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争是最大的争(1 / 1)

中国人这种拉长时间看问题的方式很有辩证的眼光,比如在争与让的问题上,就认为不争是最大的争。

为什么不争是最大的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跟人做生意能挣10块钱,砍砍价最后能挣到15块钱,结果人家觉得你这个人矫情,以后不来找你。如果你不砍价,很爽快,过两天他可能还会来找你,因为他觉得你痛快。如此一来,形成长期合作,远比第一锤子买卖挣15块钱要划算得多。

这一让一争之间结果迥然不同,因为“让”体现的是一种对人的尊重。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充分估量对方的成本,让一让,就是承认别人的劳动、奋斗、思考、学习的价值,你只是高看自己的成本就会轻视别人,在中国是不给别人面子。鲁迅说:“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不给人面子,就伤到了他的精神纲领,很难用是非来衡量了。而充分地尊重别人,在中国文化里是给别人很多面子,给了面子,按照鲁迅的说法就抓住了辫子,所有事情迎刃而解,这是中国文化一整套处理事情的方法,降低自己抬高别人。

不争是最大的争,这句话的另一层深意则是:所谓的不争是不针锋相对地争,不争左而争右,不争上而争下,不争今而争明,跟别人错开,人取我予,人予我取,人家要的我给他。看起来很笨,但如果拉长了时间来看,事情就完全不同了。还以做生意为例,当所有人都争着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再肥的肉也没什么油水可捞了,这时候的争是愚蠢的,因为竞争太强。相反,你在谁也看不上眼的领域每天倒腾一点,虽然很艰难、很慢,但你竞争对手少,而且慢慢他们也都退出了,这样十几年二十年下来,你成功的机会几乎是百分之百。这正是不争的智慧所在。

此外,这种不争,除了避其锋芒外,还体现了一种胸怀、一种自信。人争都是不自信,怕别人拿走。对未来充满信心和追求才让,你想拿就拿,反正我有的是。

形象地来说,这很像中国的太极拳和气功。太极的功夫是让,让到底,最后反过来攻击;气功则是聚集气场,然后慢慢发功。中国文化的精髓就在于此:日常做人聚集你的气场,该让的时候让。这里特别说一句合伙人的问题,我们开始有6个合伙人做了几年,然后分开,现在大家都不错,关系也都在。我们就是让,彼此谦让,比如分家的时候都让一步就可以了,那个时候不像现在这么多中介机构来算,大家里做大哥的你要更多地担待,这就是中国文化里的智慧。做到这一步,你才能像练太极、练气功那样柔和、坚强而又从容。

有年轻的网友说我“乐山乐水乐自在,亦文亦商亦从容”,令他很羡慕,却难以像我这么潇洒从容,因为想从容却没钱,去挣钱又从容不了。

其实,他们现在的状态我也经历过,只是他们没看到,他们看到的只是成功以后的我。也正因为如此,成功在他们眼中成了一种原因而不是经过。这句话可能不好理解,我举例来说。

今年的房地产行业的确受到很大的政策调控,但今年在半个月之内有两个房地产界的董事长登上了珠峰,一个是王石,一个是黄怒波。他们是因为有钱才能登上珠峰的么?肯定不能这么理解,如果他们没有勇气、毅力,即使再有钱,最多是被人当行李拖着上去,而不是登上去。而那股骨子里的毅力、向上奋斗的勇气在他们不知名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只是说他们后来成功了,到了珠峰了,你只看到了他们的成功。我看了黄怒波在“8840”高峰上朗诵诗的视频,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把氧气拿下来很危险,没有极大的勇气与毅力是做不到的。我和他是同事,我知道他骨子里的奋斗、挣扎,也知道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追求自己的理想。这些信息,不是很熟悉他的人是很难知道的。

回到我们从容的话题上,很多人以为有钱才能从容,其实不然。从容是建立在对未来有预期,对所有的结果和逻辑很清楚的基础上的。你只要对内心、对事物的规律有把握,就能变得很从容。大人比小孩儿从容,男人比女人从容,老人比年轻人从容,掌握资源多的人比掌握资源少的人从容,皆是如此。对未来的东西越有掌握、越理性,你就会变得越从容。

