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竞争,可能会有人从心理上感到排斥,主观性回避竞争。
实际上,竞争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不要觉得自己资历不够,还没有准备好来逃避竞争。这种借口会延误你的成功。
心理学上有个近因效应,验证的是人们往往对时间上离得近的事情记得最清楚。
工作中同样如此,虽然你是新人,没有其他人工作的时间长,但是如果你近期的表现一直非常不错,情况就有所不同了,领导会看到你这几个月的成果,你依然有希望。
领导照样难以摆脱近因效应,也就是说他会对你近期作出的业绩,特别是一些他认为是你付出巨大努力作出的事情记得非常清楚,如果在参与公司职位竞争前期你给他留下的印象不差,实际上,你已经具备竞争的基础。
想拥有参与竞争的胆量并不难,只需要从另一个积极的层面思考竞争的意义即可。
比如,有人担心和同事一起竞争会因为处理不好与同事的关系而烦恼,实际上这充分暴露了自己在人际交往上不成熟的问题,而这类问题早暴露比晚暴露要好。要解决的问题,迟早都要解决,这是职场人必然要面对的成长。失败是成功之母,尝试是成功之父。
还有人总觉得参与竞争难免过于张扬,以为做人还是越低调越好。实际上,藏露有道的人会灵活处理高调和低调的关系,人在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不必刻意低调,什么都藏着,因为那时把自己的能力都露出来也吓不死人,还不如鼓起胆量好好展示自己。
当然这里除了胆量以外,还要告诉读者的是,应该用智慧来竞争,除了面对公司内部的竞争还有自己职业生涯的长期竞争。
把竞争这个话题延伸出来,讲一下不同年龄段职场人的核心竞争力。
大部分情况下,职场人在25~30岁的事业起步期,核心竞争力在于专业技术积累的是否到位,这段时间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管物的工作;30~35的事业起飞期,核心竞争力是管理能力,这段时间所从事的工作就是管人的工作;35~45岁的事业高峰期,关键竞争力则是策略规划与社会资源整合能力,这段时间竞争的是眼光和境界。
心理素质不高,应对不了职场中的恶性竞争。
职场存在着,竞争便存在着,我们不能因为有恶性竞争就完全放弃。
当你在一家公司感觉不公平的时候,去另一家公司很有可能还要面对这个问题的困扰。所以,解决问题永远比逃避问题有效。
例如,当你的竞争对手诋毁你的时候,你的心理战线还坚固吗?是不是会轻易垮掉?
当你遭受到他人的醋意又无伤大雅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沉默,沉默更是一种力量。当你保持沉默时,对方往往由于不知道你的底牌而感到无穷的压力,这时,他的意志也将会受到动摇,他自己就有可能感觉没劲透了。
我有个朋友小蕾就是如此,她年纪轻轻就是公关公司的客户经理,在行业中颇有名气,她能够和行业内有竞争性的几个公司的主管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最主要的是她擅长与人交往,包括对竞争对手,她都能在他们中间游刃有余地施展着自己出色的交往能力。
她常说的一句话是,别怕竞争,更别忘了努力。当对手使你难堪的时候,千万别跟他较劲,静下心干好手中的工作吧,说不定他仍在原地生气,你已完成出色的业绩,这样他弱你强就已成定局。
反之,如果遇到了恶性的竞争,面对诋毁你的人你该怎么办?必须勇于反击。当动摇到你的实质利益的时候,你可以通过书面邮件的形式将一切反映出来。
值得留意的是,写邮件的时候,要注意客观。
因为当竞争到达恶性的时候,所有明眼人都会明白你和谁是对手,这时候,最忌讳互相指责,所以你在陈述一件事情的时候,请不要过多地解释个人的看法,只需要遵守事实,让相关的人能够得到真相,这样你也会得到尊重。
当有对手的时候,不敢面对便是懦夫。
但是当你已经证明自己是强者的时候,就应该让对手折服于你的威严。
不但要让人怕,还要让人敬。
分享一个朋友的经历:
朋友是一名设计师,他和另一个设计师的功力都是最强的。
一次升职的过程中,正好遇到一次设计作品竞赛。
两个人都报了名。
中途设计的过程中,两个人争夺资金的支持毫不手软。听说最激动的时候,朋友甚至以一拍桌子要走人的状态赢得了同等的资金。
结果是朋友获了奖,并取得优势。
大家都很清楚朋友对这次升职是势在必得。
有意思的是,公司开表扬会的时候,朋友并没有像以往那么锐气十足,反而很诚恳地对大家说,他感谢他的同事,也就是他的那位对手,正是对方全心投入,认真设计的精神感染了自己,才让自己全力以赴,取得成绩。
听完他说的话,在场的人都非常赞叹。
在我看来,朋友这招的确很好,其中蕴含的奥妙在于,他在该发挥威力的时候,全力以赴发挥自己的能量。这会让对手怕,也让任何人不能小视他。
但是,更可贵的是他做到了让人敬。
发挥威力之后,朋友对人性的把握让他又往前再走了一步!
