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搞好同事关系——从独立到相互依赖 (9)(1 / 1)

兰茜对于业务方面非常熟稔,一套项目能与客户交流得滴水不漏,可是由于缺乏组织这类会议的经验,兰茜不得不找到行政主管卢玉芬,希望从她那里能够得到一些指导和建议。敲开办公室的门,卢玉芬客套的寒暄和热情的笑容令兰茜备觉温暖,说明来意后,卢玉芬很干脆地答道:“会议问题,我们做行政工作的,即使领导没有安排,也应该尽力去做,对于会议设置和筹备事务,我会在做得差不多的时候,找你沟通一下,然后,等你同意之后,我们就进行。”

看到卢玉芬的热情,兰茜非常满意地离开了,她觉得工作真的没有什么难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自己不擅长做的,只要让人们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就OK了。

当兰茜安然地等消息的时候,她还告诉自己不要去催卢玉芬,因为本来就是额外的工作,还是等卢玉芬做好了主动来找自己,然后因为自己也不擅长组织会议,只要装模作样地看一下会议流程,就可以实施卢玉芬的方案了。

距离会议差不多只有一个星期了,还没有接到卢玉芬的任何电话。这时候,兰茜觉得非常着急了,于是,她干脆直接地去了卢玉芬的办公室。开门的是卢玉芬的秘书,秘书听说她找卢玉芬,向卢玉芬要会议安排资料,非常吃惊,她说,卢玉芬休假了,昨天开始,正好要休十天的年假。

也就是说,卢玉芬回来的那天,正是会议召开的那天。兰茜暗想糟糕了,这个卢玉芬休年假的时候,居然把帮助自己安排会议布置的事情给忘了。

兰茜知道,此时的她,想哭都没有时间,应该马上安排会议,统计人数,安排地点,选好座位,组织好交流会的各个项目……任何一个小的环节,她发现只要自己不盯紧了,就可能出错误。

没有想到的是,她还是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有一个大客户,临时决定要来,但是兰茜没有给安排好接待,那名大客户自己来到了单位,酸溜溜地和老总表示了不满。

兰茜知道,虽然这名客户本来就没有理由一定要求马上有人去接待,可是因为他和公司谈的全是大业务,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客户的一切要求就都应该满足,况且临时要求接送这样的事情,更应该很自然地考虑到。

兰茜知道了自己的失误,但是她不知道是自己工作的漏洞导致了这一切的发生。原来客户临时决定要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兰茜的手机号,就给行政部门打电话,行政秘书告诉了卢玉芬的时候,卢玉芬的回答是客户应该直接向兰茜请示,行政人员没有接到会议的委派,没有资格传达,对此事装作不知道。

兰茜更不知道的是,卢玉芬刚上任的时候,只做了一个对员工的规定,而唯一触犯这个规定但是却很健忘的人就是自己……

心理学专家支招

对于个人来说,需要修补的地方是很多的,没人要求人们要做一个完美的人,但是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完美。

因为,当事情没有发生的时候,一个缺点永远无法被人们准确地预测为危机,而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一切却已来不及了。

所以,每天拿出一点点时间反思自己,想改变的时候,就马上做吧!留白效应——没说完的话更有意味

留白效应最早来源于书法绘画上的一种手法,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手法以无胜有,有无相生,是一种巧妙的艺术表达,更是一种智慧。

对于心理学来说,留白也同样重要,如果将这种智慧,这种空白,运用到职场,那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有时候,不说的话比说出来的话,更蕴涵道理,更有智慧!而且,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应该有所注意的是,别人欲言又止的话,比起直接的批评和建议,更有意味。

举个不当的例子,如果领导和下属说话絮絮叨叨,什么都一定要讲清楚,下属对领导的决策一览无余,就容易滋生懒惰的心理,只做领导交代过的,不能主动工作和积极思考。所以,有的领导经常在安排工作的时候,说到一半不说了,下属们走出办公室的时候,往往会更加谨慎,能够想到领导没有想到的,做领导没有交代过的,生怕有所遗漏,甚至当下属干完工作向领导汇报的时候,也会小心翼翼,生怕领导批评自己没有领会领导意图。

