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厨房中的几个误区(1 / 1)

在家吃饭是因为家里干净卫生,可是我们在厨房做饭时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好的习惯,而我们却浑然不知。这势必将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

误区一:洗手就能保证蔬菜卫生。

开始做饭前洗手的确是一个好习惯,但只洗一次是远远不够的。专家提示我们,每当你从一项工序转到另一项工序时,都必须记得洗手,否则可能会交叉传播细菌。比如切好肉后,即将洗蔬菜之前;或者洗完青菜,要剥葱蒜前,都不能忘记洗手。

误区二:水果只洗能吃皮的,不能连皮一起吃的不洗。

比如,西瓜和橙子,未必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卫生。当你切开西瓜的时候,瓜皮上的细菌可能已经被西瓜刀带到瓜瓤上了。那么切之前用水清洗一下就够了吗?当然不。清洗这类水果,你需要用板刷慢慢刷去表皮的污泥和细菌,然后再把刷子认真清洗干净。

误区三:蔬菜到家就洗。

保持蔬菜的新鲜干净是好事,但是研究学者们发现,如果你在把蔬菜放进冰箱前就洗好的话,残留的水分会滋生细菌。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当你需要做那道蔬菜时,再清洗它。另外,像生菜和卷心菜这类蔬菜,只需把最外层叶子撕掉,然后再用清水洗干净就可以了。

误区四:冰箱温度越低越好。

要想确保食物贮藏在最佳的4摄氏度,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买一个温度计,把它放在冰箱内,并每个月检查一次。同时最好在冷冻区也放一个温度计,以确保温度在零下18摄氏度以下。

误区五:边做饭边整理厨房。

很多人认为边做饭边打扫厨房的台子,既保持卫生又节约时间。而且很多人只用同一块洗碗布,就将所有需要清洗的东西都擦洗了,从而引起了细菌的交叉传染。正确的清理厨房方法是,洗用一块布先把手擦干,然后用专门的厨房去污纸巾和抗菌消毒剂来清理切菜板和厨房的台面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做饭的时候,千万不要把没有洗过的菜直接放在台子上,尤其是生肉。可以把它们放在盘子里,既卫生又方便了后面的清洁工作。

误区六:做好的饭菜放在烤箱上。

研究表明,食物在5摄氏度至57摄氏度之间,最容易滋生细菌。所以,把做好的饭菜放在刚烘烤过东西的烤箱或炉子上,是非常危险的。即使是米饭或通心粉之类的主食,也不要放在仍有余温的烤箱上。

另外,有些人认为只要把剩菜加热,就能保证卫生。其实不然,饭菜放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滋生细菌,而有的细菌即使经过加热仍然存在。所以,最好把剩饭剩菜放在冰箱里,等到要吃的时候再拿出来加热。把剩饭菜放在比较小而浅的盘子里,会更加有助于快速散热。

厨房环境卫生

说到厨房,大家一定再熟悉不过了,因为那里是我们每天家加工饭菜的功能。可是厨房的的环境却经常被我们忽视。

厨房作为加工制作饭菜的场所,免不了有许多残剩的食物。这些残剩的食物不仅招引苍蝇、老鼠,滋生蟑螂等虫害,也为微生物、细菌进行繁殖提供了适宜条件。如果不及时清除厨房的残剩食物,人们在加工制作食品菜肴时,就有可能发生污染,引起就餐人员发生胃肠道疾病、甚至食物中毒等。

厨房的卫生要求:

厨房应远离污染源。如垃圾箱、厕所、污水沟等,防止不良环境污染食物。

厨房的硬件设施应该齐备。如照明、通风、冷藏、防尘、防蝇、防鼠、洗涤、消毒、污水排放,以及存放废弃物的设施等。

禁止加工或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或卫生要求的食物,杜绝变质、霉变生虫、病死的畜、禽、等动物性食物进入厨房。

提倡“三刀”、“三板”(生熟面),切生食和熟食的菜刀、砧板不能混用。应经常清洗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厨房的面积大小应与工作量相称,不能过小。厨房的各种设施要备齐,布局要合理。

容器一定要分清。盛生食和盛熟食的容器一定要分清,不得混用。冰箱、冰柜,贮放的熟食和生食也应明确分开。

厨房工作人员要穿工作衣,戴工作帽,工作前后要洗手,要注意个人卫生等。

每天要清扫地面、灶面、台面,及时清除垃圾和废弃物。每月至少对厨房进行一次“搬家”式大清扫。

洗碗布应保持清洁卫生,并要经常更换。厨房下脚不宜乱倒,要妥善处理,严防污染食物。

厨房所用的餐具、饮具和容器等,用流水洗涤后,再做消毒处理,消毒方法有:煮沸法、蒸汽法、消毒柜、药物法。各种餐具应保持清洁卫生,放置有序。

厨房内禁止饲养家畜、家禽。禁止有毒的化学药物和与餐饮无关的物品进入厨房。

厨房中的几点忌讳:

