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再也跑不动了,不是还有辆汽车吗,派几个前哨,开着车先到前面去探探路,摸一摸支那军的虚实。
所以,3月6日早上,王志军团看到的其实只是日军前哨,长濑的人马还在滦平县里坐着没动呢。
如果是像平型关那样的,慢慢放这辆汽车进来,然后把它干掉,从力量对比来看,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可惜东北军不是老八路,他们打的也不是伏击,而是阻击。
还隔着老远就按捺不住,乒乒乓乓地放起了枪,等于提前就告知了日本人:我们在这里呢,不要过来!
几个日本鬼子本来就是来探路的,任务不是要打仗,知道这里有守军,开着车一溜烟就跑了。
此时,张政枋师的其他两个团在哪里呢?
620团(王铁汉团,名字倒很生猛)在古北口以北的小镇巴克什营扎寨,顺便还要防一防承德的日军从西面的十八盘过来。
619团(赵镇藩团)则跑到长城东面的隘口去设卡了,承德的日军也有可能从这一面突破不是。
张政枋自己则带了1个山炮营,前进至更靠近长山峪的两间房。
王志军团并不是孤立的,后方的师部和各兄弟团随时可予以支援。
可是时间的延续对防守一方很不利。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6日下午,弘前师团司令部到达承德,随后入驻避暑山庄。
随着大部队的陆续到来,川原松了口气,立即向驻滦平的长濑发出命令,要求其立即向长山峪进发。
这边的长濑也已经歇够了。
接到命令,马上出发。
前哨说,前方有中国守军。
那你们就几个人端着枪把他们吓走算了,还要再跑回来招呼帮手干什么,真是可笑。
但是日军指挥部却并不觉得可笑。
长濑部队还在半路上行军的时候,关东军参谋长小矶国昭中将(陆大22期)就通过航空侦察,发现了张政枋师向关外移动的迹象,随后立即向承德的弘前师团司令部进行通报。
说起来,弘前师团的师团长西义还是小矶的师兄,打仗也有一套,所以虽是上级,也不能用领导的口气,只能用“通报”。不过意思已经再清楚不过了:眼前的敌人,已不再是汤玉麟那样的混账加脓包,至少是准备抵抗一下的,所以你们一定得多用点心。
在打仗方面,西义从来都不是马虎之人。小矶认真了,他也不敢轻视。
种种军事情报都预示着,自己的无本生意快要结束了。狂飙突进的小部队战略将告一段落,代之而起的必须是大部队的重压。
川原亲自出发了。他和第32联队联队长田中清一大佐(陆大第26期)一起,把能带的部队都带上了,再加上野炮、山炮、骑兵等配合兵种,直接向长山峪的正面进发。
到现在,我们可以大致总结出一个规律,那就是日军能战之将,大多擅长于一个看家绝活:迂回包抄。
西义自不例外。
在把川原派出来的同时,他给还没有赶到承德的三宅骑兵第8联队提前下达了一个命令,要求该联队马不停蹄,直接从滦平县的右首绕到十八盘(见《长城抗战之一》图),从那里进行包抄,以断王志军团和师部的后路。
日军的进攻一向具有较高水准,由此可见一斑。
王志军团的弟兄们,得加油了。在关麟征师接防之前,你们无论如何得再顶两下。
知耻而后勇,用在这个团的官兵身上还真是恰如其分的。他们先前虽然没有能把日军那个探路的汽车给搞掉,但日军前哨的出现和开溜,却一下子使他们释放了长久以来的那种恐惧感。
恐惧没有了,留下来的是深埋在心底的羞辱和悲伤。
这种情绪需要发泄。
小矶和西义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此时日军的到来正好撞在枪口上。
王志军团在黄土梁足足坚持了3天。
第一天:3月7日。
长濑是在这天下午到达长山峪的。徒步跑了一天,近百里山路,自然不是好受的。不过他们的情绪都很高涨:进入热河以来,就没怎么跟中队打过仗,手痒的很。
于是稍微喘了口气,两个中队的鬼子兵便向黄土梁守军阵地杀来。
