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客户和订单的增加,在深圳租赁的厂房和产能已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产品需求。
蓝思科技的客户基本上是国外客商,特别依赖便捷的交通。在长沙和周边地区跑了一大圈后,离机场较近的浏阳生物医药产业园,进入了周群飞的视野。
2006年,蓝思科技开始在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厂,并于2009年投产。周群飞随后注册成立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将蓝思科技总部放在浏阳。
浏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招商合作局局长王大辉,11年前曾接待过周群飞寻址时的考察。他说,周群飞极为低调,当时来看园区时,还背着个大旅行包,穿着一条泛白的牛仔裤,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大老板。
“准备来浏阳发展时,很多朋友为我捏了一把汗,认为蓝思科技在内地难以发展起来。”周群飞介绍,主要是缺乏配套企业;从供应商到客户,很多人不熟悉湖南,不知道浏阳。
为此,一有机会,周群飞就拿着资料,推介湖南、介绍浏阳,想方设法说服客商、供应商来湘创业。
就这样,紧随蓝思科技,一家家的配套供应商来了。目前,与蓝思科技配套的1200家供应商中,绝大部分已在湘设厂,没有设厂的也设立了办事机构。
至于周群飞为何不在老家湘乡设厂,据一位在湘乡市政府工作多年的人士透露,当时湘乡市政府领导觉得周群飞不是一个大老板,看走了眼。
不过,湘乡市招商局局长杨锋锴说,当时湘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刚刚起步,配套设施还跟不上来,而且园区定位也不明晰。
那时湘乡也是希望周群飞来投资设厂,但条件不允许。虽然浏阳经开区配套也差,但浏阳经开区背靠长沙,有很好的服务保障和机场运输优势。
浏阳经开区是于1997年在一片荒地里建起来的,东距浏阳市区25公里,西距长沙市区35公里,之前没有任何城市依托和产业基础。
目前蓝思科技6家工厂中,浏阳经开区工厂面积最大,达到342??4万平方米,设计用工5万人。2014年,蓝思科技浏阳工厂一年给浏阳带来了15亿元的财政收入和5万人的就业岗位,气得湘乡市政府差点吐血。
浏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提供一份数据显示,在园区落户的236家企业中,蓝思科技是唯一一家年产值上百亿元的企业。可做对比的是,2014年,湘乡市经开区落户企业175家,总产值为226??64亿元。
蓝思科技属于劳动力密集行业,密集的务工人员还带动了周边村镇服务业的发展。距蓝思科技最近的洞阳镇房价已高达三四千元,而长沙市平均房价为5200多元。
洞阳镇政府办一名工作人员透露,洞阳镇户籍人口有3??9万人,而流动人口就达到2万到3万人,而这些流动人口几乎都是蓝思科技的员工。
在浏阳的人多半都知道蓝思科技,而且还知道蓝思科技工资待遇不错,但就是累。
蓝思科技浏阳工厂机器全天24小时运作,工人也分成白班和夜班两班。闲时工人做六休一,忙时做十三休一。工作日8个小时属于正常上班时间,加班的3个小时工资是基本工资的1??5倍。周末全天属加班时间,工资是基本工资的2倍。
蓝思科技基本工资在1800—2200元,如果一个月考勤全满,加班时间也足够多,工资一般可以达到四五千元,做四五年的老员工,工资可以拿到七八千元。
这对深处内地的湖南浏阳当地人来说,还是有很大**力的。在蓝思科技浏阳厂门口,每天都能看到有很多人前去面试,但也有人在离职。
周群飞很多老乡和亲戚也在其厂里打工。不过,周群飞并不任人唯亲。周群飞婶婶的儿媳妇就在蓝思科技长沙工厂打工了3年,目前做的还是基层的活,曾因嫌累而想辞工。周群飞婶婶的儿子也给周群飞打过工,因为累和不自由,现在赋闲在家。
另外,为让员工方便上班,蓝思科技还免费提供宿舍,上下铺的四张床可以住8个人,但一般不会住满。每间宿舍都有一个独立卫生间,而且提供免费洗衣服务,但不能烧饭,所以很多员工要花300—500元租住在周边村镇。
“要让员工信服你,不是靠洗脑,要真正关爱员工,把员工当家人,员工才把企业当家。”周群飞说,创业以来,从没拖欠过员工的工资。
“远看天堂,近看银行,走进机房。”一位员工这样评价蓝思科技浏阳工厂,“但为了赚钱,你就需要像机器一样不停加班、工作。”