一块抹布擦一个厨房。一快抹布既擦灶台,又擦锅、盆及碗筷,这很容易引起污染。因此,厨房中的抹布必须按需求分开使用。应该多准备几块抹布,“专布”专用,并在用完后用肥皂水洗净晾干,过油过污的抹布要及时调换,以免成为细菌滋生地。

同一水池里洗太多杂物。这也是十分错误的。因此,家庭中的水池最好洗漱污洁错开,有条件者最好安装两个水池为佳,暂时无条件者,洗碗洗菜应另备专盆。

厨房中各式物品较多,而厨房中物品的摆放,对家庭卫生极为重要。有人买菜回来把菜篮往饭桌上一放,拣菜、吃饭都在同一桌上进行,这也是一种污染源。因此,厨房也要分污染区和清洁区,一切均宜按类归放。

菜板与菜刀的清洁要引起注意。其实,切菜板和刀是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每次使用后,菜板都应认真刮净、清洗,木质菜板还应在日光下晾晒消毒。切过生鱼、肉、禽的刀最好用开水烫一下,以避免寄生虫的污染。

好习惯养成

水槽等陶瓷制品上的油污,应用中性、弱碱性清洁剂为宜。

不锈钢灶具不要用钢丝球或化学剂擦,要用软毛巾、软百洁布带水擦或用不锈钢光亮剂擦亮。

大理石台面不能用甲苯擦,否则难以清除花白斑。

搪瓷厨具上的水垢不能使用酸性较强的稀盐酸等,会损坏釉面,失去光亮。搪瓷厨具上的铁锈撒上清洁剂长时间不清洁,瓷釉会变色,应及时清洁。可用布蘸醋擦拭。

煤气灶具上的油渍,可在污处涂煤油,擦下就干净了。陈迹可喷洒油污清洁液,然后用报纸或湿布擦,新油迹可趁热用干布擦拭。

健康伴侣

俗话说“病从口入”。为了让自己更健康,我们应该让厨房的设备更整洁、干净、易清洗。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抗御污染的能力的厨具。坚决防止苍蝇、蚊子、蟑螂、老鼠、蚂蚁等进入厨房,以免对食品进行污染,必须定时对厨房进行打扫、消毒。

定期清理冰箱

冰箱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是很多家庭在用冰箱的时候只往里放,不往外“请”。时间一久,冰箱便成了细菌集聚的地方。

在许多家庭,冰箱几乎成了食品的“保险箱”,不管生食熟食,也不管蔬菜还是肉类,还有各种各样的残羹冷炙,只要往冰箱里一扔,就觉得万事大吉,给食物的品质上了“新鲜”的保险。可是时间长了,冰箱就不再是保险箱,而成了病毒库了。

冰箱不清理危害大

破坏食物味道。香气扑鼻的新鲜面包、新鲜诱人的香蕉、荔枝,还有风味别致的豆酱、火腿、肉罐头,经过冰箱储存后,往往颜色尽失、美味不再,搞得不好还会吸附一些异味,就是平常说的“串味”。

造成营养流失。冰箱是窃取食物营养的主要“黑手”,特别是那些富含维生素的蔬果菜肴。在4℃的冰箱中储藏24小时后,黄瓜的维生素C含量会下降30%。

滋生细菌病毒。在低温环境中,食物本身的代谢变得相对缓慢,但并未停止。多数细菌并不会因低温死亡,相反许多微生物很容易在低温下生长繁殖,由于冰箱内湿度较大,很容易成为细菌的温床,同样不利于食品保鲜。

好习惯养成

冰箱内的剩饭剩菜要及时清理。每个家庭的电冰箱冷藏室内都存有剩菜剩饭,这很容易使电冰箱内的物品串味。冰箱并非没有细菌,剩菜剩饭很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的侵蚀。因此,电冰箱内的剩菜剩饭应尽快食用,食用前千万要加热。

冰箱内有异味要及时清理。电冰箱如果长时间不处理,会出现难闻的异味,这是因为电冰箱内各种物品的混装造成的。食品应尽可能做到随买随吃,冰箱内的物品贮存时间不要过长。食品贮存时间过长,既影响食品的鲜美又易产生异味。需要注意的是冰箱内一旦出现异味,应停机对箱内进行彻底清洗。可以把一小块木炭放进冰箱内,这样能减少异味的产生;将橘子皮、柠檬切片、花茶装在纱布袋中,放进冰箱内,或将食醋、黄酒、小苏打等放在冰箱内,都能不同程度地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经常给冰箱消毒。电冰箱的门上有密封条,上面的微生物达十几种之多,这些微生物的存在,很容易导致人体各种疾病的发生。应该经常用酒精浸过的干布清洗擦拭密封条,效果最佳。