按照“热河经验”,长濑认为,只消他这么挥师一冲,中队立刻就会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结果很让他意外,打了半天,阵地愣是没拿下来。不仅如此,由于进攻时踩上地雷(终于发挥作用了),还出现了死伤。
一般来说,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可是长濑接受不了。
原因很简单,弘前师团一路过来,就从来没有过伤亡纪录。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都快成后来的美国大兵了,对方死个千儿八百的眉头都不皱一下,而他们自己死个把两个,就要大呼小叫,好像天都要塌下来了。
阵地攻不下来不去说它了,零伤亡纪录竟然也在自己手上打破了。郁闷,真是郁闷。
这个世界上,郁闷的人从来有多无少。没过多久,有人给他做伴儿来了。
晚上9点半,顶头上司川原到了。
川原没从滦平县绕,他是直接往长山峪方向来的,自然要快得多。
看到这么晚了,长濑还在山脚下徘徊,他也很觉吃惊。
干脆,两人都不睡觉了,上夜班,继续攻。
虽然是坐着车来的,但也不能说一点不累。
黑咕隆咚的,还惦记着干活,这种精神也不能说不可贵。
川原自己从左,长濑从右,一左一右,分别攻击公路两侧山地。这时候,日军进攻部队加起来已经有两个大队,相当于中队两个团了,从数量上就超过王志军团的一倍。
但所有这些加起来,效果仍然归零。
半个小时过后,阵地仍然被守军牢牢地控制在手里。
川原有些发急了,他命令居中的1个中队也投入作战,向黄土梁发起全线进攻。
你急,王志军团更急。你还以为这里是北大营吗?再给你们羞辱一次?
鬼上了你们的身了。
这些东北军官兵几乎都是在咬着牙坚持,就是不肯把阵地让出来。
加上居高临下,山地崎岖,打到第二天天蒙蒙亮,日军一方仍然是战绩寥寥。左侧由于有1个半大队,好歹还小有进展,右侧长濑那边则是毫无起色,被压在山脚下动弹不得。
第二天:3月8日。
毫无疑问,王志军团以寡敌众,付出的代价也不会小。
张政枋师长急调王铁汉团出巴克什营,经二间房增援黄土梁,同时从山炮营中拨出1个连给王志军团,以加强他们的火力。
这边川原当然也没闲着,他也赶紧向承德方面呼叫援兵。
西义知道川原的难处,一等到后续部队,马上就把原来警备承德的人马派了过来。
这次一共来了2个步兵中队和1个机枪中队,另外还有1个野炮大队及1个骑兵小队,现在进攻日军的规模差不多是4个大队了(含1个野炮大队)。
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了。极富敬业精神的川原索性把加班进行到底:晚上怎么了,就是点着灯也要把山地给攻下来。
右侧长濑不长进,川原也不管他了,他把攻击重点放在左侧,准备继续扩大“成果”。
这一家伙投进去的成本很大,日军很快就攻上了左侧山地,离制高点已是近在咫尺。
但要缩短这个咫尺看上去却似乎比登天还难。自此以后,便怎么也过不去了。
就一步,只差一步,可就是够不着。
对于张政枋来说,东北讲武堂的课到底没白上,明着他派王铁汉团增援,暗着他让赵镇藩团搞偷袭。
赵镇藩团的1个营,不知什么时候也摸了过来,并且深更半夜地主动向日军营地发动了一次袭击。
我说,仗就得这么打嘛。上半身咱打不着,就冷不防朝他下半身踹一脚试试。反正就是打不过,咱占点便宜也好哇。
这次夜袭虽然未能奏效——鬼子们加班加点,晚上都不睡觉,防备严着呢,但也让他们吓了一跳,不敢再摸黑作业了。
不加班了(加班也没用),天亮了我们再较量。
第三天:3月9日。
凌晨,川原再次策动了一次进攻,仍然颗粒无收。
接下来,他当然还要再发动第二次、第三次进攻,但对能否成功已经毫无把握。
在这之前,他向弘前师团司令部说了实话:攻击异常困难。
司令部的人差点没惊得跳起来。
怎么可能?!
特别是在他们了解到守军就是那个被蔑称为“太监军”的东北军,还是北大营的那支部队时,更是要把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那支部队,那些人,都吃大力丸了?
