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很晚才下班,很累,也有点烦。到家时,他发现儿子正靠在门旁边等他。
儿子说:“爸爸,我可以问你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爸爸急躁地说。
孩子问:“你一个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父亲急躁地说:“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个小时赚多少钱?”
在孩子的不断恳求下,父亲说:“差不多10块钱吧。”
“哦,”孩子低下了头接着说,“爸爸,你可以借我10块钱吗?”
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想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那么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地工作,已经很累了,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听了父亲的话,孩子安静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并且关上门。
等到父亲平静下来,他觉得自己刚才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非常需要某样东西,因为孩子平时很少问自己要钱。
于是父亲走进孩子的房间,问孩子:“你睡了吗?”
孩子说:“爸爸,我还醒着呢。”
父亲说:“我刚才对你太凶了,孩子,但我想告诉你,爸爸挣钱不容易。”
孩子什么也没说,只是掀开自己的枕头,拿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0块钱,一脸欢快地交到父亲手里。
父亲惊讶地说:“你为什么要给我钱呢?”
孩子说:“我想从你那里买一个小时。明天你能不能早一点儿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每当我讲完这个故事,很多家长会陷入沉默——他们在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如故事中的那位父亲一样犯了同样的错误。但有的家长会反驳道:“我每天早晨要给孩子做饭,晚上还要放弃休息陪孩子读书。这些难道不算陪伴吗?为什么我和孩子的沟通还是越来越困难?”
对于没有时间与孩子相处的家长来说,如果他们寄希望于用简单的话几句就能消除自己与孩子之间的隔阂,简直是痴心妄想。英国诗人布莱克说过,“永恒的爱是时间的产品”。世上任何事情在没有投入足够时间的情况下都是不可能做好的。所以,请家长有意识地挤出一些时间来陪孩子。对孩子来说,父母的陪伴比任何物质给予都重要。
对于将所有业余时间都用于督促孩子学习、关心孩子生活起居的家长来说,他们的时间投入是够了,但搞错了方向。陪伴孩子,是为了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增进与孩子的感情。陪伴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和孩子聊天、嬉戏、读书、散步……
在家长的陪伴与长久注视下,孩子的心会与家长靠得更近。这样,即使双方之间出现再大的问题,也能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