疑是一心把书拿走了,并且跟班主任说了。那时候一心刚进入新的班级,适应期还没过,跟同学老师还没磨合好呢。同学们对她不怎么信任,班主任对她也不甚了解,所以处理起这件事儿来,有失偏颇。这班主任老师听了她同桌的汇报,没有进行调查研究,非常草率地就直接找了一心,让她把书拿出来还给同桌。一心解释说不是自己拿的,老师也没有怎么重视,对着一心说教了一番,教育她,刚来到新的班级,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能做不该做的事,要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好的印象。然后又对一心的同桌说,再好好找找,看看书是不是落在别的地方了。
就这么轻描淡写地处理了一下,不了了之了。
但是,这位老师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深深地伤害了这个原本善良、优秀的转学生的心。本来对新的环境就存在着畏惧之心,总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而出现了这样的事,一心对新的环境更加抵触了。
一心的爸爸其实是非常气愤的。他对这位老师的处理方式非常不满意。但是他和妻子是比较有分寸的家长,他们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他们感觉,要去学校直接找老师解释这件事,好像有些不太合适。但是,怎么能证明一心的清白,还能让老师认识到自己的做法对一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呢?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我想,很多家长遇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都很难按捺得住。孩子在学校和别的同学发生冲突,打不过人家吃了亏,家长都恨不得跑去学校给孩子还回来。一旦遇到老师处理方式出现问题,孩子受到了委屈,家长也一下跳起来,跑去找老师理论。还有更甚的,家长亲自跑去学校,跟老师讨要班级小干部官职的、说自己孩子看不见要让个头最高的孩子坐前排的、孩子跟同桌闹别扭了,强烈要求老师给调座位的……恨不得天天拿着保护伞罩在自己孩子的头顶上,走到哪儿都能屏蔽任何委屈、危险和挫折。这种做法,不但剥夺了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的机会,折断了他们想要独立的羽翼,还给班级的正常管理造成很大的障碍,让老师也非常被动和为难。
一心的爸爸找我求助,就说明他想要很圆满地处理好这件事。既能够让一心对新环境畏惧的心理得到缓解,还她一个清白,也能通过这件事跟老师达成良好的合作和沟通。
最后,我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用书信的形式,跟老师沟通。现在电话、网络盛行,什么都提速,有时候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书面语言要比声音语言更加准确和精练。一心语文学习非常扎实,她的作文水平原来在我们班也算是比较高的。我让一心的爸爸指导一心给班主任老师写一封信。信的内容包含几个方面。一、叙述事情的详细经过。二、说说自己在原来的学校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尤其品质方面,说明自己不是爱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孩子。三、说说自己听了老师的批评之后的伤心和难过。四、表达自己想要在新班级中得到大家喜爱、好好学习积极向上的美好愿望。
这封信写好后,要鼓励一心自己去交给老师。这个时候,家长的作用就非常大了。因为孩子还小,要培养她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放开手。家长此时要做孩子的心理疏导师。首先,对孩子表示肯定、认同。告诉孩子你完全信任她。然后,得告诉孩子,遇到问题不怕,怕的是不去解决问题、一味地逃避、让别人替你解决。
一心的爸爸采用了我的建议。第二天,一心心怀忐忑地去了学校,并且把信交给了老师。老师阅读了之后,引起了重视,马上又对这件事进行了调查。经过一番寻找,书在另一个孩子的抽屉中找到了。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向一心道了歉。这件事,圆满地解决了。而一心的信也引起了老师的重视,还让她参加了作文大赛。
其实,有些问题,孩子自己解决,远远要比家长参与更容易。
比如说,孩子眼睛不好,开始近视了,个头又高,总是看不见。这么一件小事儿,家长完全没有必要找老师调座位。只要孩子非常正式地到老师的办公室,诚恳地跟老师谈一下,老师肯定会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而班级管理是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事,家长过多地越权,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会对正常教学产生极大影响。
比如说,孩子在学校和某个同学产生了矛盾,有了小摩擦,孩子们之间没法解决了,就要去找老师,让老师来调解。而不是回家告诉家长,再让家长找到学校来。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如果家长经常因为孩子在班里出现的小问题而跑到学校要求让老师解决,那么孩子一定是依赖性特别强、缺乏独立性的。不用说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生活技能、与人沟通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缺失。这都是因为家长的包办和溺爱。
和老师相处,矛盾、问题也会随时出现。能让孩子自己解决的事儿,家长不要过多干预。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即使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也能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家长就做一个观察员和引导员,时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好后勤保障和疏导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