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1 / 1)

良好的饮食习惯

我可以理解即将上一年级小朋友父母的那种焦虑和不安全感。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什么事都在幼儿园老师的掌控之内,尤其是每个班都有生活老师负责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家长们可以说是非常放心的。而小学就是孩子们学习的场所,班主任、任课老师最大的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不包括吃喝拉撒睡。首先,任何一个学校都不允许带零食。家长第一担心的就是,早晨孩子吃不饱,在学校饿了怎么办。所以,在升小学前的这一个暑假,两个月的时间来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比去幼小衔接班识字和算术要划算的多。

首先,大部分学校早晨都是8点到校,所以孩子早晨7点左右就需要起床洗漱。暑假时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反正起床也没有事儿可干,孩子要赖床就让他赖去。其实,这种习惯的坏处不仅仅在于孩子没有了时间观念,更重要的是有害于身体健康。早晨5~7点是大肠排毒的时间,这时候的身体细胞急需要清醒,需要活动,促进肠蠕动,让身体的毒素排出。这时候,孩子需要起床,做一些简单的小活动,伸伸懒腰、踢踢腿、揉揉肚子,然后喝一大杯白开水,告诉身体,我的精神也醒来了。如果过了这个时间,7~9点,就是小肠吸收营养的时候了。如果到了9点孩子还在睡懒觉,毒素排不出来,小肠也懒得醒来运动,就错失了成长的大好时机。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即使是假期,有规律的作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这个假期一定要让孩子坚持自己吃饭,尤其早饭,养成一家人快乐、开心用餐的好习惯。一开始,孩子可能会不习惯早用餐,因为在幼儿园都是8点才吃早饭。而小学,8点就已经开始了早晨的诵读功课。7点多用餐,孩子可能没有什么食欲。最好的办法就是:前一天晚上不要吃太饱。过了8点以后就尽量不要再吃任何东西。这样有助于睡眠,也有助于肠胃的排空。第二天一早起床洗漱、喝水后,用五分钟简单地做一些伸展操,让孩子全身的细胞都活跃起来,很快就会有食欲了。

另外,美味可口、吸引人的早餐也是关键。网络上曾经疯传一个妈妈31天不变的菜谱。我发誓要快快学起来。结果,学着她做了一个蛋饼之后,糖糖吃得并不香甜。后来才琢磨过来,丫头不太喜欢黏黏糊糊的东西。所以早餐除了要搭配营养之外,还得考虑孩子的口味。在不偏食的情况下,尽量做孩子喜欢的食物。这样孩子才不会有抵触情绪。

最后,学校里每个班都有饮水机或者直饮水,孩子们带个水杯就可以了。可是没有了大人的督促,孩子们往往在学校忘记喝水。刚开学第一个学期,糖糖的水壶常常是满瓶带去,满瓶装回来,一直在书包里压底儿呢。喝不上水,就容易生病。那阵子我让邻居家的同学源源监督糖糖下课喝水,结果,源源跟我说:“一下课糖糖就窜出教室玩去了,‘根本找不到她’。所以,在上小学之前要告诉孩子,当你口渴了的时候就是身体在告诉你,你已经缺水了。等缺水了的时候再去补水,就为时过晚了,所以,水要定时定量的喝。我给糖糖准备的水瓶是500ML,我要求她上午一瓶、下午一瓶。只是丫头一开始还不怎么适应学校生活,不想总去上厕所,老完不成任务。

我们班有个孩子,每天都会带一瓶饮料到学校。课间别的孩子去喝水,他就拿起饮料豪饮。我问他,喝饮料解渴吗?他总是笑笑不说话。这个孩子总是扁桃体发炎,动不动就感冒。我总感觉是他喝水少,总喝饮料的缘故。网络也爆出6岁的孩子得了白血病,原因就是只喝饮料不喝水。网上的东西不知真假,也无科学考证,我们不能全信。但是有一点是必须相信的:水,是世界上最好的饮品。我们的身体70%是水。爱喝水的孩子,新陈代谢的能力会比较好,所以为了让孩子有个好身体,在小学之前就要有爱喝水的好习惯。

学会打扫卫生

到了小学每个孩子都有值日安排。可以想象,6岁之前能在家扫地擦桌子的,凤毛麟角,即使做过这样的活,也是心血**,偶尔为之。即使偶尔做这么一两次家务,爸爸妈妈还要拍照晒到朋友圈,博赞呢。真正安排值日让孩子在家打扫卫生,估计难做到。现在看来,在学校打扫卫生也成了一年级学生的难题。第一学期刚开学不久,就会看到这样一幕:孩子们全部都在走廊背着书包站好,而值日生的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在教室里忙里忙外。老师们也很无奈,孩子入学后没有一个会扫地拖地,即使是弯腰捡垃圾都懒得动弹。教室里的卫生单靠老师一个人难以在放学之前完成,只能第一次值日的时候让家长来帮忙。这样的场面我猜不只是一个学校有。

