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白天,空闲升部队在江湾“遭了罪”。
植田没有在庙行发起攻击。
晚上,俞济时师撤防。
他仍然坐视不见。
24日,从表面上看,金泽师团好像在睡大觉,但其实内部正在做着紧张的战前准备和动员工作。
25日凌晨,是时候了。
金泽师团主力倾巢而出。
目标:庙行以南。
如果用猎物来形容,这个地方正是那处“最松软的部位”。
俞济时师撤离后,接防的是该师新换上来的一个团和19路军张炎旅的3个团。
参照《第二次庙行之战》图,由于植田运用了声东击西的手法,其它守军此时大多还集结在江湾一带,短时间内根本抽不出来。
首先说张炎旅。这个旅从第一次蕴藻浜大战(与下元的久留米旅团遭遇的那一次)开始,就一直在上海周边打到东打到西,属于劳模级别的部队。相信要不是兵力上捉襟见肘,估计这些兄弟也早该撤下来喘口气了。
且不论体力如何,仅从武器装备上来看,他们与原驻防的俞济时师就不是一星半点差距,这3个团跟德械师的3个团也不是一个概念。
他们虽然参与了庙行战役,但主角和配角毕竟不一样。广东造的79式步枪,能否在一马平川的庙行前线独挑大梁,也是要打上许多问号的。
再说俞济时师的那个团。如果查一下户口,你就会明白,他们其实根本算不上俞济时的手下,实际是个“黑户头”。
淞沪开战后,他们原本是在袖子上套个红箍箍,协助做些类似于街头大妈一样活儿的地方警备部队。之所以跑到前线,还打上了德械师的旗号,用蔡廷锴后来的话说,完全是因为处于包围之中,“撤退无路”才加入战团的。
看上去,一个是疲惫之师,一个是业余选手,无论谁都会为这一对组合感到担心和后怕。要知道,他们即将面对的,将是机械化的日军正规师团的全力冲击。
身经百战如蔡廷锴,恐怕也想不到植田的动作会如此隐蔽和突然。
转眼间,金泽师团已杀到眼前。
植田的计划眼看就要成功,他可以举杯庆贺生日了(日子不一定要那么准,主要是图个高兴),可是这时候前线出现了两个意外。
一个意外是,他严重低估了19路军将官随机应变的指挥能力和广东仔们敢于拼命的狠劲。
一开始,植田的“钢铁三板斧”依旧有着如今大片中才有的效果,上有飞机炸,下有大炮轰,一阵又一阵弹雨飙过后,守军的工事已被砸得七零八落。
指挥作战的是第一次蕴藻浜大战中崭露头角的张炎。他见势不妙,非常聪明地选择了退避三舍——惹不起,我还躲得起。
反正工事都被炸掉了,再隐蔽在那后面就等于是一群二傻子。
张炎旅自动退后一里地,给日军炮弹和步兵腾出地方。
日军高兴了,打完炮,上步兵。
这套程序我们今后还将经常遇到。在我看来,这恐怕是世界上最乏味的战术了,连我们讲的人都觉得特没劲。
就算你有飞机大炮助阵,也可以玩点别的招呀。日本人之无趣和做事模式化,由此可见一斑。
步兵上来,大炮当然得收住一些,要不然就要打到自己人了。毕竟炮步兵不是海陆军的关系,不存在谁要故意给谁找别扭的事。
一看阵地上无人,日军目空一切的劲儿又上来了,他们认为刚才那顿炮弹准是把守军的胆都给吓破了。
事实上19路军都端着枪在工事后面蹲着呢。
日军的“钢铁攻势”领教多了,原驻防这里的第5军早就留了心眼,在这里布置出大纵深的防御阵地。
庙行前沿的工事那是一层又一层,没有最多只有更多。日本人反正炮弹多,那你就可着劲炸吧,炸完一层还有一层,到处都是我们的窝。
在日军步兵进入100米的有效射程范围后,埋伏在工事后面的守军一跃而出,步枪、机枪、手榴弹一齐上,把刚刚有了点感觉的日军打得措手不及。
植田一看不行,没别的办法,那就加量加价,增加兵力,增加炮弹,增加飞机,无论如何得把这局给扳回来。
与此同时,俞济时师的那个“黑户团”也正陷入苦战。
不过这个苦战的意思是双向的,守军苦,日军更苦。
一般来说,中日作战,死一个鬼子,都要陪上若干中国兵的性命,所不同的只是比例不一样而已。可是在攻击“黑户团”防守阵地时,这个比例却意外地倒了过来,日军伤亡人数竟然超过了守军人数!