健康伴侣

电冰箱每使用1~2周,最好对冰箱内胆及放置食品的搁架附件等进行认真的擦洗,以确保箱内环境清洁,避免异味产生。可以在排气口和电冰箱下方的蒸发器内放置大蒜,用来杀菌消毒。从冰箱里取冷冻的肉、鱼、禽等荤食时,最好用多少拿多少,避免解冻后用不完又放回冰箱继续冷冻,这种反复解冻的荤食会产生致癌物质,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晚餐中的健康细节

用晚餐的顺序有讲究

每到晚餐的时候,不管是宴请宾客还是自己家人吃饭,我们的吃饭顺序似乎已经约定俗成——先来点甜饮料,而后就专注于鱼肉主菜和酒品,吃到半饱再上蔬菜,之后吃主食,主食后面是汤,最后还有甜点或水果……这种大众公认的用餐顺序,其实可说是最不健康、最不营养的。

晚餐顺序的误区:

各类食物中,水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无须通过胃来消化,而是直接进入小肠就被吸收。米饭等淀粉类食物以及含蛋白质成分的食物,则需要在胃里停留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跟消化液胃酸产生化学作用,等完全分解之后,才会被小肠所吸收。如果进餐后立即吃水果,消化慢的淀粉蛋白质会阻塞着消化快的水果。所有的食物一起搅和在胃里,水果在体内三十六七摄氏度温度下,容易腐烂产生毒素,这就是身体病痛的原因之一。因此,水果应在用餐半小时之后吃。

如果饭后立即吃甜点,最大害处是会中断、阻碍体内的消化过程,胃内食物容易腐烂,被细胞分解成酒精及醋一类的东西,产生胃气,形成肠胃疾病。

饭后喝汤的最大问题,则在于冲淡食物消化所需的胃酸,所以,吃饭时最忌一边吃饭、一边喝汤,或是以汤泡饭,或是吃过饭后,再来一大碗汤,这都容易阻碍正常消化。

换一换饮食顺序,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在吃饭前,先不要喝甜饮料。而是吃一些比较清爽的新鲜水果,然后上一小碗开胃汤,再吃清淡的蔬菜类菜肴,把胃填充大半;然后上主食,最后上鱼肉类菜肴,此时可饮少许酒类。

按照以上顺序吃饭,人们既不太可能摄入过量油脂,吃的大鱼大肉也有了限制,轻而易举地避免了肥胖的麻烦;首先保证足够多的膳食纤维,延缓了主食和脂肪的消化速度,也能帮助避免高血脂、高血糖的出现。从食物类别的比例来说,这样的顺序可以控制肉类等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保证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提供大量的抗氧化成分,并维持成酸性食物和成碱性食物的平衡。

健康伴侣

中国人在膳食方面讲究营养均衡,更注重蔬菜和主食的摄入量。而动物性食品和油脂摄入量则比较少,所以把它们放在就餐顺序的最后,是很健康的饮食方式。

采用最佳姿势来进餐

吃饭应该用什么样的姿势吃,这是很少有人关心和注意的。吃饭和姿势有什么关系啊?什么姿势不是都一样吃饭吗?如果你有这种想法的话,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日常生活中吃饭都是坐在饭桌前,端正坐姿,这样的吃饭姿势是正确的,但却不是最佳的。端正坐姿,使食物由食管较快进入胃内,但是坐着吃饭却要使我们的胃部受到挤压,非常不利于食品的消化。吃完食物后,消化系统的血管会扩张,消化液分泌会增加,饭后也不宜做剧烈运动。而站着吃饭是最科学的进餐姿势,站着吃饭使胃部不受任何压力,血液供给充分,能够充分的消化胃里的东西,使消化效果达到最佳水平。

健康伴侣

蹲着吃饭,是最不健康的进餐姿势。因为蹲着吃饭,腹部受到挤压,除胃肠不能正常蠕动外,还会使胃肠内气体不能上下畅通,造成上腹部胀满等不适感。众人凑到一起,蹲着吃饭,七嘴八舌,边吃饭边拉家常,说天道地,谈古论今,好不热闹。但蹲的时间长了,腹部和下肢受压,全身血液循环不畅,下肢酸困麻木,胃的蠕动量和张力增加,需要大量的血液,从而使对胃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直接减弱胃的消化功能。如果坐在舒适的凳子上吃饭,腹部肌肉松弛,血液循环不受阻碍,胃肠功能有规律地正常工作,对消化食物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