其实孩子们不是不会做家务,只是没有机会实践。家长们总是在想:“孩子还太小了,这些活儿长大了自然会做。”其实我想说,如果没有给他学习体验的机会,他永远都做不好,甚至不会做。日本的小花是畅销书《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不怕》的主角。她4岁就会做饭了,四年级就俨然是一个小厨师、生活高手。这些生活技能难道是从天而降吗?不是。那是身患绝症的妈妈在培养她,那是生活锻炼了她。其实,6岁之前学会扫地、擦桌子、洗碗、拖地并不难,难的是,这些活能让孩子经常做、做熟练。

学会整理物品

糖糖班里的同学们的家长有一个家长群,群的建立主要是方便家长之间的沟通。有一段时间,这个群几乎成了寻物主题群。每天晚上群里都会有家长寻物:“各位亲,麻烦问一下宝贝,谁见到我们家孩子的语文书了?”然后就是一长串的回复:“我们家的说没见。”总会有一个人说:“不好意思,你们家孩子的语文书装在了我们家孩子的书包里。”再或者:“今天发的试卷我家宝贝搞丢了,麻烦哪位拍个照片给我,我们复印去。”家长们会热情友好地互帮互助,照片很快就会发到群里。还有的:“不好意思,哪位家长见到我们家宝贝的书包了?”每次看到这场面,不禁为家长们之间真诚无邪的友谊而感动。人间处处是活雷锋呀!可是一直这么下去雷锋也要累死了。一年级的孩子不会整理书包、没有物品归类的能力,丢三落四真的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

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发下来的本子、书、试卷,从来不晓得往书包里装。放学的时候,每次都是我们送他出去之后,他的爷爷再带他回教室,帮他装书包。我很想说,这样快一年了,如果教教他怎么装书包、培养他物品归类的话,也早就学会了。只可惜,老人们都喜欢包办。老师教过他,他实践不了,能力还是一个零。

糖糖的书包,我很少动。刚开学,我就给她准备了两个透明带拉锁的文件袋。小文件袋装本子,大文件袋装老师发的各种A4纸的试卷、表格。每次做完作业,我会提醒她自己收拾整理好书包。晨诵、午读和课外读物放在书包前面的小隔层里。小手帕、纸巾、湿巾放在隔层上面的夹层里。两个文件袋放在书包最后面,往前依次是各种课本、铅笔盒和彩笔。跳绳放在书包左侧网兜里,水壶放在右侧网兜里。整理书包之前,还要先把铅笔盒整理好。尺子放在最上面一层,五支铅笔检查一下是不是削好了,橡皮两块放在铅笔旁边的凹槽里。铅笔盒背面那一层专门放数学老师要求带的学具。一般是10朵小花,用来数数的。睡觉之前我会提醒她再看一次短信,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都完成了没有。一学期之后,这些事儿压根儿不用我操心了。现在糖糖晚上睡觉之前都会催我:“妈妈,阅读记录表给我签字没有?口算签字没?”偶尔我会出现小失误,必须赶紧道歉。这一点,我真的不如糖糖做得好。糖糖铅笔盒里有个小课程表,我们家门上有个大课程表,几个星期之后,每天的课程她都熟记于心了,根据课程表准备书包,得心应手。丫头从来没有过老师发了的东西丢了或者书忘记带回来之类的事。

好习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狠心的爸爸妈妈培养出来的。如果你心软,想包办,那就不要怪孩子不肯独立。

学会系鞋带、拉拉链、提裤子

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我每天都在给小锦系鞋带。跑操的时候,大皮靴子的鞋带开了,小锦跑过来找我:“老师,帮我系鞋带。”时间紧迫,跑操马上开始了,来不及教育他,赶紧给他系好,让他归队。第二天跑操,小家伙又来了。依然时间紧迫,照旧系好。第三天、第四天,这小子还来这一套。最后,忍不住了。系好,告诉他:“跑完操到我办公室来。”小家伙不会系鞋带,妈妈却给他穿了一双没有拉链没有魔术贴只有鞋带的大皮靴。我手把手地教他系,只可惜小男生的手指细小,动作掌握起来并不那么简单,只学了个模糊大概。我只好跟孩子说,明天别穿这双鞋子了,什么时候学会系鞋带了再穿。不然,我不在的时候鞋带开了,绊倒了怎么办?中午要放学的时候,我看到班里胖胖的姐姐雨彤弯着腰在给小锦系鞋带呢。

