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奈良朝和天平文化 (1)(1 / 1)

宛如梦幻 赤军 1435 字 19天前

世传圣德太子的画像,头戴乌纱襆头,帽翅曲折上结,身穿圆领长袍,腰横玉带,佩着直身双刃的长剑,足登“乌皮履”,手捧笏板,无论从哪个方面观察,都像一位唐朝官僚,而不像是个日本人。然而这正是奈良时代日本官员的普遍装束,他们穿唐装、写汉字、读汉书、作唐诗,完全沉迷于从西面传来的大陆文化中而不能自拔。

在这个时候,日本列岛还不算是彻底统一的。大化改新以后,大和朝廷将所辖领土划分为五畿七道,所谓“五畿”,是指统治中心的五个国(大和、河内、山城、摄津、和泉),所谓“七道”,是指东山道、东海道、北陆道、山、山阳道、南海道和西海道,每道下辖数国。然而一直到奈良初期,东山道的最东北端和西海道的最南端,都还没有被大和王朝彻底征服。

东北地区大部分领土仍掌握在土著虾夷族手里,对此,奈良朝廷多次派兵东征,还修建道路,从东海、东山、北陆等道强迫移民到东北地区垦荒,与虾夷族争夺土地。和铜元年(公元708年)设出羽郡,五年后改为出羽国,这说明奈良朝廷已在对虾夷族的战斗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后来成为日本真正意义上的统治者的“征夷大将军”一职,就是由此产生的,所征之夷,就是东夷即虾夷。

而在西南地区,九州南部的游猎民族隼人族,也一直与大和侵略军进行着顽强的抗争。九州其实共有十一国,即对马、壹岐、筑前、筑后、丰前、丰后、肥前、肥后、日向、大隅和萨摩,因为最后两国原本是隼人族的领土,于7世纪以后才开始陆续设置,所以虽然有十一国,却一直沿用旧称,号为“九州”。

关于隼人族的起源及其臣服大和朝廷的过程,也存在着这样的神话传说:

古代有一对兄弟,哥哥名叫海幸彦,弟弟名叫山幸彦,各自操持着不同的生计。某日,山幸彦对海幸彦说:“我每天去山中狩猎,感觉无聊,兄长每天去海边钓鱼,一定也乏味了吧。不如咱们互借工具,交换工作来试试?”海幸彦勉强答应了,就把自己的钓钩借给山幸彦,让他去海边钓鱼。山幸彦毫无钓鱼经验,结果钓钩被鱼儿吞走,他哭丧着脸来向海幸彦赔罪,甚至将自己所佩的宝剑打碎,做成一千个钓钩作为赔偿。可是海幸彦坚持要索回自己原来的钓钩,不肯原谅兄弟。山幸彦望海而哭,被他感动的神灵就带他入海,不但找回了遗失的钓钩,还娶得了龙女“乙姬”为妻。

山幸彦带着钓钩和龙女赠他的潮盈、潮干两颗宝珠回到岸上,把钓钩还给海幸彦,但同时暗暗诅咒说:“这是麻烦之钩,是贫穷之钩。”果然,得回钓钩的海幸彦越来越贫穷,于是想要抢夺兄弟的财产。山幸彦取出潮盈珠,立刻潮水滚滚而来,瞬间就把海幸彦淹没了,海幸彦告饶求救,山幸彦又取出潮干珠,于是潮水消失无踪。从此以后,海幸彦就宣誓臣服于山幸彦,做他的家臣,为他警护家门。

据说海幸彦就是隼人族的始祖,而山幸彦,《古事记》里说他本名火远理命,乃是神武天皇的祖父。

总之,奈良朝廷在不断的学习和征服中逐渐强大起来,元明女帝之后是元正女帝,这位女帝共有两个年号:灵龟和养老。养老二年(公元718年),藤原不比等奉命修订《大宝律令》,完成了最为完善的《养老律令》,两年后,太安万侣完成《日本书纪》。

元正女帝以后是圣武天皇,圣武天皇有三个年号:神龟、天平和天平感宝。继白凤文化后再度辉煌一时的“天平文化”,就是以他的年号命名的。天平文化的中心仍是佛教和儒学。这一时期,向中国派遣的遣唐使次数空前多数量也空前大,因而大量佛经和儒典传入日本。同时,奈良朝廷也开始设立大学和国学,以此教育和选拔贵族子弟或地方上国司的子弟们为官。

