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什么影响着国际关系(1 / 1)

上升期的大国,只要不着急,总有办法找到把实力兑现为地位的方法。

国际主导权,说到底是由国家实力决定的。

这几百年的西方历史上,我们经常看到一幕,就是大国霸权轮番登场。16世纪的西班牙、17世纪的荷兰、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老的霸权国谢幕,新兴霸权崛起,不管胜败,都难免要打一仗。但是,其中有一个例外,就是美国霸权替代英国霸权,几乎是和平过渡,自然交接。直到今天,英美两国也是坚定的盟友。所以,这两国的关系,堪称典范。

那为啥呢?老大居然甘心被老二超过,居然没有发生剧烈的摩擦?我们经常听到的解释是,因为这两国同文同种,是原宗主国和殖民地的关系,文化上有师承,血缘上是近亲,一家人,当然就好商量。

其实回到19世纪后期的历史,你会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对英美关系的印象,先是知道美国独立战争和英国打仗,然后就跳到一百年后,美国参加一战帮助英国打仗了。那这中间,差不多是整个19世纪,这一百年间,英美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

事实上非常不好。1812年,双方还打了一仗,英军曾经攻占华盛顿,还一把火烧了白宫。不仅是中国人,很多美国人听到这件事也感到意外——英军居然曾经烧过白宫?是的,烧过。据说,白宫之所以是白色的,就是因为当初被烧得黑乎乎的,重建时为了遮丑,刷上了一层白。

这之后,英美之间虽然不打仗了,但关系很冷淡。在美国人看来,虽然同说英语,但英国和那些欧洲国家没多大差别,都是热衷于殖民扩张的帝国主义者。美国的孤立主义,就是不想卷入欧洲那些乱七八糟的纷争里面去。对英国人来说呢,美国就是遥远北美的一个失去的殖民地而已。英国关注的重点是欧洲大陆。

到了19世纪末期产生了一些变化,因为实力在变化。在全世界制造业份额中,英国从超过30%下降到不足20%,美国则超过了30%,成了世界第一。在军事上也开始不行了,英国海军在海洋上的压倒性优势,也被德国和法国追赶。英国的世界霸权正在被动摇。

这就是当时的基本态势。但是,英国是不是就此认输了呢?怎么可能?毕竟是当时的老大。你从后来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的应战方式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个有强烈求生意志和战斗精神的帝国。那英国和美国之间为什么没有爆发争霸战呢?

我又重看了一遍《帝国定型:美国的1890-1900》这本书,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个案例,就是“委内瑞拉危机”,通过这个事件就能看得出这两个大国博弈的风格。

委内瑞拉在南美洲北部,它的一个邻居是英国的一个殖民地,英属圭亚那。1841年,一个英国地理学家对边界做了勘探,然后就划定了一条边界线,叫“肖恩伯克线”。这就给后来的领土争端埋下了隐患。委内瑞拉说,哎,你这根“肖恩伯克线”怎么把我的一部分领土给划到英属圭亚那那边去了呢?

刚开始,双方还同意搁置争议,毕竟那地方是不毛之地。到了1875年,争议地区发现了金矿,这就没法搁置了,谈判,破裂,直到断绝外交关系,危机开始了。

委内瑞拉知道自己是小国,较量不过英国,就打算把美国拉进来。美国原来也犯不上管这种事。但是正好,美国当时国内有经济危机,迫切需要对内展示力量,总统克利夫兰就任命了一个有名的暴脾气的人奥尔尼来担任国务卿。这奥尔尼脾气有多暴呢?他外号叫“24英寸大炮”。他曾经一怒之下把亲生女儿赶出家门,并发誓永不再见女儿。后来他还真就和住在同一个城市的女儿30年不见面。有这么个人主事,美国就迅速介入委内瑞拉危机,开始和英国直接对抗。

奥尔尼先是写了一份长达20页的照会,发给英国政府。照会强调,我美国在美洲是有主导地位的,我是美洲老大,现在不是有领土争端吗?来,我要来当仲裁。

英国接到美国照会以后,为了表示傲慢,英国故意拖了几个月才发出回复。回复的意思也很简单,谁说你美国是美洲老大?你不能当仲裁。

拖了这么长时间,得到的是这样一份答复,奥尔尼那暴脾气,哪儿受得了?连夜起草了一份总统对国会的特别咨文。语气特别严厉,已经接近于战争威胁了。其实美国就是在等这个发飙的机会。我又不是要在全球挑战英国的霸权,这是我家门口呃,美洲的事情我做主,这是之前的门罗主义都宣布过的。来文的,来武的,我都有胜算。这是美国这个新崛起的大国对大英帝国的公开、直接的挑战。

克利夫兰咨文在国会宣读时,获得了参众两院的热烈鼓掌。要知道这非常不寻常,美国参议院按照传统是不允许鼓掌的。可见两党对强硬外交的一致支持。美国的国内舆论一下子被点燃了。一时间,美国社会到处都在谈论和英国的战争。一些内战老兵向陆军部写信请战。有企业组织雇员穿上独立战争时期的军装上街游行。传统的反英群体,比如爱尔兰裔美国人,更是群情激奋,当时就要组成军队出征加拿大,因为加拿大那时候也算英国的。英美两国似乎走到了战争边缘。

这个时候,双方的国家性格就开始起作用了。什么性格?现实主义。

当时英国的首相索尔兹伯里,也是外交大臣,是名经验老到的政治家。他判断,别看美国喊得响,没有真打仗的可能。毕竟双方的军备差得远。索尔兹伯里给女王的电报中说:“如果我们保持平静,美国人的情绪将慢慢消失”。他甚至拒绝召开内阁会议来商量这件事。

果然,美国最初的狂热很快就过去了。商人的力量开始变大了。商人未必不爱国,但是他们更关注的是财产。商人因为担心和英国开战,大量投资者抛售股票,纽约证券市场遭到重挫,价值340万美元的黄金流出美国。克利夫兰总统不得不又跑到国会发表了一篇咨文,不过这次不是打仗了,而是如何应对灾难性的金融局势。你关注钱,你就是个现实主义者,那紧张局势自然就缓解了。

这时候,英美两国坐下来谈判委内瑞拉问题的时机就成熟了。那就谈啊。结果是什么呢?很有意思。美国是为了委内瑞拉出头争领土,但是谈判的结果是,争议领土全归了英国。那美国不是服软了吗?不是。美国拿到的更多——虽然美国让步,但是是在它仲裁下的让步,也就是说,英国彻底承认了美国在美洲的主导地位!这里面唯一的输家好像就是委内瑞拉。对,大国相争,小国的利益被牺牲掉,也没什么奇怪的。

从此,美国在西半球的霸权地位就确立了。英美两国之间不会再有战争了,英美之间长达一个世纪的敌对关系结束了。这才有了后来两国成为坚定盟友和霸权禅让关系的佳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第一,国际主导权,说到底是由国家实力决定的。上升期的大国,只要不着急,总有办法找到把实力兑现为地位的方法。

第二,只要是两个有现实主义传统的国家,在一切问题上,总能找得到互相交易、各取所需的方法。一切事在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