不要小看这一步,他的感谢就是在众人中给自己对手一点小好处。
让自己从让对手怕,到让人敬,实现了本质的飞跃。
现在的朋友,已经顺利地把昨日的对手变成了今日的好帮手。
职场中的确存在潜规则。
但根据我多年的观察,这个现象并不是司空见惯。并且在根本问题上,大部分公司都是以实力作为评判人的标准。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都愿意相信潜规则呢?
因为有时候,人们不愿意接受“有的人成功了,就是靠着实力取胜的”这么一种心理。
承认别人是靠着实力取胜,第一显得自己无能,第二意味着自己要成功,也要辛苦磨砺才能有所获。
人们的骨子里有懒惰、推脱、趋利避害的本性,所以宁愿有潜规则为托辞混淆成功的真正规则。
我要说的是,面对事实吧,潜规则真的不可怕,只有实力不强的人才怕潜规则。
想想看,你和你的对手在做同样一件事情的时候,得到的答案都差不多,自然更通晓潜规则的那个他会获胜。
但是如果你的实力比他强,至少强两倍以上的时候呢?
潜规则基本上没有任何作用。
而且即使你还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跳槽对你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实力决定着你能够跳多高,走多远!
例如,当公司发展非常稳步的时候,领导可能会和那些擅长说“甜言蜜语”的手下走得距离更近,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到了公司需要的时刻,你能显示出你的实力,领导绝对不会装作看不见。
有个女孩小冰向我谈起了她的困惑,她的工作是人事助理,可是工作了三年,每天都是做一些最基础的表格、单据整理和部门内部的考勤、报销等工作。这三年,她的工作内容和职位没有任何变化。身边的同事或者晋升或者离开,只有小冰一直保持原样。小冰认为是自己的工作性质导致现在的局面。
直到有一天,部门新招聘了一个女孩小林,小林在小冰的带领下学会了做基础的工作,令人没想到的是,半年之后,小林居然加薪了。
每次看到小林见到领导时“谄媚”的样子,小冰心理就不是滋味,她来问我是不是“潜规则”让小林超过了自己。
我很肯定地告诉小冰:“绝对不会因为潜规则,具体为什么小林超过了你,你回去观察一个月,再来找我。”
果然,小冰带着疑问走了。
一个月之后,小冰来了,她找到了原因。
小冰说:“小林对工作进行了创新,她研发的表格看起来简单,大大节约了工作时间。而且,她还重新规划了流程,这些都是小林的实力。”
听完小冰说后,我知道小冰已经走出了很好的一步,她已经能正确地看待发展。懂得了实力之后的小冰,一定会以正确的心态学习小林,获得职场的新发展。
让你的实力不断增长,这就给对方无形之中树立了高门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境。
多年的观察让我发现这样一个状况,很多人不是不聪明,不是看不明白事情的本质,而是在职场中因为控制不了情绪,丧失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利益。
因为职场毕竟和生活中不同,职场上的人脉都是以利益为基础。
能够控制好情绪,情绪就能为你带来人气,控制不了情绪,情绪就是阻碍你建立人脉网的大敌。
李露不是个年轻的员工了,自认为在职场一切顺利的她,最近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这个错误彻底击垮了她,以至于她找到我的时候,憔悴的脸上浮现出两个大大的黑眼圈,让我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