狭义的天平文化是指圣武天皇天平年间的文化,而广义则是指整个奈良时代的文化,著名的鉴真和尚也是在此期间渡海前往日本传教的。

奈良时代是彻底仿唐的时代,然而就连唐朝也无法长久维持均田制,在社会经济结构相对落后的日本,当然班田收授法也不可能万世不易。奈良时代也是班田制逐渐崩溃、庄园制逐渐抬头的时代。

一方面,为了鼓励向新征服地区移民,奈良朝廷允许公民私有新开发地,使封建土地国有化逐渐向封建土地私有化转变;另一方面,班田不均、赋税过重,使很多百姓被迫依附于贵族和寺社,这样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庄园。庄园制的出现使国家实际权力从土地国有时的天皇手中,逐渐转移到土地私有时的庄园贵族手中,藤原家族就首先冒出头来,攫取政权,开创了摄关统治的先河。

藤原广嗣之乱

奈良时代以后是平安时代,那是一个外表光鲜,内中糜烂,骄奢腐朽的时代。平安时代的实际统治者藤原家族作为公卿政治的代表,总给后人留下优雅柔弱的印象。然而事实上,藤原氏也是经过了惨烈的政治斗争,用尸体和鲜血铺成道路,才最终得以掌握权柄的。

中臣镰足和藤原不比等两代的风光不用再赘述了。藤原不比等死于养老四年(公元720年)九月,他有四个儿子,分别为藤原武智麿、藤原房前、藤原宇合和藤原麿,分别称南家、北家、式家和京家。不比等终位居右大臣,当时实际执掌太政官权力的还是皇族,煊赫者包括舍人亲王、铃鹿王、长屋王等。其中长屋王是高市皇子的儿子,先任大纳言,公元721年升右大臣,圣武天皇继位后任其为左大臣,实际掌控朝政。

圣武天皇的母亲本是藤原不比等的女儿宫子,而其本人也娶了不比等的另外一个女儿(论辈分是他姨妈)光明子为妃。圣武天皇一继位就想为他的母亲宫子加上“大夫人”尊号(夫人为非皇族血统的天皇妻妾的最高称号),遭到长屋王派系群臣的反对,被迫收回敕令——从此藤原家族和长屋王开始了长时期的明争暗斗。

神龟四年(公元727年)闰九月,藤原光明子为圣武天皇生下了一位皇子,两个月后,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被立为东宫。眼看作为外戚的藤原氏即将更为煊赫,群臣纷纷前往藤原宅邸表示祝贺,偏偏长屋王不肯露面。藤原武智麿借着这股东风,提出立光明子为皇后,对此,长屋王再度表示强烈的反对,因为按照惯例,皇后必须由皇族女子担当。两派的斗争因此事件而变得激烈化并且表面化,最终以东宫不满周岁就因病夭亡,暂时宣告了长屋王的胜利。当然,藤原氏并不肯就此善罢甘休,他们先调开了长屋王的羽翼大伴旅人,又由藤原房前出任中卫府大将,控制禁卫军,随时准备反扑。

到了神龟六年(公元729年,当年八月改元天平)二月,藤原氏开始了总攻。二月十日,他们挑唆两名小官僚向圣武天皇告密,说长屋王“私学左道,欲倾国家”,在取得了天皇的信任后,藤原宇合等人立刻率禁卫军包围了长屋王的官邸,舍人亲王亲自入内问罪。长屋王百口莫辩,被迫于两日后自杀——虽然据说是自杀,但其正妻与几个儿子全都随同自尽,事情多少有点蹊跷。

踢开了绊脚石以后,藤原氏于当年八月顺利地把藤原光明子扶上了皇后宝座,四兄弟就此把持了朝政,其中势力最强的是南家的武智麿和式家的宇和——藤原宇合于天平三年(公元731年)八月就任参议,这是在养老令外新设的官职,顾名思义,乃是朝廷的高级顾问。

同时升任参议的还有藤原麿和葛城王。葛城王是光明皇后的同母异父兄弟,公元736年受赐橘氏,名为橘诸兄。公元737年,平城京天花流行,藤原氏四兄弟前后染病去世,橘诸兄代之掌握了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