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一个“斯多葛”(1 / 1)

爱我们所爱,但我们所爱的都如朝露。

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同时又不抱任何希望。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把它当作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但同时又知道这件事根本无关紧要。

有些难题亘古不变。在侮辱、焦虑、灾变、老去、死亡面前,无论是罗马人还是现代人,都想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喜悦,古来圣贤的思考肯定会滋养我们。

我们都遇到过一种情况,就是要学习一种新思想,面对的是一大堆名词、人名和概念。费点工夫,我们当然可以把这些全记住,考试也没问题。但是,记住之后,我们真的知道了这个思想吗?我们记住的只是零零散散的一地鸡毛,实际上关于这种思想本身,我们还是什么都不知道。

比方说,中国人都特别熟的一个词——“儒家”。

对于儒家,我们究竟知道些什么?是周公、孔子、孟子、朱熹这一大堆人名,还是《五经》《四书》《传习录》《三字经》这样的著作?是仁、义、礼、智、信这样的原则,还是祭天、祭孔、穿汉服、磕头这样的礼节?

其实都不是。我们会发现,即使把上面的这一套全部记住了,也只是单摆浮搁地记住了一些知识,但儒家究竟是什么,我们还是说不出来。

那应该怎么办呢?这就要回到思想的出发点再来看,一套思想体系的本质到底什么?

其实,所有真正有生命力的思想体系,都在回答一个问题:如何安身立命?如何更好地过完这一生?或者,如何不被命运伤害?

其他的,比如对世界的看法、对于政治的主张等,都是衍生出来的。为啥?因为世界在不断变化,知识在不断增长,对外部世界的具体主张都可以与时俱进。但是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那就是人性、人面对的基本困境、人要自我提升的需求,这些东西是不变的。要想把握一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关键看它的人生哲学。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我曾看过斯多葛学派的一篇文章。过去,我也是多次在书里看到过这个词,知道它是古希腊的一个学派,知道它的创始人是哲学家芝诺,还记得它的一些具体主张,等等。但是又怎样呢?我还是不知道斯多葛到底是指什么。

其实,斯多葛学派在欧洲流行的时间很长,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再到后来的欧洲。很多我们熟悉的人物,罗马的名将、哲人、作家、政客,都是斯多葛学派的。

比较著名的人物,像罗马毁灭迦太基的名将小西皮奥、罗马后来著名的贤君奥勒留。连近代的作家罗曼·罗兰都可以肯定地说是一个斯多葛思想的信奉者。这是不是和中国的儒家很像?绵延几千年,儒家的具体主张变化了很多,但是核心的人生哲学是不变的。

那斯多葛的人生哲学是什么?就是把自己从环境中剥离,认知到自己是一个纯粹的人,专注思考自己的生命担当。斯多葛学派最底层的一个思维方式是,总是设想最坏的情形,假设一切已被命运夺走,我该怎么办?我怎样仍然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据说有一位古罗马的女人,孩子死了三年了,但是她仍然不能摆脱丧子之痛。这个时候斯多葛学派的塞雷卡就安慰她:我们拥有的一切都是从幸运女神那里暂借而来,它随时会把它收走。

接着塞雷卡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这可以说是斯多葛派最重要的心法:“爱我们所爱,但要知道我们所爱的都如朝露。”就是说,我们所爱像朝露一样转瞬即逝。

其实这样的名言,古往今来很多人都说过。比如,著名的斯多葛代表,号称五贤君之一的古罗马帝国的皇帝奥勒留。他说:“我必然会遭遇负义、无礼、背信、恶意和自私自利之人——我以提醒自己这句话开始每一天。”是不是很神似的一句话?

再比如,作家罗曼·罗兰说:“真正的勇气是知道生活的真相,却仍然热爱生活。”正是通过这句话能证明,罗曼·罗兰肯定是一个斯多葛,心法相通嘛。

再有,诗人里尔克说过一句话:“对待做事,态度应该是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同时又不抱任何希望。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把它当作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但同时又知道这件事根本无关紧要。”这也是斯多葛式的主张。这在西方,是一个重要的思想传统。

不管外界环境怎么糟糕,我都已经预想到了;不管事情怎么失败,我本来就预计它会失败,不管损失多么惨重,这东西本来就不是我的。但是,我还要尽我一个人的本来职责,从父母兄弟,到朋友家国,一件也不能少。

这和中国儒家讲的“尽人事,听天命”是不是思路一致?和中国儒家讲的诚意、正义、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千万人吾往矣,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精神,是不是惺惺相惜?

知道了这个心理基础,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理解斯多葛派的其他主张了。

比如,控制能控制的,无法控制的要放手。

再比如,对抗命运对未来的安排,但接受已成现实的过去与现在,仿佛它是宿命。

再比如,要克制自己的欲望。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思生活的甜美,获得意志力、勇气和自制力。

再比如,要勤于反思。每天都要反思,我今天改正了什么?今天抵制了什么?今天有什么收获?

像罗马皇帝奥勒留,他执掌大权几十年,用历史学家的话来说,从进入权力核心到死在皇帝任上,奥勒留几十年间始终是同一个人,没有任何改变。

他没有被权力败坏。为什么?就因为他每天都用一个斯多葛的标准反思自己。他把自己每天的反思记下来,这本日记的题目叫“致我自己”,就是自己写给自己看的。他死后,这本日记出版,才改成著名的“沉思录”,成为斯多葛学派的经典。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斯多葛派的人生哲学,就可以去看看这本书。

作为一个现代人,为什么还要了解斯多葛呢?

因为有些难题亘古不变。在侮辱、焦虑、灾变、老去、死亡面前,无论是罗马人还是现代人,都想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喜悦,古来圣贤的思考肯定会滋养我们。

说回我们中国人,如果我们要向儒家学习,学的是什么?难道是要背四书五经准备上京赶考,或者穿上汉服祭孔?当然不是。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理解儒家的人生哲学,知道什么叫君子人格,把它作为我们自己过好这一生的精神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