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马占山的新战术 (1)(1 / 1)

有这么多天煞地煞在这里,可想而知,宇都宫师团在牡丹江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

此时,真正担任哈尔滨守备任务的其实就只有一个小弟——宇都宫师团留下的第28旅团(干贺旅团)。

马占山突然命令主力向哈尔滨以北发动大规模出击,与此同时,调李海青由长春北上,从哈尔滨以西配合进攻。

就这一下,哈尔滨马上陷入了包围之中,虽然是半包围,那也危险啊。

负责防守的干贺旅团当时编制并不完整。他的第50联队跟着师团去了牡丹江,只剩下1个联队和两个大队。其中,第15联队防东西两侧,石川茂大队防北面,山利雄大队守城市周围。

吴松林骑兵旅狂飙突进,率先从北面撕开了石川茂大队的防区,并一直进至哈尔滨对岸的松浦镇。

双方隔江(松花江)对峙,城内气氛异常紧张。

当时日军采取的是重点防御政策,从关东军分布在东北的总兵力来看,一共4个师团、1个混成旅团、1个独立守备队,能有一个旅团在哈尔滨进行防守,已经算够意思了,而普通抗日部队轻易也不敢与旅团以上级别的日军硬碰硬。

但马占山非比常人,他用兵就一个字:奇。你认为他不敢的地方,他可能胆子特别大;而你认为他胆子特别大的时候,相反他倒又会表现得十分谨慎。

其实马占山非常清楚现在敌我力量对比所发生的变化。

江桥抗战时,日军由于不明虚实,采用的其实是一种“添油”战术,只出动了一个步兵联队(滨本联队),一开始甚至仅仅是一个大队,后来才逐次增加兵力;而现在马占山需要面对的却是一个旅团,虽说另外两个师团都不在哈尔滨,但以日军的机动能力,短时间内驰援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如果单看马占山所能掌控的部队,数量上要远高于江桥时期,然而质量上却已有天壤之别,真正有点实力的还是那时的老部队——步兵第3旅和吴松林骑兵旅。

凭这点力量,搞定干贺旅团都不是一件易事,更何况随时会闻讯赶来的两个师团。退一步说,就算在敌增援之前,成功地拿下哈尔滨,一旦遭敌重兵围困,无疑也等于自投罗网。

精明如马占山,当然不会这么傻。

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对这个江省重镇发起全力一击?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姬路师团和宇都宫师团为什么要放着哈尔滨不守,那么着急慌忙地到东满去扫荡,其实干的活跟现在城管临时突击赶小贩差不多,都是为了迎接“贵宾”检查。

这个“贵宾”就是李顿调查团。

在沈阳,本庄繁早就当着李顿的面夸下了海口,说东北一片繁荣,“满洲人诚心愿意和日本帝国合作”。

结果李顿一行来了一看,怎么遍地都是抗日武装,到处都是驱日标语?原来人家最烦的就是你们啊!

这脸没处搁还是小事,要写到李顿的那个报告书里面去事情就严重了。

马占山就是要让李顿他们看看:我们一直在战斗,同时也让本庄繁难受难受。

果然,在哈尔滨被围的第二天,本庄繁就像火烧着了屁股似的命令两个师团迅速返回哈尔滨“灭火”。

此时,姬路师团离哈尔滨约500里路,且身处僻远,沿途交通多被破坏,而宇都宫师团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你本庄繁再急,这两位兄弟也没法变成天使马上飞回来。

最沉得住气的还是马占山,他似乎也没有要赶紧进城的打算,就是隔着江放放枪炮,让你连个囫囵觉都睡不好。

不让人睡觉这滋味难受哇。睡不着觉办事就容易走神,一走神,李顿派出的记者特使就跑到马占山那里去搞采访了。

在本庄繁命令发布后的第六天,两师团终于心急火燎地赶了回来。姬路师团负责看家,宇都宫师团则上前准备与马占山干架。

宇都宫师团是在“一?二八”淞沪会战的后期才奉命赶到上海的,去了以后就站了站岗,什么仗也没捞到打,然后又赶到东北,在牡丹江的山沟沟里面找游击队,弄了一身泥,结果却连只小鱼小虾都没捞着。

除了憋屈,还是憋屈。

这次总算碰上了名气很大的马占山,该好好打一仗了。

没想到的事发生了。

马占山跑了。

而且跑得肆无忌惮,跑得热烈奔放,跑得神采飞扬。

宇都宫师团师团长松木直亮中将(陆大19期)日俄战争时就在“军神”乃木希典下面做中队长了,后来也混得不错,一直做到了大将。他对马占山的举动大为困惑。

乃木希典的作战之道,讲穿了其实就是一个字:拼,两个字:死拼。他的那个“军神”称号真是用部下的尸山血海堆积出来的。那时就为了打一个旅顺,6万人的部队一家伙赔进去3万,倒了一半,连俩儿子都填进去了。

