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同事变战友,利人利己可双赢 (2)(1 / 1)

最后落实到个人的关系上,你和某个同事出现根本性利益的冲突,或者想法就是不一样,是一定要为了沟通而沟通,还是开诚布公地告诉对方:“这件事情,我们各自的想法就不要沟通了,一起把任务完成就可以了,好吗?”

这样,矛盾和可争议性的问题才能真正淡化。

和同事立场不同的时候,不要去说服,你可以说服第三方来支持你的想法。

很多人常常说:“我不想升职。”

问其原因。

有人告诉我,他是个内向的人,进入职场,能和同事顺利交流就不错了。升职这件事,并不能打动他。

还有人对我说,他自己的性格太外向,喜怒皆形于色。当领导需要深沉,有城府,所以,他感觉自己对升职这件事情没有特别的想法。

的确有人不想升职,但是只要琢磨透人性这回事,就明白性格不过是阻挡升职的一个借口。

当一个领导性格外向的时候,别人会怎么评价他?大家可能会说,这个领导非常平易近人,很有魄力。

当一个领导性格内向的时候,别人又会怎么说?大家还可以这样说,这个领导属于深沉型,很有深度。

所以,性格不是升职的问题。问题在于的确有职场人不想承担,渴望平静。青年人面对的危机有两种,一种不知道奋斗的出路,另一种不知道奋斗的理由。

每个人对职业生涯的选择和设计不同,但是我要说的是,那些想改变现状的人,要懂得甩掉任何包袱。

正如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做你没做过的事情叫成长,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叫改变,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

有时候,也许你没有那么了解自己。

有个女孩叫小可,她从事化妆品销售,工作到第三年,上级认为她做事有效率也有一定经验,想要升她为店长,小可却以“宁愿不升职也不想管人”的理由谢绝。小可说自己喜欢闷头做事,不适合做牵涉人员组织调配的工作。

其实,我给她的建议是,别急着说不,也别急着说好,不妨对职场中的自己进行全方位评估。可以从领导、同事等多个角度了解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发掘自己潜在的优点,增强升职的自信。

想升职,就要学会花80%的能量经营20%的重点关系。

重点关系分为两部分,排第一位的是你的领导,没有他的信任,你行也不行。

这表现在,你需要在他面前给自己建立起一个沉稳,不慌乱的好形象。例如,当你听到一件坏消息的时候,以最婉约的方式传递坏消息句型:我们似乎碰到一些状况……

你不可以慌里慌张地冲进领导办公室报告这个坏消息,就算不干你的事,也只会让上司质疑你处理危机的能力,弄不好还惹来一顿骂,把气出在你头上。

你应该以不带情绪起伏的声调,从容不迫地说:“我们似乎碰到了一个状况,就是……”

也别用“大事不好”这一类的字眼来描述事情。

要尽量让领导觉得事情并非无法解决,而“我们”就意味着你对领导是忠心耿耿的,搞笑一点的说法是犹如一条绳上的蚂蚱。

想晋升的你,面对领导的考察时,或者当领导给你指派一个任务的时候,把“好的,我马上去”当做口头禅。这样的口头禅会令领导直觉认为你是名有效率、听话的好部属。相反,犹豫不决的态度只会惹的责任本就繁重的领导对你缺乏信任。

当你做错一件事情的时候,领导找到你,千万不要狡辩。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每个人处理错误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你不妨勇于承认自己的疏失,因为推卸责任只会让你看起来像个讨人厌、软弱无能、不堪重用的人,不过这不表示你就得揽下所有的责任,你不妨这么说:“这件事情我没多检查,不过幸好……”

当你有机会和公司的大领导坐在一起的时候,你需要说点什么呢?坦白地说,你必须很早以前就准备好话题,最好是对公司发展有利的建议。当然,如果你实在没有,就不妨讲一个跟公司前景有关,而又发人深省的话题。问大领导关心又熟知的一个问题,当他滔滔不绝地诉说心得的时候,你不仅获益良多,也会让他对你的求知上进心刮目相看。

第二是周围的人,也许你平时太过于严肃,总让人感觉难以接近,或者你平日连招呼也不跟同事打一个,跟同事间的唯一接触就是开会或交代工作,试问这样的你又怎会得人心。所以主动和人打招呼不可少。