比如你创业,你要想从容,就不能只盯着钱,你必须知道钱以外的很多道理,否则你遇到一些事情,总会觉得很委屈,觉得世界上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如你所愿,总是跟你对着干。原因很简单,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不是为你一个人准备的,地球几十亿人,中国十几亿人,所以你作为几十亿分之一,你一定要有对未来的看法和眼光。对年轻人而言,对自己掌握的已知比较少、未知比较多的领域一定要去拓展,如此才能打开视界。

古人讲坚韧不拔之志,涉及到两个关键词:志向与毅力,二者缺一不可。要做到对未来、未知的掌握,除了必要的知识面跟眼光,还必须有坚韧不拔之志。志向,或者说理想像黑暗隧道、管道尽头的光明,如果这个光明熄灭了,人在黑暗里就会恐惧死亡。人之所以在往前走,是因为有光明,光明是理想,加上你的毅力,你在黑暗中才能不断往前走。

鲁迅写过一篇散文叫《过客》,讲一个受伤的人不断往前走,一个小孩儿说前面有鲜花,一个老人说前面是坟墓不要走了。同样的事情,老人看到的是坟墓,年轻人看到的是鲜花,不同的人看到的事物不同,只有当你看到有鲜花的时候才会不断地前行。这样一路走下去,只要你足够坚持,你就足够伟大。

伟大是熬出来的

“伟大”和“折腾”,我总提到这两个词。有些人质疑,一方面我说“伟大是熬出来的”,另一方面又说自己在工作中喜欢折腾,一个是比较主动的概念,一个是比较被动的概念,感觉有些冲突。

“折腾”跟“熬”,确实前者是主动去做,后者是被动去捱,但其实这两者并不冲突,而是两个角度上的问题。

“折腾”,我们可以翻译成书面语言叫奋斗,这是追求;“熬”,是在奋斗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曲折的时候必须采取的人生态度,用“熬”这个字,更形象、强化地表达了内心的一种纠结,被迫无奈这样一种复杂的状态。

在奋斗中遇到挫折必须要熬。为什么要熬呢?人生有时候前进不得倒退不得,就呆在那儿。比如在你遇到特别纠结困难的时候,像还不起钱,别人就来要账,出什么招的都有,比如说带着孕妇来,吐在你那折腾你,你必须得熬。但是你要告诉他们你肯定会还钱的决心。我们遇到那样的阶段,就总跟合作伙伴讲,我们现在不是态度问题是能力问题,我们是有诚意的,但是目前的确没能力。后来还有来要账的,最后到一些不是太有灯光的地方,然后非得要让我们把个人账户给他们看,看到底是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像这类事情过去十几年前经常遇到,我们必须要挣扎、忍耐着面对并正确地处理。

因此,“熬”是直面问题,我们不是直面惨淡的人生,而是要直面问题,我特别烦那种装孙子的状态。我总在讲,如果有一个问题,去解决它,最坏还剩半个问题,没解决完;如果躲就变成两个问题。比如说我们欠钱,如果你躲他们会说这个孙子跑了,又成两个问题了。

我就是一直抱着这样的心态熬的,什么问题出现我都迎着上,让它变成半个问题,如果有能力再进一步处理一下,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这就像爬山,熬过艰难的攀登过程,到山顶一看,天高云淡,神清气爽。你只有经历了前面的过程才能真正体会到后面的愉悦。

另一方面,“熬”强调的是一个时间过程。在《野蛮生长》里我说过,决定伟大的有两个最根本的力量,时间就是其中之一,时间的长短决定着事情或人的价值,决定着他们能否成为伟大。例如,我端杯子喝水是正常行为,连喝50个小时叫行为艺术,如果我这动作保持5000小时,就成了雕塑。从这个角度来说,伟大就是靠时间磨出来的。阿拉法特做了45年首领,国家还没有建立,但45年的坚持已经成为一个成就,一个传奇。所以当你要做一件你希望它伟大的事情时,首先要考虑你准备花多少时间。如果是一年,绝对不可能伟大,20年则有机会。这么长时间怎么过?不可能一直顺风顺水,肯定要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