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信息就意味着产品和机会(1 / 1)

网上销售农产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能很好地把信息和产品串连在一起,因而很实在、很受用、很受农民和消费者欢迎。也就是说,不但卖方高兴,买方同样也需要。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俗话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具体到农产品销售来说,这同样是成立的。信息渠道、销售渠道畅通了,农产品销售就不成问题;相反,农产品销售难的情形,一定会出现在信息渠道和销售渠道不畅的时候。

有鉴于此,当网上销售农产品打通了这两道瓶颈后,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大半。

泛泛地说,电子商务主要涉及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三要素;而对于农产品网上销售来说,还涉及到另外两大要素,那就是产业和各种组织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但无论如何,信息流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因为电子商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信息通畅和交流问题。如果你的农产品销售信息广为传播,买方不来买,那就不是你能解决的了;相反,如果别人不知道你要销售农产品而错过了机会,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就好比说,你骑电动车一路过来时掉了一串钥匙,于是沿着原路返回寻找,而这时候你后面已经有人正好捡到这串钥匙,正骑着电动车一路过来寻找失主。如果你能让别人知道你是在找钥匙,至少表面上别人能判断得出来,他才能和你打招呼,把钥匙交给你;否则,就只能擦肩而过了。问题不在对方,而在你。

从中容易看出,信息本身不仅包括产品的属性和描述,在互联网时代甚至可以说“信息就是产品、产品就是信息”。

具体到农产品来说就是,网上发布的农产品销售信息不仅包括品种、产地、规格、等级、品牌等内容,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环境,这就是农产品信息所特有的内容了。

尤其是农产品生产,本身是一种生物过程。不同的农产品产自不同的农业生产环境之下,从而导致其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往往会超越其他工业产品的同类属性。

就好比说,一家大企业在不同地区分厂生产的同规格的电视机,其产品性能可能会做到完全一致;可是一家农业企业在不同地区生产的同类农产品,却有可能会有天壤之别。同一地块上的有机蔬菜与非有机蔬菜、同一地区的普通蔬菜与高原菜,就不仅有品质差异,价格差异更大,有时甚至要相差好几倍,这就是一些土特产概念的由来。即使在实行了标准化生产模式的地块,这样的品质差异依然存在。

所以,当买方得知你是什么农产品的信息时,就已经包括对这些方面的认知,从而能作出自己的判断。

有鉴于此,网上销售农产品时,一定要把这些信息说清楚。尤其是目前我国有4万家农业类网站,其中的农产品信息发布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这也是这些网站以及网上销售农产品效果不佳的原因——无法表达自己的每一种农产品与别人相比有什么区别,或者根本就区别不出来。

所以你能看到,做得比较好的农业类网站都是那些相对细分的,如猪e网、苗木网、水产网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信息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容易看出彼此之间的区别,又能形成规模。

信息传播渠道多种多样

虽然信息就意味着产品和机会,但显而易见的是,正如本书前面所说,这种信息传播渠道是多种多样的。

具体地说就是,网上销售农产品并非都要去搞农业网站,尤其是对于农民个人来说,就更没有这种必要。相反,却能给我们这样一种启示:把相关信息发到这样的网络平台上去,由平台帮助你实现信息的准确归类和分流,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特别是现在的手机都能上网,消费者通过手机终端就能接收到农产品网络渠道服务的各种信息,网上销售农产品已经普及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各种信息渠道的作用都是各有千秋的。

道理很简单,农产品网上销售的落脚点就是为了促使买卖畅通,所以,农产品信息流通应当少搞一些虚的东西,直接理解为“网络铺货”或许更恰当。从这一点出发,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比如说,如果你卖的是小青菜,首先会想到把它放在蔬菜店里,而不会与其他工业产品混在一起放在超市货架上;既然这样,在网上铺货时,也就要考虑到这一点。

当然,由于网络是虚拟的,我们不可能手拿一捧青菜直接放到货架上去,但你至少要能对你的这捆青菜好好地进行描述、展示,然后发布到应该发布的地方去,而不是随随便便地应付了事,这就是理所当然的。

你在网上发布的农产品信息是不是能意味着产品、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效果好坏,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