蓝思科技所有宿舍楼,不管楼道,还是窗户,都装有铁丝网。内部员工说,这是为了防止员工精神不稳定跳楼,毕竟每天11个小时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不是一直坐着,就是一直站着。
几年下来,蓝思科技的事业在湖南得到飞速发展,产品从手机玻璃面板向平板电脑、手提电脑、台式电脑等系列消费类电子产品延伸。凭借着雄厚的研发实力,蓝思科技也从最初的“代工”、“产品协同开发”,跨越到“主导产品研发”。
如今,蓝思科技已成为全球触控功能玻璃面板最大的供应商。2014年占到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营业收入逾140亿元,净利润11.8亿多元,员工发展到8万多人。周群飞也成了当之无愧的“全球手机玻璃女王”。
人生道路当中,困难就像一座山挡在路中间,阻挡我们的去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知难而退的人:看了调头就跑;半途而废的人:爬山爬到一半就不爬了。
面对挫折,永不退缩的人:这些人不怕累,结果爬上了山顶,看到了山后面的世界。
任正非1944年出生,从小就经历了战争、贫困、三年自然灾害、政治运动以及**的磨炼。父亲任摩逊让他看到了什么是活下去的倔强。
“文革”中,父亲作为中学校长挨批斗,同时挨批斗的老书记一伸腿走了,而任摩逊为了一家人,却甘受**之辱。他的口头禅是“面子是给够吃的”。
作为长子,挣扎在社会底层的苦难岁月,让任正非对父亲的话有了深刻的共鸣。“你是想吃饱肚子还是出名?”,“知识分子不要脸才能进步。”这些话常常从他心底冒出来。艰难的岁月,让他把学生的虚荣给撕了下来。
**对许多人是灾难性的,对任正非来说,**是一场彻底唤醒生命意识的大革命。主流与非主流不停地变幻,多少罪恶假“革命”之名横行,也就彻底把“革命”的光环给颠覆了。
人的价值观不在主流的是非标准里。任正非体悟颇深:“‘文革’对国家是一场灾难,但对我是一次人生的洗礼,使我政治上成熟起来,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书呆子。”
“文革”年代里一幕幕悲剧的上演,人性被扭曲,人格被侮辱,真理被践踏的黑白颠倒的阴暗面,而父辈任摩逊等即便被虐待,对理想与事业的追求和对党的忠诚不变。
这给予任正非很大的震撼。他看到了一个人的精神与信仰的作用。在那种乐观积极的心态中,有一种通透的达观。
物质上与精神上的磨难,促使任正非有更强烈的改变现状的渴望,养成了坚韧的性格,百折不挠,懂得以身作则,不怨天不尤人,自强不息,由此也催生出他的冒险精神和原始生命力。
任正非感慨:“我真正能理解活下去这句话的含义!”“华为最基本的使命就是活下去。”在“活下去”这个简单的念头中,寄托着任正非不一样的追求。
后来,华为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中国IT企业老大,任正非依然念念不忘活下去:“我没有远大的理想,我只想这几年如何活下去。”
大多数华为员工来自山区、乡村和城镇,许多人在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曾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任正非对员工说:“我的青少年时代就是在贫困、饥饿、父母逼着学习中度过的。没有他们在困难中看见光明、指引,并逼迫我们努力,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他提倡把自己的第一份工资邮寄给父母,同时要求员工过春节给父母洗脚,爱护自己的弟妹,关心希望工程。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教诲,引导华为高度凝聚,一次次从危机走向新生。
“亲情牌”从来都是抓住人心最有效的武器。华为人庆幸跟对了老板。这是华为凝聚力高、战斗力强的一个因素。
任正非一定听到一种神秘的声音:离开人们趋之若鹜的“一般”,要敢想敢做,要不流俗、不平庸,要分分钟归零,要改变这个世界,这是生命充实激越起来的根本途径,他禁不住这种**。让华为长久地活下去,这是他为之战斗的观念与信仰。
做任何事情,只要我们具有“面对挫折,永不退缩”的精神,就一定会战胜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