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天,Frank跟John Loomis一起到佛罗里达打高尔夫球。John是我多年的好友,同时也是伯克希尔股东,他总是随时注意有没有适合我们投资的对象。在听到布朗鞋业即将出售的消息之后,John告诉Frank说,这家公司应该要投到伯克希尔的麾下,而Frank也从善如流马上打了通电话给我,我当下觉得我们应该可以谈得成。果然在不久之后,整个交易便确定了。
——彼得·林奇
[巴菲特是这样炼成的]
在伯克希尔公司的众多购并案中,有不少是巴菲特的热心朋友推荐的。这些热心朋友的优势在于,平时非常了解双方至少是某一方的经营理念,所以由朋友从中牵线搭桥的生意更实在、更顺利。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1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买下布朗鞋业公司是伯克希尔公司当年进行的一件大型购并案。这笔购并案的促成,主要就是依靠一位朋友的举荐。
巴菲特说,1927年时有一位年轻的商人雷·赫弗南(Ray Heffernan)用1万美元买下了该公司,然后把它搬到马萨诸塞州,从此开始了长达62年的经营管理。到他1990年宣布退休时,布朗鞋业公司已经在美国拥有3家、在加拿大拥有1家工厂,每年的税前利润有2500万美元。
雷·赫弗南有个女儿名叫弗朗西斯(Frances),弗朗西斯的丈夫是弗兰克·鲁尼(Frank Rooney)。女儿结婚后不久,雷·赫弗南就对女婿说,你最好不要有参与布朗鞋业公司经营的念头。就这样,女婿只好投奔他人,在另一家鞋业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
在弗兰克·鲁尼1964年至1986年担任另一家鞋业公司首席执行官期间,该公司每年的股东权益报酬率高达20%,股价更是从每股16美元上涨到960美元(股票分拆后)。从这一点上看,当初雷·赫弗南拒绝弗兰克·鲁尼加入布朗鞋业实在是他一生中所犯的少数错误之一。
在弗兰克·鲁尼退休多年后,雷·赫弗南因为身体原因才不得不叫女婿过来帮忙。
1990年雷·赫弗南去世,全家决定把公司卖掉。虽然这时候巴菲特已经认识弗兰克·鲁尼多年了,可是关系并没有好到让弗兰克·鲁尼认为伯克希尔公司就是布朗鞋业最佳买主的地步。所以,弗兰克·鲁尼理所当然委托一家投资银行来处理这件事,而这家投资银行也绝对不会想到伯克希尔公司就是该公司最佳买主,机会就这样交臂而过了。
话说巴菲特有一位多年好友名叫约翰·卢米斯(John Loomis),也是伯克希尔公司股东。他是个热心人,随时随地都会注意有没有适合伯克希尔公司的收购对象。
1991年春天,约翰·卢米斯和弗兰克·鲁尼一起去佛罗里达州打高尔夫球,当他听弗兰克·鲁尼说布朗鞋业公司即将出售的消息后,马上对对方说,应该卖给伯克希尔公司。而弗兰克·鲁尼听了约翰·卢米斯的建议后,也打电话给原来就已熟识的巴菲特。巴菲特当即表示,各方面条件合适,基本上没问题。不久,双方就达成了购并协议。
布朗鞋业公司是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年报中经常提到的名字。巴菲特介绍说,他当初之所以一口答应要买下布朗鞋业公司,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弗兰克·鲁尼愿意继续留下来担任首席执行官。
弗兰克·鲁尼和伯克希尔公司的许多明星经理人一样,从经济角度来看他完全不需要继续工作了,但是他热爱这项工作,并且会做到最好,这样的人才并不是谁都能请得到的。
要知道,当时美国的鞋业公司竞争非常激烈。例如在北美地区,与布朗鞋业公司完全没有关系的另一家布朗鞋品牌就已经成为工作鞋、工作靴的领导品牌了,同时又有非常高的销售毛利率和资产报酬率,是布朗鞋业公司的有力竞争对手。
从美国整个鞋业市场看,在一年10亿双鞋的采购量中大约有85%是从国外进口的。即使在美国的鞋业企业大多数厂家的业绩也都不怎么样,款式陈旧、型号繁多、库存积压严重、资金回收慢是普遍问题。所以巴菲特说,如果不是有雷·赫弗南打下的基础、有弗兰克·鲁尼这样的明星经理人,他绝对不会去买下鞋业公司。
除此以外,布朗鞋业公司的奖励制度与巴菲特以前看到的虽然完全不同,却又深得巴菲特欣赏。
例如该公司规定,公司主要经理人的每年底薪只有7800美元,而奖金则要根据每年盈利的一定百分比扣除运营成本来计算。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清楚地表明,这些经理人的利益与公司股东完全一样。该公司敢于制定这样的奖励制度,本身就说明公司经理人具有相当能力,否则谁都不敢这样“下赌”,弄得不好是拿不到钱的。
当然,这是巴菲特在他过去从来没有涉足过鞋业公司时的态度。在他购并布朗鞋业公司后不久,他又继续购并了另外两家鞋业公司,但这已经是后话了。
巴菲特介绍说,伯克希尔公司有4个主要购并案是通过著名投资银行介绍的,其中3个购并案是因为投资银行与买主谈判破裂后由巴菲特及其朋友促成的交易,只有1家是投资银行主动联系伯克希尔公司的。
巴菲特幽默而真诚地说,他衷心希望有人为伯克希尔公司推荐优秀的购并对象,这样他们也可以从中赚取佣金收入,可谓对双方都有利。
[启示录]
通过朋友介绍企业购并案、提供线索不仅知根知底,而且交易成本低。要知道,处在巴菲特这样一个层次上,他的朋友不仅多是企业界的,而且面广量大。如果离开了这些信息,有时候未免是盲人摸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