另外要一视同仁,无论公司中遇到茶水阿姨、暑期练习生或快递员,你都应该保持尊重和礼貌。这并不困难,却能赢取公司上下的好感。

大部分人升职都是一步步走上来的。

只有科长当好,才可能当处长。

毕竟一个人的领导能力不是谁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想要稳步上升,管理能力尤其重要。

如果用错了管理方法,十个人都管不好,那还怎么有可能管百人。

我一个师弟,工作业绩有目共睹,半年就表现了卓越的能力,过了两年,他就被任命为产品业务部总监。

师弟非常想好好干,于是他请教了自己的一个朋友,一个资深的管理者。这名管理者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一定要和下属“保持距离”。师弟如实照做了。可是没过多久,师弟就发现和下属之间的关系显得“怪怪的”。

有一次,居然被当场强白,一个员工对于师弟的做派表现了明显的不满,毫不客气地说:“你怎么总像个老师一样,总告诉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这句话当时给师弟打击得不轻,他反思自己:的确高高在上,指手画脚,用单一的标准评判下属的工作。

后来,听完他的诉说,我给的建议是,每一个公司有每一个公司的气候,每一个团队有每一个团队的气候,每一个行业有每一个行业的气候。他们是做业务的,公司整体又是一个开放的氛围,对待员工应该多采取激励。

此后,师弟果然用亲近下属的合理方法,赢得了大家发自内心的尊敬。

不同的行业,没有统一的准则,管好这十个人,和管好那十个人,方法和手段又不同。只有善于在生活中摸索,才能有自己的经验和门道。

当一个人有目的性的时候,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是急躁。

我花了很多年时间才懂得了这个道理。

对于升职来说,你有重点关系要维护,下面的案例同样也适用。

很多年前,我去见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时,我表达了对他的尊敬,并邀请他一起吃饭。去的地方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一家餐厅,价格不菲,足以显示我对他的诚意。

当他答应见面之后,我内心的喜悦无法克制。

于是,我精心策划了吃饭时应该如何将话题递进,逐步让他进入我的话题,并对我产生好感,能答应帮我。

事实上,那时的我对社会上大部分的应酬和交际都很有把握,自以为自己的经验已经很丰富。可是,我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劲儿,我约的人兴致勃勃来赴约,可是过了没多长之间,他好像状态有点懒散了,甚至吃饭的时候对我的话题有点充耳不闻,这让我心里更加着急。不得不总重复我想请求帮忙的那件事儿。

一步错,步步错。后来,我约的人拂袖离去,令我非常懊恼。

那一次,莫名其妙地丧失了机会。

很多年我没有想通这件事,直到有一天我也面对了这种情况。

有个不常联系的朋友要见我,因为以前关系很不错,我就答应见面。

约的地方是茶楼,相当不错的环境令我心情也非常不错。

我们坐下来寒暄一番,服务员问我们喝什么茶的时候,老朋友的举动让我非常不舒服。

每当要选茶,或者是茶点的时候,他就把单子推给我,让我来选择。

每当我选一样,问他是否可以,他的回答只有三个字:“我随便。”

不知道当时我的心里是怎么产生了化学反应,我感觉非常糟糕,其实来之前,我就知道他无事不登三宝殿,我之所以愿意来,就是念在多年的交情。我也不怕麻烦,只要我有能力帮忙,又不为难的情况下,我愿意帮他。

可是,他当时的态度对我是一种伤害。

他完全没有丝毫地享受多年老友见面的这个过程。

他是带着任务来的,他只有自己心里的事,根本不关注我的感受!

猛然间,我就理解了多年前我的那一次失误。

因为当时总觉得如此高档的餐厅,我的钱包也足足的,对面坐的人爱点什么菜就点什么菜,只要他能答应帮我办事就可以了。

那种对菜单毫无兴趣的眼神,无意间还是出卖了自己的急躁和功利。

职场中同样如此,你会和领导一起吃饭吗,领导对你说话的时候,你的眼神游移吗?

小心,如果你不能从内心端正自己,告诉自己一切不要急躁,那么,当你暴露自己的那一刻就是失利之时。

升职并不难,只是你要懂得,如果你想得到从未得到的礼物,就要做从未做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