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内行,如果你要想对公众讲出自己行业的观点,你可以去用卡尔·萨根亲测有效的两个方法。
这一篇我们聊聊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
卡尔·萨根是一位科学家,但是他的科学研究能力,还真的很一般。至少有一个证据:他好几次申请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最后都没有成功,总有人觉得他的科研能力不够。
但是卡尔·萨根有个长项,他特别擅长把复杂的科学知识介绍给外行。据说,有人这么评价卡尔·萨根:别看他自己的科学成就不高,但是他对科学的贡献却非常大。这里的贡献不是指卡尔·萨根在科普上做的工作,而是他发现了他的妻子。
为什么这么讲呢?原来他和妻子谈恋爱的时候,对方还只是一个文科生,但是就因为特别会讲科学,他硬生生地把他的妻子从一个文科生影响成了一位科学家,最后他妻子还当选了美国科学院院士,成就比卡尔·萨根还高。
当然这是一个八卦了,但是能向人讲清复杂的科学知识,这真的非常难。
我们看霍金,在科普上,他的名气比卡尔·萨根还要大。他的书《时间简史》可以说是没有人不知道。但是结果呢?我问过我身边的人,翻过《时间简史》的人不少,但是能看懂的还真不多。霍金非常努力地想让外行看懂这本书。在他写书的时候,编辑就告诉他,书里不能有数学公式,有一条公式读者就会减少一半。可是结果霍金的书大家还是看不懂,即使里面没有公式。
但是卡尔·萨根就不同了,他真的能让人理解完全无感的知识。举个例子。我们经常看到一个表述方法,如果把宇宙138亿年的历史,压缩成一年十二个月,那么人类就是在新年钟声敲响前的几秒钟才出现的。正是因为这个天才的创意,人类才第一次直观地认识到自己在宇宙面前是多么渺小。这个天才的表达方法的首创者,就是卡尔·萨根。
如果你去看卡尔·萨根的书和节目,里面有大量类似的精彩表达。他对外行讲话的方法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有这么神奇的效果?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创造概念,另一个是建立形象。
先来看看第一个方法,创造概念。
这个概念大家肯定听过:“核冬天”。这是卡尔·萨根最先提出来的。如果爆发核战争,爆炸会让大量灰尘覆盖住天空,全球都会持续很长时间低温,即便是夏天也会让水结冰,全人类都活不成。
这一点,已经成了我们的常识。曾经有一段时间,美国和苏联对核战争的危害就估计不足。他们虽然知道核武器的厉害,但是仍然存有侥幸心理,认为万一对方用核武器攻击,只要防御住重点区域,就可以发动二次核打击来报复,最后还是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当时有很多科学家对核战争的危害进行了深入研究,也都知道当时的美苏大大低估了核战争的危害。只要核战争爆发,将会发生连锁反应,就是全球性的灾难,谁也逃不掉。但这些结论只是在科学家的群体里传播,科学理论太复杂,面对公众就解释不清。
我可以随便举几个例子,微物理模型、对流-辐射模型、米散射理论。如果让政府官员和公众看懂,根本不可能。公众看不懂,对核战争没有深入骨髓的恐惧,危险就一直在。
卡尔·萨根联合了几位科学家,一起提出了“核冬天”的概念。他将核战争后的危害与人类最本能的恐惧联系在了一起。
冬天会怎么样?面临缺少食物的饥饿和深入骨髓的寒冷,这是生物从爬上陆地开始就刻在基因里的记忆和恐惧。只用这么一个概念,不用管其他数据、模型、理论,人们一下子就能听懂核战争的危害。
后来苏联的戈尔巴乔夫也说过,苏联开始限制核武器发展,是因为他们知道了核战争会导致“核冬天”,明白了这会危害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核冬天”这个概念的表达非常成功,但是有一些专业人士却一直觉得这个概念不好,因为从数据上看,它相当不严谨。美国氢弹之父惠勒还说过,核大战爆发后,温度下降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都没有这么可怕,如果精确一点应该把“核冬天”的概念改掉,改成“核秋天”,这样就严谨了。
惠勒这就是典型的内行人视角。核秋天是严谨了,但是哪里还有可以传播的恐惧感?这你就能看出卡尔·萨根的厉害了,虽然也是专家,但是面对公众和外行的时候,他会想到把那些复杂的、难以理解的信息封装到一个直观的概念中。
这是第一个方法,创造概念。
还有第二个方法,建立形象。
在人类太空探索史上有一个经典形象,叫“暗淡的蓝点”。在漆黑的背景中,有一个只有几个像素大小的暗淡蓝点,这就是地球。这是一张地球最远距离的自拍照。
力主拍下这张照片的人,就是卡尔·萨根。
1989年,旅行者1号探测器快要飞出太阳系时,卡尔·萨根提出让探测器转一下身,回头给地球拍一张照片,这个想法当场就被NASA的科学家否决了。因为他们觉得这毫无意义。当时旅行者号已经越过了海王星,距离地球60亿公里,即便是回头看也看不到什么,而且这么远,无线电信号传过去要花五个多小时,如果真要拍摄,从给它下达指令,到它转身拍照,再把照片一个像素一个像素地传回地球,要花六个月的时间。中间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有可能让旅行者号永远失去联系,这个险值得冒吗?
不过,卡尔·萨根仍然坚持这个想法,最后也说服了NASA的主管,拍下了这张照片。
卡尔·萨根是怎么算这笔账的风险和收益的呢?要是站在科学家群体的内部视角看,这当然不值,从这张照片上看地球,就是一个小点,什么细节都没有,什么信息也没有。如果从公众的心理来看这张照片,就太价值连城了。
后来有很多人满怀诗意地指着这张照片上的地球,这个淡蓝色的小点说:
看看吧,看看这个淡蓝色的小点,历史上所有的帝王将相,我们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听说过没有听说过的故事,都只发生在这一个微小的蓝点上。在浩瀚的宇宙剧场里,地球只是一个极小的舞台,为什么我们要把自己的眼光和想象力局限在这么小的一个小点上呢?在你的身边,有这么一群人,耗尽自己一生的时间和所有的才华,努力让人类走到更远的地方,你难道不觉得幸运吗?他们不应该受到尊敬吗?
天文学历史上,每当有人质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去探索宇宙,为什么不拿这些钱去救助穷人时,这张照片都会被拿出来说服他们。正是这一个画面,激励了一批又一批探索宇宙的科学家。整个人类的航天探索事业,也因为这个画面,吸引到了大量的资源。如果没有卡尔·萨根的坚持,这个经典的形象就不可能存在。
他为什么如此坚持?他知道为什么有人会对探索太空有如此大的热情,同时他也知道这种感觉很难用言语清晰地表达,尤其是对公众和外行表达。只有用一个真实的画面,一个原来只有天文学家才能想象的画面,才能让公众明白他们内心的感受。一个具体的形象,它蕴含的内容是无比丰富的。
这就是卡尔·萨根告诉我们的另一个方法,建立一个形象。
我们介绍了卡尔·萨根用的两个方法:创建概念、建立形象。这两个方法卡尔·萨根亲测有效,作为一个内行如果我们要想对公众讲出自己行业的观点,这两个方法都可以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