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表达情感、传递意愿的工具。如果家长说话时结结巴巴,情绪急躁,或者缺乏逻辑,毫无幽默感,或者唠唠叨叨,一个话题翻来覆去地说,即使家长说的都是金玉良言,孩子也会义无反顾地拒绝接受。所以,家长要攻克沟通难关,必须掌握表达技巧。
要想沟通有效果,家长必须三思而后说。很多家长总是好心办坏事,问题就出在他们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自己是真心为孩子好,孩子就应该接受他们的建议,所以没有通过逻辑思维把想要说的话组织好,没有思考该怎样表达才能令孩子欣然接受。一位家长曾经对我说,她一看到孩子的缺点,心里就着急,嘴巴就不由自主地唠叨起来。虽然她说的话连她自己都觉得干巴巴的,不感人,但她还是觉得自己是真心为孩子好,孩子应该能够了解她的苦心。但是,她感到孩子对她说的话并不感兴趣。于是,她就一遍一遍地对孩子说同样的话。谁知道孩子却越来越不耐烦,跟她对着干。这让她非常苦恼。
其实,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因为父母不注重表达技巧,没有做到三思而后说。试想在职场中,如果领导说话唠唠叨叨、含含糊糊,总是一个意思颠过来倒过去地说,做下属的心里会怎么想?下属肯定会认为领导没水平。虽然领导是为了下属好,但是下属却很难领会到,甚至会误解领导的好意和苦心。
同样道理,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说话的水平一样会影响到孩子的接受程度。所以,在与孩子沟通前,家长要想好说什么、怎么说;其次,话语简洁、有条理,尽量把一些没有必要的细枝末节删去;最后,语言要丰富,表达要清晰、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