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惊无险的10亿美元奖金(1 / 1)

如果一定要支付赔偿金的话,我们肯定不会做这笔交易。但是,我们的原则是在经过合理判断的基础上不放过任何一个获利机会。这就是我们所做的一切,几乎不会有人愿意做这样的交易。

——彼得·林奇

[巴菲特是这样炼成的]

巴菲特认为,无论是投资股票还是承保保险业务,都应当在别人恐慌时买入、在别人乐观时卖出,这是他的一大法宝。关于这一点,还可以从他承保10亿美元彩票活动这一举措上体现出来。

2000年秋天,在阿杰特·杰恩的策划下,伯克希尔公司下属国家产险公司为一家互联网彩票抽奖网站承保10亿美元的彩票抽奖收入。

根据法律规定,在纽约任何抽奖形式的比赛都必须参加保险。该网站的抽奖规则是,首先在所有抽奖者中抽出获奖者,每人奖金100万美元;然后在这些中奖者如果有人全部猜中1~77个数字中的七位数,由保险公司负责向中奖者支付10亿美元奖金。该抽奖网站提出愿意支付700万美元保费,由保险公司负责向中奖者支付10亿美元奖金。

国家产险公司认为,如果所有参加这一活动的对象全部参加这项活动,抽奖网站支付100万美元的概率应该是千分之一。根据规则,参加这一活动的对象包括美国所有13岁以上的居民以及英国所有18岁以上的居民。而在获得100万美元的获奖者中能够全部猜中1~77个数字中的七位数,也就是说能够最终得到10亿美元奖金的概率,在全部参加者中占24亿分之一。这表明,承包这项业务的风险其实微乎其微。

更何况根据美国法律规定,如果真的中了10亿美元大奖,奖金支付手段可以有两种:一是马上支付1.75亿美元现金;另一种是按照40年的期限,以分期付款形式支付这笔奖金。具体方法是,在前20年中每年获得500万美元,在接下来的10年中每年获得1000万美元,在接下来的9年中每年获得2000万美元,在最后1年一次性获得6.2亿美元。无论哪种方式,对伯克希尔公司延迟支付期限来说都是有利的。

有了这样的测算依据,伯克希尔公司认为,只要保险费收入能超过根据概率计算得到的标准就没什么投资风险;而如果真的要在某个年度支付10亿美元赔偿金,从概率计算看也不过相当于伯克希尔公司每年为自然灾害损失支付索赔金的1%,比例小得很。

有了这样的经验,伯克希尔公司不仅为这次彩票网站承保业务,而且还在2003年继续为类似的彩票抽奖投保了10亿美元。

这后来的一次抽奖规则是:参加者在网上输入密码后就能看到一些百事可乐提供的可选产品。经过初步筛选,他们中会产生1000名参加一场晚会活动,从中有机会获得100万美元奖金,然后在获得100万美元奖金者中产生10亿美元奖金中奖者。这次伯克希尔公司得到的保费收入究竟有多少虽然并没有对外公布,但一般认为得有几百万美元。

10亿美元的巨额奖金是怎样产生的呢?根据规则,首先由百事可乐公司和伯克希尔公司共同确定一只大猩猩,由这只大猩猩随机拨弄出一个六位数,如果它弄出的这个六位数正好与哪位参与者报出的数字相同就表明他就获胜了。结果并没有人赢得10亿美元奖金,但还是有人获得了几千美元奖金。

巴菲特不无把握地说,如果没有充分把握,而是肯定要支付10亿美元赔偿金,他是肯定不会做这笔交易的。不过类似这样的投资在别人眼里无疑是赌博,而且是一种豪赌,风险是明摆着的。如果其他人也像巴菲特这样去赌一把,一旦输了祖宗三代也赔不起。所不同的是伯克希尔公司有强大的实力在那里支撑着,不至于到时候无法兑现承诺。

从巴菲特的语言风格看,他经常会冒出这种令人捉摸不透的结论来。举个例子说,目前全球投资界受巴菲特的影响很深,纷纷开始重视对上市公司的调查研究尤其是对公司管理层能力和诚信方面的考察。可实事求是地说,绝大多数人的考察都是不得要领。其实,这也是巴菲特“知而不言”给投资界造成的误导。

试想,如果其他人要对公司管理层的能力和诚信进行了解,仅仅像巴菲特这样阅读财务年报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有许多上市公司的财务年报不但非常简单,而且经过了精心伪装,你根本看不到真实情况;而如果你要对该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呢,又很容易先入为主。

比如说,你和该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层见了一面,发觉双方很谈得来(许多上市公司都由专门的公关部门精心策划,在这方面驾轻就熟)就贸然去投资,这种投资风险是很大的。

因为有时候,一家特别优秀的上市公司很可能它的管理层是很难说话的,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受到蒙蔽。最典型的是,当年的洛克菲勒就几乎被人公认为是贪婪的恶魔,而他的标准石油公司却是全球第一。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你如果不见洛克菲勒还好,见了面反而有可能会影响你的投资决策。相反,如果你投资了标准石油公司,也很可能会说洛克菲勒是一个非常有能力并且非常诚信的管理层,但后者绝不是你决定投资标准石油公司的主要原因,而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也许,这就是巴菲特的讲话容易给人误导的地方。

[启示录]

普通投资者所遇到的恐慌和乐观,与巴菲特这样的战略投资家面临的情形有很大不同。所以,学习巴菲特的投资精髓不能仅仅从他讲话的字面上加以理解,更需要设身处地从他所处的地位来加以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