这种疯狂到极点的表现把老毛子都给吓坏了,得,顺了你们还不行,再能玩,咱也玩不过精神病院跑出来的啊。

乃木的劲头无疑也影响到了他的小弟。松木认为马占山既然号称支那名将,怎么着也会在哈尔滨城下摆开阵势,痛痛快快地和他厮杀一场。可是马占山却让他深深地失望了。

世上名将从来都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不惜亲自抡把宣花板斧猛砍的,以硬比硬,你硬不过他,你就倒霉,他就成了名将;另一种是喜欢拿根绣花针挑来拨去,看似漫不经心、不务正业,一低头,你的要害穴位上可不正插着一根吗。

马占山居于二者之间。

接下来,他要给榆木脑袋的松木好好上几课,告诉他:打仗,可不只有死拼这一种,那是一种百花齐放的艺术。

早在进攻哈尔滨时,马占山就已看出,步战和阵地战再非己方所长,只能依靠一个特殊兵种的优势。

骑兵。

除吴松林骑兵旅外,新加盟的李海青部也以骑兵为主,既然都是骑兵部队,那就要把骑兵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要选一个场地,这个场地马可以来去自如,人却举步维艰。

有一个地方非常适合这个条件,那就是松嫩平原。

马占山放弃海伦等城市,带着部队进入了平原。

松木紧跟着也来了:想跑,哪有这么容易。

一进去,就后悔了。

我说的是松木。

那时的松嫩平原,还没有怎么搞过生产建设,良田没有,沼泽倒是到处都是,草原更是一眼望不到边。

别看没有丛林高山,可是特别容易迷路,在里面转一会儿就晕。

松木晕,马占山可不会晕。东北骑兵,包括那些“胡子”骑兵就像是在自家门口转悠,别提多适应了。

宇都宫师团以步兵为主(仅有一个骑兵联队),大部分都靠两条人腿走路,哪里撵得上。刚刚看到马的影子,等到累死累活地跑过去一看,人家早就跑得没影了。

回去吧,四顾茫茫,北在哪边都不知道。

时值夏季,按说这种天气,在东北待着还是不错的。如果能到哈尔滨去避避暑什么的,那就再好不过了。可是哥们儿,这是草原啊,你想开心,蚊虫牛虻能答应吗,要知道,这里可是它们的地盘。

你们这帮小子招呼不打一个,就乱哄哄地来这么多人,搅了我等的清静,是可忍孰不可忍,咬他!