有一个时期,大概糖糖三四岁的时候,独立意识特别强。每次出门,穿衣服、穿鞋子都必须自己来。小孩子的准头毕竟不够好,穿鞋子要穿半天,有时候还会穿反。她不肯让我代劳,我也是个懒妈妈,宁可坐在旁边看手机也不想伸手帮忙。知道她开始想独自做出门准备之后,每次出门之前我必须得提前五六分钟和她穿衣服穿鞋子。最要命的是拉拉链,有一次她这一个动作重复了近十分钟才成功,我都等急眼了。不过,幸好那个时候没有冲上去代替她,不然,现在她还不会拉拉链穿鞋子呢。

孩子拒绝大人帮忙实际上是在学习生存技能。我常跟公婆说,糖糖自己能做的事,不要代替她。但是,婆婆的口头禅就是:“趁着现在还能抱得动,得赶紧抱,不然以后就没机会了。”你瞧,大人们溺爱孩子也并不是因为对孩子的爱,相反,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爱的需求。孩子是最明察秋毫的。有一天,婆婆一大早来我家送东西,糖糖刚好起床。她看到糖糖在自己不紧不慢地穿衣服,感觉很委屈很吃惊。“糖糖,你真是个小白眼儿狼,在自己家里疼妈妈,自己穿衣服,怎么住我们家的时候,不给你穿衣服你就不起床?”糖糖清楚在奶奶家不吃饭自然有勺子伸过来,不起床自然有人过来给她穿衣服,她何必那么劳神呢?

所以,这些生活方面的能力,不是说出来的,都是孩子们做出来的。

我觉得,一年级的孩子,至少应该具备以下这些生活技能。

穿鞋子、系鞋带、扣纽扣、拉拉链、穿衣服、吃饭、会使用饮水机、水杯、整理书包、叠被子、收拾房间、收玩具、叠衣服、分类整理、给花浇水、扫地、拖地、收垃圾、洗碗、择菜。

社交方面

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

有一天,诗诗在课堂上尿湿了裤子。我带她去办公室,准备给她的爸爸妈妈打电话,让他们来接孩子,或者带裤子来帮她换。我问诗诗爸爸妈妈的电话,小丫头报给我个四位数的电话号码。原来,她们家办了移动的欢乐家庭网络,网内只需要拨打短号就可以了。诗诗只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电话的短号。其实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万一孩子在外需要打电话求助,短号只有网内的人可以拨打,而其他电话是打不通这个短号的。最后,我从网上家长群里联系到了诗诗的家长,他们来把她接走了。

后来,我统计了一下,班里有十几个孩子不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或者只记住了短号。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自己的家庭住址以及自己家附近的标识化建筑、自己家的车牌号,是非常有必要的。

走丢了怎么办

之前每次带糖糖去超市,我都会叮嘱她,人多,不要乱跑,不坐在购物车里的话就要牵着妈妈的手。如果走丢,不要跟任何人走,去服务台找服务员或者保安;不然就站在原地不要动,等妈妈来找你。有一次,在超市服装区,我在挑选衣服,糖糖一开始还站在一旁陪我,不一会儿就忍不住调皮,在试衣间爬上爬下,跑到两排衣服中间钻来钻去,压根儿不管我在干吗。我提醒了几次,她都不理我。于是我打算测试一下她。我跟服务员使了个颜色,就悄悄躲了起来。没想到,糖糖玩了五六分钟才发现我不见了。她先是一脸迷茫地问服务员:“阿姨,我妈妈去哪儿了?”服务员非常配合地说:“我没有看到你的妈妈呀!可能走了吧。”糖糖迅速围着这个服装区转了一圈,确定我真的不在之后,又跑来找服务员:“阿姨,你带我去大喇叭那里吧,我要喊一喊妈妈,就说妈妈把糖糖丢了,请妈妈到服务台来领糖糖。”躲在帘子后面的我都要笑喷了,这才装作来找她,出现。

虽然糖糖有走丢后怎么处理的常识,但是有时候外出还是不太放心,我们周末、假日时常带她出远门度假,生怕丢了她。最后,糖爸从网上买了个儿童手机,有定位功能,又可以记忆四个电话号码,每次出远门给她挂在脖子上,这才放心了。

学会化解矛盾

糖糖小的时候,比较安雅。她从小就懂得谦让、分享,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也属于比较有秩序的孩子。有玩具大家一起玩,就算别人抢走了她的,她也不会斤斤计较,等别人玩够了,她就会默默地收回来。因为平和,很多孩子爱和糖糖一起玩。我犯过一次错误,至今记忆犹新。糖糖两岁左右,在小公园里和一个小男孩玩。小男孩要玩糖糖的滑板车,糖糖想教他玩,他不让,一把就把糖糖推倒在地。糖糖的脑袋磕在了水泥地上,咯噔一声。丫头立刻哭了,我心疼不已,话脱口而出:“小伙子,你怎么能推小朋友呢?这样做非常不好。”那个小男孩被糖糖的哭声吓着了,他可能不知道会有这样严重的后果。孩子的妈妈跑过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批评,结果,那个小男孩真的害怕了,哇哇大哭起来。我觉得事情不妙,赶紧劝这个妈妈,两个孩子一起哭,场面一片混乱。最后,孩子的妈妈硬是让小男孩对糖糖说对不起,然后领着他走掉了。

