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懂才买,听不懂不买(1 / 1)

结果Rich前后只花了15分钟时间就说服我买下四分之一的(也就是每年200小时)的霍克1000型飞机所有权。从此之后我的家族在经过900个飞行小时、300次旅程的亲身体验后,渐渐了解这种服务为客人所带来的亲切、方便与安全性,毫无疑问地就爱上它。

——彼得·林奇

[巴菲特是这样炼成的]

每位投资者的能力有大小,都有各自相对来说熟悉的行业和领域。巴菲特在购并企业时通常要与对方公司管理层的一位主要人员面对面地谈一谈,其实,这一方面是他在做价值摸底、判断,另一方面是在听对方介绍业务。只有这家公司的业务他能真正听得懂、并且认为价值落在他认可的价格范围内才可能买下来。如果业务复杂,他根本就听不懂;或者对方故弄玄虚,根本不想让他听懂,他就会对它弃之不顾。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8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当年伯克希尔公司购并企业主管飞行公司的案例,就能说明这一点。

他说,他是在4年前第一次听到有企业主管飞行公司这样家企业的。当时是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布朗鞋业公司经理人弗兰克(Frank Roony)向他介绍的。弗兰克本人经常使用该公司提供的服务,并且觉得相当满意,所以建议巴菲特也可以和企业主管飞行公司总裁莱彩(Rich Stantulli)见见面,考虑是否也需要加入。

结果,莱彩只用15分钟时间就说服了巴菲特,巴菲特很快就决定购买一架霍克1000型飞机四分之一的所有权(折算成每年可以飞行200小时)。因为在这短短几分钟内,巴菲特不但听懂了对方介绍的业务,而且觉得这种业务非常棒,未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当然,除此以外他对莱彩的业务能力赞赏有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巴菲特购买这四分之一飞机所有权后,他的家人坐这架飞机累计飞行了900个小时、300次旅行,对该公司的服务有了彻底了解和亲身感受,并且感到非常满意。接下来巴菲特就对莱彩说,如果他将来有意出售这家公司可以随时打电话给他。

就这样,莱彩真的在1998年5月打电话给巴菲特,双方很快就达成购并协议:伯克希尔公司投资7.25亿美元购并企业主管飞行公司,其中现金和股票各占一半。

那么,巴菲特究竟听懂了什么呢?原来,飞行员出身的企业主管飞行公司总裁莱彩于1986年创造性地开辟了这种业务模式,10年过去后该公司已经成为整个行业中全球规模最大的企业,拥有1000多位客户、163架飞机,其中23架飞机是公司本身拥有或租来的核心飞机。有了这样的实力,公司就能确保在业务旺季时依然能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毫无疑问,对于空中飞行来说,最重要的当然是确保安全了。在这方面,企业主管飞行公司一共拥有650位飞行员,他们每年都要到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另一家全球最大的飞行员培训公司——国际飞安公司去接受每年至少两次的训练课程,目的就是为了确保飞行安全。而巴菲特自己呢,从此也就卖掉了自己用的专用飞机,当需要飞行服务时就完全交给企业主管飞行公司来完成。

不仅仅巴菲特个人是这样,而且企业主管飞行公司的所有客户也都从中受益匪浅。因为该公司的网点遍布美国各地,能够提供其他同行无法提供的服务。客户只要提前5个小时通知该公司需要用飞机,该公司就可以在整个美国指定的5500个机场为你安排好飞机,这种方便程度与打电话叫出租车有得一比。

当然不仅仅是服务网点多,更在于该公司是全球领导品牌,规模庞大,可以为客户提供各种各样的飞机型号,从波音、湾流、猎鹰(Falcon)、塞斯纳(Cessna)到雷神,可谓应有尽有。巴菲特把它比喻成像一位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特殊情况量身定做、提供个性处方,而不是从头到脚只能提供同一副狗皮膏药。

所有这些,除了可以满足客户需要外,更可以大幅度降低飞机停在地面上的待机时间。而相比之下,其他两家同行因为是飞机制造商,它们只能提供自己生产的飞机型号,就不具备上述优势了。

事实就是如此。企业主管飞行公司的许多客户都会同时选择不同种类的飞机类型,用来应付不同场合的飞行需要。例如,一个客户如果购买了三种不同飞机各十六分之一的所有权,相当于每年各50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实际上就意味着他只要花上一笔数目不大的钱就能享受到拥有“飞机群”一样的飞行待遇。

正因如此,企业主管飞行公司的客户中不但有个人、小型企业,还有不少大型企业。这些大企业深深知道,虽然自己已经拥有单独的飞机群,可是在业务繁忙时仍然可能会感到紧张。而现在他们购买了企业主管飞行公司的业务后,就能弥补业务繁忙时机队调度不过来的不足,并且为此节省一大笔开支。

巴菲特介绍说,1997年企业主管飞行公司的市场份额是31%,展望未来它的业务发展潜力很大。一旦有更多企业和个人意识到只要花费一部分钱就能拥有一架飞机的几分之一(实际上大多数人并不需要也没有能力购买一整架飞机,充其量他们需要的只是一架飞机的几分之一),那么该公司的业务就会以爆炸性速度增长。

从中容易看出,企业主管飞行公司的业务虽然比较陌生,大多数人仅仅听名词恐怕还不知道该公司究竟是干什么的,但巴菲特听了介绍后觉得该公司的业务其实非常简单,关键的问题是开展这样的业务资金投入巨大,而这对伯克希尔公司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

[启示录]

虽然任何事情都是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但如果你怎么也听不懂某件事其中的风险就可想而知了。巴菲特投资股票强调“听得懂”表明了一个简单道理:只有你能够理解的东西才可能作出正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