东北的蚊子俗称小咬,其实块头一点也不小,大的足有一寸多长,而且一咬就是一口血,没什么价好还。据说如果一齐上的话,连马都能给你咬死。

那滋味,啧啧。

不过受着吧,谁让你们是狗强盗呢。

要说不好受,松木这样级别的其实最不好受。当兵的还可以手舞足蹈赶两下,他可得正襟危坐,装出一副正宗武士的样子出来,否则何以服众。

可是时间一长,连他也顶不住了。

哇呀呀,着实可恼哇。

身上已经被叮了NN个包,被迫献了NN次血的松木要发飙了。

他得知马占山可能在克东附近,便指挥部队赶了过去。

第27旅团(平松旅团)从东,干贺旅团从西,一东一西进行夹击。

为了防止暴露目标,两个旅团都是黄昏行动,而且打枪的不要,悄悄地进村。但是包抄的过程异常痛苦。

在沼泽里深一脚浅一脚的,咬咬牙倒还挺得住,问题是这时候小咬们开始向他们集体冲锋了。

天黑了,蚊子过夜生活的时候也到了,日军出动,它们也出动,大家集体狂欢嘛。

被咬痛了还不能吱声,连拍都不准拍一下,秘密行动,再苦再累,也得向你们的松木长官学习:咬牙挺住。

天亮了,两个旅团总算都到了克东。瞧这个狼狈劲,一个个丢盔卸甲,鼻青脸肿——不是被哪位莽汉揍的,而是被蚊子们亲过的。

让他们惊喜的是,果然看到了马占山的部队,证明苦头还没白吃。

那就抄家伙打吧。

口号还没喊出来,人家打马就走,没一袋烟的工夫跑没影了。

剩下东西两边冲过来的日军,只有大眼瞪小眼的分。

你们就自己拥抱一下对方吧。

千辛万苦的奇袭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笑话。

这仗没法打啊,再好的战术也只能落得个被马占山当众调戏的下场。松木想想不是个事,光人多不行,还要有马。

本庄繁立刻把前线作战的这一困难上报至参谋本部。

这时候的参谋本部,有真崎这样的人当着家,对关东军自然是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

真崎一激动,把近卫师团也派了过来。

当然不是整个师团,而是该师团所管辖的骑兵第1旅团(高波旅团),旅团长为高波佑治少将。

“二战”前的日本师团,一般都是按地方征兵,比如第2师团来自仙台,所以也叫仙台师团,第6师团来自九州的熊本,故又称熊本师团。唯独近卫师团是个例外,它是全国招生的。

近卫军嘛,理论上应该是最能打的部队,当然要广纳贤才,能者居之。

这个师团平时在国内被宠得跟个金宝宝似的,从来不舍得拿出来用,实在是前线缺骑兵部队了,才破例了这么一回。

有了骑兵,还是近卫师团的骑兵加盟,松木顿时胆气大壮。

瞧我的吧。

他把马占山可能活动的新区域分成三块,西面一块给高波骑兵旅团,中间一块给干贺旅团,东面一块交给除平松旅团外的其他部队负责。平松旅团则被放在该区域最北部的拜泉,随时机动,以防万一。

实行大包干,大家各包一块,按经济责任制分别考核。

松木认为这样一来,马占山就很难自由流动了。

想法是很好,但实际操作起来却还是困难一大堆,因为根本“梳”不着马占山,缝隙仍然到处都是。

被松木寄予厚望的高波骑兵旅团虽然自己也是骑兵,却仍然被马占山的骑兵耍得团团转。

第一天,他们得知马占山部似乎正在东北移动,离此100里,赶紧前去搜索。

第二天,赶到,发现那里没人。有人说是看到马占山在东南活动,不是很远,40里。再赶过去吧。

第三天,东南这儿都搜遍了,只找到一支小部队。人家小归小,可马跑得比他们还快,放了两枪后转身就走,一会儿就没影了。

这是最后一次消息,自从小部队也“失踪”后,就算挖地三尺,马占山也不出现了。

还有什么好解释的,马占山用了几支小部队,打了一通迷踪拳,然后挥挥手走了呗,也就是说早已从这个围好的圈子里面跳了出去。

对于这个牛得不得了的骑兵旅团,松木气得连劳务费都不愿给,什么嘛,马又不快,人还傻呆呆的,除了一个个养得肥肥胖胖,简直一无是处。

说句公道话,你还真不能怪人家高波。如何追击骑兵,尤其是跑得飞快的那种,向来就是一个兵家难题。想当初,僧格林沁号称蒙古铁骑,以骑追骑,不但没跑过捻军,连自家脑壳都没能保住。

马占山么,连“镫里藏身”都会,你跟他玩马术,那不明着是白给吗?

松木这种“大包干”的办法,以前也有人做过。当年曾国藩对付捻军的所谓“以静制动”之术,就与此类似。

结局都是两个字:失败。

再没心思搭架子了,松木扔掉失败了的“大包干”,开始采用新法子:轻装尾随,跟踪追击。

一般的步兵旅团都不用了,不光跑不快还是累赘。

就用两支人马。

高波骑兵旅团当然少不了,骂归骂,真正派用场还得靠他们。

另一支就是伪军。

这里面包括程志远骑兵旅,一来这里他们熟,二来也是骑兵,能跟得上。

但成效还是归零,总是兴致勃勃而去,两手空空而归,连对方的马屁股都没摸着过一把。

对关东军来说,知道马占山身藏何处,一度成了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

我们对着大地喊:

马占山你在哪里?

大地回了一个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方唱罢我登场,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我们对着沼泽喊:

马占山你在哪里?

沼泽吐了一圈泡: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他的马背上,还驮着刚刚从你们日本人那里缴获的枪支和弹药。

我们对着草原喊:

马占山你在哪里?

草原打了一个哈欠: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这兄弟吃了你们日军两瓶肉罐头,觉得味道也不咋的,正准备找个地方好好睡它一觉。

……

好汉打法

马占山不光会兜圈子,他也知道什么时候在日本人身上找便宜最合适。

瞧你一个不注意,冷不防嗖地一个老拳就罩过来,正打在你的面门上,又准又狠,不让你在牙缝里倒吸两口冷气,人家都不姓马。

等你回过神来,怒气冲冲地再找他的时候,马占山已经不见了。在背后?在左边?在右边?谁知道呢。也许他就坐在拳台一角啃鸡大腿也说不定。

表面上,马占山几乎放弃了所有重镇和要隘。呼海铁路(哈尔滨呼兰至海伦)、齐克铁路(三间房至克山),还有沿线城镇,能扔的都扔了。

你不是想要吗,给你。

只不过这是为了更好地修理你。

从此,日军到了明处,马占山到了暗处,什么时候要给养了,无枪无炮,无粮无食,简单:铁路上要去,城镇里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