要知道日本兵可一点不傻,他们的攻击方式在当年是很先进的。
第一,不能出声。长官发令后,就要打枪的不要打,悄悄地进村。
第二,分散行动。电影上常见的一窝蜂往上冲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标准的欠揍举动。这种战术日军也是绝对不会采用的。
第三,卧式射击。通常情况下,日军士兵都是一边匍匐前进,一边寻找机会鸣枪射击。
拥有了这样熟练的自我保护动作,就算你是防守的一方,要想扫倒他一大片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更何况,对面的大炮和头顶的飞机,都不会让你那么从容不迫地趴在阵地上练瞄准。
所以这支守军其实是很不简单的。
街头大妈忽然变成了超级**,这一点估计连大卫?科波菲尔来了都要感到惊讶,没准还要忍不住跑到幕后去看看里面究竟藏着什么秘密呢。
我不是魔术师,不靠这个混饭吃,所以完全可以告诉你奥妙所在。
我们在前面介绍中国守军的预备队时,曾提到过有一支“隐性预备队”。
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这确实称得上是一支非常神秘的部队,可谓来无踪、去无影,会战的时候突然出现,会战完了又突然消失。别说日军弄不清它的真实身份,连有些兄弟部队也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这究竟是何方神圣。
请教民国理财高手宋子文,他会自豪地告诉你:这就是我的部队——税警总团。
话说老蒋在政治舞台上重见天日后,作为大舅爷的宋子文也再次粉墨登场,不仅坐回了财政部长的老位置,还当上了行政院副院长。
在老蒋那一帮子亲朋里面,这个小宋是个比较特殊的亲戚。
从家庭关系上来看,两人是实在亲戚,一个妹夫,一个阿舅,如假包换,应该是亲近得不得了。
但从工作关系上来看,双方是既合作又敌视,每遇政见不合,动辄就要拍桌子砸板凳,甚至你一拳我一脚,不给对方身上留点mark誓不罢休。
当然,由于老蒋是军人出身,年轻时候估计也练过几招王八拳,所以在这方面,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宋同志还是很吃亏的。
可是老蒋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回到家,自有老婆和岳母等着给他算总账:妹夫打阿舅,太过分了。
枕边风的威力估计诸位拖家带口的都是领教过的。老蒋不堪重压,每次都不得不主动站出来承认自己打人是不对的,并做出相应承诺和补偿。
总体而言,小宋虽然偶尔会吃点皮肉之苦,但还是赚的。
在合起来整治孙科和汪精卫方面,两人确实能做到同仇敌忾、同进共退,但在对日态度上,宋子文明显要激烈得多,属于“愤青”一个类别的。
除了小宋年轻,又不担当主责,在赶潮流方面毫无负担外(用熊式辉的话来说,抗日是当时最时髦的一件事,至少是之一),还和他与东北少帅张学良的关系有关。
都是少年得志,宋张二人曾经好得能穿一条裤衩。
张学良被日本人赶出了东北,有家难回,作为哥儿们的宋子文帮兄弟一把的心情那是相当急切。
可小宋是个文官,本质上与孙科、汪精卫他们没什么两样,手上都不掌兵,如何帮忙?