再例如,张纯是外贸公司的业务代表,在多年的业务交流中,他跟另一家公司的销售经理李力诚成为要好的朋友,两人在工作之外也经常约着一起吃饭。

后来公司要谈一笔大业务,领导找到张纯,就问他和李力诚的关系,张纯没有去分析领导的“留白”,后来张纯的公司丢掉了一笔大订单,大客户改签李力诚所在的公司。公司里开始有了一些传言,说张纯把公司的底价透露出去。张纯百口莫辩,才知道当初领导的深意。所以说,在和同事的交往中,留白更加重要,和同事沟通的时候,要留心对方没有说出来的话,有耐心把事情了解透彻再做决定。

宁小波和谢谦是竞争对手,其实,谢谦的态度一直非常平和,有时候,两个人为一个方案争辩的时候,谢谦的态度从不像宁小波一样激进,反而更像商量事情。

但是宁小波并不理睬谢谦的态度,反而像吵架一样地逼迫谢谦表明立场,有时候,谢谦的观点还没说完,就被宁小波粗暴地打断。

宁小波非常好奇,为什么公司里多少个有胆、有识、有为的年轻人,都在跟谢谦的较量中纷纷落马,摔得鼻青脸肿夹着尾巴落荒而逃,而眼前的这个人,说话经常说一半、漏一半,毫无干练之处。

宁小波有和谢谦一决胜负的勇气。他觉得自己始终占据着各方面的优势,年轻、博学、新潮、反应灵敏,懂电脑、懂英文,这些都是谢谦无法具备的。谢谦唯一能炫耀的就是他的经历和经验,据说十几年前他是和公司一起创业的,但是宁小波对此同样不以为然,他认为这就是谢谦所有的筹码。

但是,宁小波没有想一想,这个含蓄内敛的人必有过人之处,不然,为什么其他的老员工都纷纷离职,只有他稳坐钓鱼台。宁小波的部门是公司策划部,每次开会的时候,宁小波都大出风头,后来甚至没有谢谦发言的机会。

由于宁小波迅速而果断的办事能力,几乎所有的同事都发现谢谦的落伍,但是,就在宁小波得意的时候,却被谢谦的“留白”大大地栽了一跟头。

那一天,谢谦领了一个人来找宁小波安排工作,说这人是他的……宁小波连谢谦都不放在眼里,况且,谢谦的亲朋好友,于是,为了让谢谦尽失颜面,宁小波故意把谢谦周围的人,查户口一样地盘问了一番,然后一纸调令让他去了一个无关紧要的部门。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董事长把宁小波叫去,他才知道刁难的那个人是董事长恩师的外甥。从此,无论宁小波多有能力,董事长都刻意地回避让他发言,而且,公司所有的高层捕捉到这个信号,对宁小波都开始冷漠,好像宁小波并不存在,至多是一个可多可少的物品。

当宁小波怒气冲冲地找谢谦质问的时候,谢谦还是很平静地说要想不办错事,就一定要先学会不打断别人说话,其他没什么可以传授的。后来内忧外患,腹背受敌的宁小波终于决心另外去寻一份工作了。

心理学专家支招

职场留白是一种艺术,一个人要注意给别人留有转身的余地,自己才有大道可行。现在的人们考虑问题都喜欢来个相对思考,对于绝对的东西,在心理上有一种排斥感。比如,在工作中,如果有一个人斩钉截铁地说:“事情必须这样做”,别人在心理上就会有另外的一种想法,那就是:“我难道必须执行你的想法吗?”