西义即刻下令,昨天晚上刚刚赶到承德的1个步兵大队(相原大队)立刻坐汽车到前线去参战。
他自己也准备第二天亲自到长山峪进行指挥。
原来西义只安排三宅骑兵联队完成包抄任务,想想守军不弱,这样做似乎不保险,又通知也在路上的铃木旅团,到达以后别的先不要做,要紧的是和三宅骑兵联队会合,一起进行后路包抄。
如果正面攻不下来,包抄就是他的救命稻草。
这厮现在就是恨后续部队怎么跑得这么慢:你们能不能快点!
黄土梁的守军看来很难搞,必须花大力、使重拳(“集中最大限度的兵力进行最彻底的打击”)。
然而王志军团其实并不如对手想象的那么难搞。
在援军到达之前,川原决定把他的野炮大队调上来试试看。
从早上7点开始,全部火炮被集中起来,对黄土梁阵地进行猛轰。与此同时,日机也在空中进行配合轰炸。
数个小时的钢铁立体打击终于收到了效果。除了造成伤亡,更重要的是,守军的精神和意志力支撑不住了。
这个东西一垮,就什么都垮了。
一些外围主阵地很快失陷,在部分地段,东北军反而被压到了山脚下。
就在这天下午,67军军长王以哲来到二间房。他认为,张政枋师阻击的任务已经完成,可以让中央军顶上了,遂下令当晚全线撤退。
撤退不是不可以,但是太快也太急了,这就犹如接力赛跑,你就是感觉到交棒的队友上来了,也不能太急于把手里的接力棒扔过去。否则,要么就是后来者可能接不住你的棒,要么就是对手趁你们手忙脚乱之际,进一步拉开了双方差距。
从长山峪到古北口,差不多有50里路,又是晚上,黑灯瞎火地末路狂奔,日机当然是炸不到了,但拥来挤去,你推我搡,这路必定也不是那么好走的。
依我看,要么早走,要么晚走。
早走,就是在长濑或者川原一筹莫展的时候走。这时候日军还不是很多,而且士气受到挫伤,我们就是撤退,也完全可以退得从容不迫,不至于遭遇到很大的非战斗伤亡。
晚走,就是索性咬咬牙,老子死也就死在这里了,就当北大营那会儿当场战死算逑。有的阵地不是被你夺去了吗?正好,反正这时候你也不敢再发炮了,我就接着反攻,直到把阵地打下来为止。
宁可前进死,绝不后退亡。
有的仁兄说了,这样的话,那我们的后路不是要被他们截断了吗?
西义采用了迂回战术是不错,但断人后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三宅骑兵联队这天确实已绕到了十八盘,不过遭到了王铁汉团一个营的阻击,一直到晚上都没法过来。
其实这时候东北军张廷枢师已经到达了古北口,关麟征师也已抵古北口以南的石匣,只要双方衔接好,这两个师往巴克什营一插,与王铁汉团合兵一处,再建好阵地工事,那样的话,就算铃木旅团一块儿来,日军的迂回也不一定就能轻易得逞。
所以你们着急慌忙地往后面跑什么呢,急着下班?
关东军可不理会你的什么下班时间。
在王以哲下达撤退命令时,一方面是前线本身处于被动之中,正面日军可以一鼓作气进行追击;另一方面,相原大队已经赶到,他们仗都不用打,直接坐着车,就跟撵兔子一样在后面撵。
于是,在我们面前,北大营的那一幕似乎又重现了:日军站在汽车上,端着机枪狂扫,路上的东北军官兵只是依靠两条腿没命地往后方狂奔,其间,饮弹而亡者、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
而子弹,大多打在了后面。
真是看不下去。早知如此,我们在山地上跟他们拼到死,不也比这个强。
还好,总算大部分还是退进了古北口。门一关,大伙儿喘口气吧,毕竟是捡了条命。
一清点,光王志军团就损失了500多人,而且一多半是非战斗伤亡,都是在路上中招的。
你说晦气不晦气。第十四章血战古北口/进得关口,气还没喘匀呢,两个东北军大佬就吵开了。
大佬谓谁?
67军军长王以哲和112师师长张廷枢。
不是检讨此次撤退得失,也不是在研究下一步如何防守,两人是在争着谁先下场。
112师其实在辖制上归属第57军(何柱),不过在古北口这块,当然要服从王以哲的指挥。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
真打仗的时候,张廷枢根本就不听王以哲的,别说他了,顶头上司何柱国怎么样,照样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