自然有办法。
要知道,文官与文官可不一样,诀窍就在于宋子文是个管钱的文官。那年头,只要你手上有钱,什么事不能办?又有什么事情办不成?(当然现在可能也是如此)
宋子文之所以能被封为“财神爷”,并非徒有虚名,攒钱那是很有一套的。
钱从何来?其实就是收税,重点抓的是盐税。
盐的利润大啊。早在清代,就有天下盐商最富的说法,可以说,整整一座扬州城的繁华,都是用盐商的钱堆起来的。
但正因为利润大,漏洞也就大,官商勾结、偷税漏税的现象屡禁不止,以至于一网撒下去,国家收不到几个钱,全被各个食物链上的大小虾米和私盐贩子捞去了。
针对这种情况,身为财政部长的宋子文不得不下狠心进行制度改革,搞“大部制”,把原有的三个管理机构并成一个,并开始着手建立直属财政部的税警部队。
这就是税警总团的由来。
本来只是一个缉查大队的规模,从理论上来说,职权也仅限于抓私盐贩子和保护盐场。可是在宋子文的领导下,它后来竟然发展到与黄埔军校教导队一个档次了。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财政部长,有钱。
税警总团的军费,是财政部出的,财政部的这笔钱,又是从盐税里拨的。
盐税收上来,不管多少,当然得由国家统一调拨,不是财政部一家所能做主的。
问题是这笔钱,却是洋人让给的,连老蒋都管不了。
当初孙科之所以下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钱,而之所以缺钱,又是因为宋子文不肯帮忙。
说起来,这宋家当年真是不得了,估计要三百年才能出此一家。除了涌现出两个第一夫人外,作为长子的宋子文也是一个能靠自己混饭吃的牛人。
小宋不仅会收税,还善于向洋人借钱。
人家老外不是傻瓜,可不是凭你点个头、哈个腰,就肯把钱借给你用的。
第一要看身份,第二要看素质,第三要看你跟他们说不说得到一起去。
显然,这些条件宋子书完全具备。所以,他能从外国银行借到钱,别人就没这个本事。
借了钱自然要还。政府收上来的盐税,有一部分是专门用来偿还八国银行团借款的。但是这里面实际上存在着猫腻。
因为要还的借款不是一点半点,和你交情不好,可以要求限期还清,而如果跟你交情不错,他也可以缓一缓,今年还一点,明年还一点,或者今年少还一点,明年多还一点。
全在老外一句话。
还老外的少了,多出来的部分就顺理成章地拨给税警总团做军费。
没多久,税警总团便成了全国最阔的一支部队。
起初只有两个团,不过它的团编制很大,一个团相当于别人的两个团。
按说招的人不算少了,可你很难进得去。
那会儿不是现在,想参个军没准还得开后门。那时候如果不是日子实在过不下去,是没多少人愿意主动去干这份高风险工作的。
正所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更有老辈人传下来的一句骂人话,叫做“丘八子”。丘八子者,上丘,下八,即为兵。
这与我们当时的夙敌日本有较大差距。
在日本,当兵可是个热门专业,称得上是理想与现实的最佳结合体,不仅富家子弟要借此光耀门庭,穷人家更把它作为一个理想出路。所以,我们看日本军队里面,不光是军官,甚至连很多士兵都有一定文化(至于他们为什么在中国表现得极其野蛮和无教养,那就是另外一个关于战争如何把人变成兽的话题了)。
等到“二战”结束,这些人甚至都可以回去当导演或者作家。比如那个著名的《东史郎日记》,如果刨去其中对于残暴和罪行的记述,文笔还是蛮流畅的(原谅我用这个词),而东史郎也只不过是日军中的一个上等兵而已。
文化素质有不小差距,这也是造成中日军队战斗力不同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须知,打仗不光是勇敢就行,很多时候也是要靠脑子的。
那么,为什么在我们这里,大家都不愿意去当兵呢?
很简单,没好处。
岂止没好处,坏处多了去了。
首先一个,当兵的没社会地位,被人看不起。这个大概是有些历史传统的,打宋朝时就开始了。想当初,狄青那么巨猛的一个人,为反击异族入侵立下过汗马功劳,就因为人家是当兵的出身,后来再怎么使劲补文化课都不行,所谓的士大夫阶层就是看他不起,结果郁郁而终。自此以后,三百六十行,不管怎么排,当兵的总是垫底,差不多要跟乞丐坐一块儿了。
而在民间,一方面是由于大多数中国老百姓都属于有中国特色的良民,说难听点,就是在性格上比较胆小怕事,平时杀只鸡还没问题,说到杀人脸色就变了。
这位可能要问,那你前面不是提到过东北锦西的民风很强悍吗(就是日本兵拿了他一捆草,他就准备把一群日本兵全给宰掉的那个),这种地方有(同类例子还有后来的广西湖南),但不算太多,多数还是像江南人这种性格的,有一些懦弱,有一些胆小,说来说去都不是敢闹事的料。
另一方面,由于历朝军队扰民过甚,有时剿匪的比土匪还土匪,导致在老百姓心目中,“当兵的人”名声越来越差,渐渐就成了“丘八子”这样不招人待见的货色。
当然了,如果待遇足够好,还是有许多不甘寂寞的人乐于去当兵的。问题是当兵的待遇实在不咋的,本来就拿不到几个饷银,还老拖欠工资(这点连中央军都不能幸免),如果碰上个不厚道的长官再从中克扣点什么的,你基本上就只能等着去喝西北风了。
就算饷银很少或基本没有,对一些人来说,当兵这份工作仍然具有一定吸引力,因为至少它可以让你吃上两口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