我非常后悔,糖糖心情也很不好。其实也没摔多么厉害,我要是不喊那一嗓子,估计小男孩的妈妈也不会对他那样教育。而糖糖,错失了一次和小朋友化解矛盾的机会。

一年级的小孩子在学校产生矛盾更是常见。有时候同桌两个一天闹三次矛盾都到不了头。常常有两个孩子哭得鼻涕眼泪横流地跑去办公室找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正错都是对方的,对的都是自己。这时候,打架的过程我都懒得听。让两个孩子都站在一边,冷静一会儿,自己商量一下解决办法,想出来了,就来找我,想不出来就继续站着。不出一节课,俩孩子就手拉手找我来了。这时候再处理矛盾,分析事情经过,判定谁对谁错,俩人都可清楚了。但是一旦矛盾带回家,到了家长手里,那问题就大了。不是这个家长找到学校来要求调座位,就是那个家长找到学校来要求找孩子算账。

孩子的世界有孩子的规则,有欢声笑语自然就有打打闹闹。出现矛盾,家长不能包办,因为家长不懂得孩子的游戏规则,我们自认为帮孩子处理好了,殊不知是在帮倒忙。孩子之间的矛盾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家长只需要提供点子,行动,让孩子自己来。

与人交往的能力

糖爸发小的儿子星星,比糖糖大3岁。第一次来我们家玩的时候,从进门到出门,没有说一句话。那时候他不到4岁。星星的爸妈都是做生意的,平时起早贪黑,为了赚钱糊口工作非常辛苦。星星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偏偏爷爷奶奶也是开小商铺做小买卖的,平时照顾孩子也就是管个温饱,一旦忙碌起来,就扔给他个玩具,让他自己玩。爷爷奶奶都是老实巴交的人,平时就话少,等星星3岁的时候,朋友才发现儿子不太爱开口说话,也不爱跟任何人交流,去了幼儿园也是独自一个人玩耍,把老师、小朋友的话自动屏蔽。在外面玩遇到熟人,也从来不会打招呼。

其实,星星的内心世界无比丰富,爱看书、爱自己动手拆装玩具、自己做喜欢的事情的时候特别专注。只是,他不知道怎么和外界交流。爸爸妈妈没有教给他这一课。

糖糖还在我肚子里的时候,家里就有三个人轮着帮我进行胎教。婆婆是个能言会道的人,嗓音也好听,每次吃饭的时候,总替我跟糖糖报菜名,冲着我的肚子和糖糖聊天。每晚用胎教仪讲故事的事儿由糖爸负责,而我更是随时随地跟小丫头汇报我的心情以及期待她快出现的美好愿望。糖糖出生后,各种音乐、古诗、故事、聊天、CD……导致小丫头6个月就开始叫妈妈,等到一岁半的时候,长串的句子都说得头头是道,两岁就会编故事讲给我们听了。

婆婆是个自来熟,跟谁都能聊得起来,出去买菜都能跟菜农攀上亲戚。糖糖与人交际的能力得于奶奶的真传。吃饭的时候找服务员阿姨拿东西、点菜什么的事儿,她驾轻就熟。去逛商场,我在挑鞋子,她却和导购聊得热火朝天,还甜甜地管人家叫姐姐。最后这个大龄姐姐还送她一个大气球。在楼下小公园玩,即使没有她认识的朋友,也能很快加入人家的圈子,玩得不亦乐乎。

这些能力,和先天性格有关系,但也需要后天的培养。家长要主动、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讲话、和小朋友交往的机会,给他们一个社交圈,他们才能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交际能力。

自从3岁的星星来过我家,我就给糖爸的发小出主意。我建议他每周都带孩子外出游玩,多给孩子提供去小朋友家玩的机会,同时,不要强迫他交际和说话。后来,每到假期他们都会放下手头工作,约着我们几个好朋友,举家旅行。平时陪孩子的时间也逐渐增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见识的增加、朋友的增多,渐渐地,星星也变得开朗起来。2013年暑假,我们三家相约去了莱州海边,度假的几天里,星星对糖糖照顾得无微不至,颇有大哥哥的气派。

非常庆幸,星星的爸妈意识到了孩子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在可以补救的日子里,做原本就应该做的事。否则,有社交障碍的孩子,怎么可能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