所以,不能说太绝对的话和一切直接接触或伤害别人情感的话,更严格地说,在和别人接触的过程中,最好少使用一切确定的词句,如“一定”、“必须”怎样怎样等,谈个人的意见的时候,可以用“我想”等词语来代替。与他人相处的奥妙,是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所在。如果一个人总是出言不慎,跟别人争辩,那么,她将不可能获取别人的真诚与合作。

投射效应——不当炮灰,也不过度防卫

投射效应指的是人们很容易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很多时候,人们都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特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在职场中,有很多人觉得自己被别人当了职场炮灰,觉得自己被人利用,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从投射效应的角度来说,这种现象的出现反而意味着有这种想法的人,可能本身自己的思想有了偏差,例如过度防卫。

随着职场竞争的激烈,的确,人们的脑神经也开始变得紧张起来,生怕一不小心,做了职场炮灰,于是,人们提着心、吊着胆,警觉地察言观色,以保全自我。这样紧张的状态,很多时候容易让人们陷入到过度防卫的怪圈。

人们变得像刺猬一样面对别人,看到别人的时候,还以为别人是刺猬,要知道,当以这样一种满身盔甲的状态面对职场环境时,很容易让人劳心伤神,耗掉了轻松,耗掉了坦然,耗掉了工作效率和好人缘。

当然,如果提倡职场中人,完全毫不设防地与人交往这也是不现实的,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周围的形式,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最好的答案。

陈明一和同事王初晓激烈地争论了起来。

陈明一非常大声地说:“这套方案你提出质疑的理由不充分,因为一套方案还没有实行就否定,这才是冒险的行为,而且,在方案没有实行以前,谁都不能保证成功或者失败,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案,而且你能保证你的方案就一定能够创造价值,那我听你的!”

说完最后一句话的时候,陈明一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加快了,脸上的温度也在升高。

可是,王初晓也有自己的坚持,他说:“根据公司以往的经验包括客户反馈,都说明了这套方案的问题,况且,现在只是让你改进一下,也不是完全彻底推翻旧方案,只是做了调整和优化,你应该冷静点。”

陈明一更加愤怒,他说:“改来改去,我没法冷静。”说完,他重重地将记录本扔到桌子上,气鼓鼓地坐在椅子上不再说话。最后,其他同事打了圆场,说考察一番再决定。

同事们三三两两离开了办公室,陈明一却依然坐在电脑前。坦白地讲,方案存在的问题,陈明一更加了然于心,但是当王初晓真正提出来的时候,他还是非常激烈地维护自己的观点,仿佛不想马上被击倒。

所以,他不由得较起了劲。别人越是反对,他就越是要没有理由地坚持。陈明一能感觉到,自己最近的职场人际糟糕透了,不但工作时和大家合不来,平时在一起也容易起分歧。无论是没有理由地坚持旧方案,还是和同事们业余时间的争论,自己都表现得很固执。

咨询了心理医生之后,他懂得了造成这种固执的原因,是由于自己内心的防卫过度。因为怕被别人当做职场“炮灰”,于是处处提防人,甚至先出手。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陈明一发现,问题不仅仅出在方案上,而是出在自己的心理上,而越反抗,也许越证明了自己的信心不足,担心别人抓住自己的弱点进行攻击,证明自己已经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弱者的地位,因为不相信自己的力量,所以只能过度武装面对一切。

于是,陈明一下定决心改变自己,调整推广方案的同时,也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战胜“过度防卫”。

心理学专家支招

很多时候,因为惧怕自己成为“炮灰”,人们容易夸大自己的价值,坚持自己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将别人反对的声音和不同的意见,上升为对自己的否定、排斥,甚至是压制。这时,人们的内心就会出现恐慌感,出于对自己的保护,便会表现出没有理由的坚持和固执。也就是投射效应所反映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的头上。

在职场中,大家要处理很多工作,同事之间产生不同意见是常有的事,但如果其中某个人将工作的分歧理解成对自己的否定,就会出现很多无谓的争执,也就是过度的防卫,结果不但影响工作效率,还伤害了人际关系。

这种在很多人身上出现的过度防卫却能耗掉人们的心理能量。一般来讲,如果一个人总是莫名其妙地感觉周围人对自己有敌意,却列举不出充分的证据,而我们的内心却因为这种感觉而焦虑、紧张,并为此时时提防别人时,就有必要提醒自己陷入过度防卫的怪圈了。

所以,职场中人不妨有时候和自己对对话,知道自己的心理底线,明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在有原则的基础上,再与人有原则地合作,既能保护自己的利益,又能恰到好处地与人相容,这就是一种不当炮灰,也不过度防卫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