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爱情的境界 (1)(1 / 1)

只是路过你 安宁 1357 字 4天前

我的一位远房的伯父,在湖边看了30多年的天鹅。他喜欢这些美丽的大鸟,甚至,对它们近乎崇拜。每年冬天来临,天鹅要迁徙的时候,他都会默默地站在湖边,为它们送行。第二年春天,它们陆续地飞来,伯父总是要撒许多的食物,庆贺它们完好无损地归来。尤其是两只原本单飞的天鹅,终于并肩飞翔的时候,他比自己结婚还要兴奋,常会拉了伯母,一起为它们的结合祝福。

问他为什么如此喜爱这些与他毫无利益可言的天鹅,伯父便笑,说,比人还要忠诚执着的动物,怎么会不让人喜欢且敬仰呢?我不解,伯父便细细给我讲起他用了30年,终于发现了在爱情上,几乎所有的天鹅都会遵循的一个信念。

当两只天鹅开始相爱,它们的眼里,便再没有了任何别的天鹅。它们不会像人类一样,在许多优秀的人选面前,摇摆不定,甚至将不多的爱,同时分给许多个人。它们一旦确定了要开始一段爱情,那么,这爱情的路上,便只允许两个人同行。每年的迁徙季节来临的时候,它们的爱情,便也开始一段重要的考验期。它们无法确定,是不是对方是一生厮守的爱人,于是它们选择用时间来考验这段爱情。它们放弃掉日日厮守的温情,只不过是为了更长时间的厮守和相爱。于是它们便跟着各自的队伍,义无反顾地转身飞走。

这样的分离里,它们要摆脱掉寂寞与思念的折磨,还可能面临生死的考验,和其他天鹅发出的爱的信号。但是,所有这一切,都因为远隔天涯的另一半,而变得微不足道。人类可以在两地的时候,借助方便的通讯,保持密切的联系;但它们什么也没有,除了心底埋藏的爱与温柔,忠贞与执着。但这些远比人类发达的通讯工具,更具持久性和永恒性。来年的春天,如果其中一只没有发生意外,它们会继续这段爱情,在水草丰美的湖面上翩翩飞舞。

这样的考验,要经过漫长的三年。在这三年里,它们始终只爱着这一只,它们的心里,也始终只保留这一段爱情。当三年的考验期结束,如果两只天鹅觉得无法将爱情继续下去,它们便会友好地分手。但是如果它们依然彼此爱恋,其中的一只,便会毅然地,与自己跟随了许多年的队伍,分开,转而飞向另一半的行列。而且,自此,一直到彼此死去,再不分离或是背叛。

伯父所记得的每一对天鹅,几乎都经过了这样漫长的考验,它们认定,唯有如此得来的爱情,才会值得珍惜和拥有。伯父说,相比于常会因琐事,而冷漠分手的人类,难道天鹅在爱情上,不是达到一种至高的境界了吗?这样的忠诚和信念,又岂是自称为最具情感的人类,所能相比的?

想起我所认识的许多女子,在被一份爱情环拥着的时候,都不满足。她们总是拿自己的一半,与别人的一半比较,比出来的结果,只有是失望。因为,永远有一个比自己男友有钱帅气温柔体贴的男士,出现在爱情的路上。她们挑挑拣拣,最后,常常发现,最初丢掉的那一个,才是自己的最爱。即便是彼此结合,当初认定要天长地久的那份爱情,也常常会因为琐事、工作、性格、分离,而最终变得千疮百孔,无法收拾。

因此我们常常抱怨爱情太过于脆弱,岂不知,真正脆弱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心,像那易碎的瓷器,在爱情的路途上,稍有磕碰,便会碎裂。而那养在瓷器中的爱情的植物,亦会因此,枯萎死去。

所以我们要将爱情,养在坚实的大地上。只有土地,最能让那爱情的根须,努力地向下,再向下。任我们相距怎样地遥远,任时间怎样地漫长无依,那爱情的根须,都永远是生机勃勃,坚韧执着。

而能历经时间的,才是那最值得我们一生厮守的永恒的爱情。

繁花开满两岸光阴。

年少的时候,他们相识。是在六月雨中的校园,木瓜渐熟,玉兰正开。他看她抱了满怀的书过来,嘴角浅淡迷人的微笑,突然就惊诧于她的美。一向羞涩的他,竟是傻傻地便挡在她的面前,说,嗨,你好。

那一年,他17,她16,正是青春里最美的时光,却是在相爱的那个瞬间,就懂得了别离。他已被保送读北京的大学,闲来无事,便跟随父亲,来这所学校,办理离职的手续。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他天天跑来看她。几乎是拿了一辈子的好,来对她。她上课,他便在教室后的丁香树下,微微笑看着她;课间的十分钟,几乎是争抢来的,两个人面对着面,没有多少话,只是笑望着对方,帮对方拂去脖颈上花瓣的碎屑,而后微闭起眼,相互抵着额头,听彼此的呼吸,似乎这样,他们便会将这份爱,永远地留在彼此的心里。

从她家到学校的路,他牵手陪她走到第28次的时候,他很艰难地,对她说了再见。但随即,他又说,是明年的9月,在北京再一次相见。她笑着将泪哗哗流出来,而后坚定地朝他点了点头。

一年后,她高考结束,却没有考入北京的大学,而是留在了这个满城丁香的城市。她抱着一年里他写给她的所有的信,在秋风渐起的校园里,走了许久,终于写信给他。只有短短的几个字,说:我会等你。这封信发出去的第二天,她又收到他的信,很薄,她略略迟疑,还是打开来。亦是短短的几个字:等你,一生。

那时火车很慢,从她的城市,到北京,要坐三天的火车。只有每年的暑假,他们才能见面。有一次他们闹了小小的别扭,彼此说狠话,假期不再见面。可是在信发出去的那一刻,他们便都后悔,立刻赶往火车站,买了去对方城市的车票。是到了彼此的学校,才从同学口中,得知,他们的火车,曾经在某一刻,擦肩而过。他们站在喜欢的法桐树下,在心里默默地说:今生,就只要这份爱了。

三年后,他被公派去法国留学,全国只有几个名额,他坚持要放弃,去她的城市工作。他的父亲,以断绝父子关系来要挟他,他的母亲,亦是日日流泪。那是及其注重个人履历的80年代,如果他放弃留学,他的简历上,将会有灰色的一笔。而以后的前程,甚至他的父母,都会因此得到单位领导的谴责。她知道了,依然是短短的一封信给他,说,此生,我都会等你。

他在这句话里,恋恋不舍地踏上了异国的土地。三年的留学时光,他把打工挣来的钱,都给她打了长途。而她,开始工作,钱不多,却怀着坐飞机去看他一次的梦想,拼命地攒钱。她的钱,还没有攒够,他就从国外归来。但他们却无情地得知,他的工作,已经被学校定下,他唯有选择留在北京。他试图辞职,但得到的,只有领导的警告。他是学校科研部门的主力,他所学到的知识,也唯有在这里,才能得到发挥。她也一次次想要离开自己的城市,去北京找他,但重病的母亲,还有年幼的弟弟,都无法让她,这么绝决地离开。

他们就这样一年年拖下来,只有在假期,他才能过来。依然是写信,每天都写,连送信的邮递员,都知道他们收信,是多么地迫切,所以每每信来,都会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他们手中。他们还没有对这段马拉松似的爱情疲惫,双方的家长,便都来劝阻。他们抱定了信念,等他的单位,给他分了房子,将她的母亲和弟弟接到北京,这样他和她,便可以一生再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