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集中度
所谓行业集中度,又叫行业集中率、市场集中度,是指用该行业内最大几家企业所占市场份额来表示该行业的垄断程度。这些市场份额指标通常包括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
行业集中度的测量方法和指标有很多,但最常用的是绝对集中度指标。例如CRn指数,如果这里的n取8,就表明该行业相关市场内前8家最大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总和(CR8)。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和日本政府的划分标准,CR8≥70%称为高度垄断性行业,70%>CR8≥40%时称为低度垄断性行业,合称垄断性行业;40%>CR8≥20%时称为低度竞争性行业,CR8<20%时称为分散竞争性行业,合称竞争性行业。
但这种划分标准并不绝对,因为不同行业之间的悬殊实在太大了。
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
所谓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英文全称 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简称QDII),是指在人民币资本市场未开放条件下,允许境内机构投资境外资本市场证券业务的一种制度性安排。
参见“QD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RQFII”条目。
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
所谓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英文全称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简称QFII),是指在人民币资本市场未开放条件下,允许境外机构投资境内资本市场证券业务的一种制度性安排。
具体到我国的做法是:这些机构投资者被允许把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汇入并兑换为人民币,然后通过严格监督管理的专门账户来投资我国证券市场;包括股息及买卖差价等在内的各种资本所得,经审核后可以转换为外汇汇出中国。
容易看出,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实际上就是对外资有限度地开放本国证券市场,其实质是对它们进行资本管制。在这种制度下,任何想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的国外资金,都必须通过它们来进行证券买卖,这样就便于政府对外汇进行监控及宏观调控了,有助于减少游资对国内经济和证券市场的冲击。
2003年7月9日瑞银华宝买入宝钢股份、上港集箱、外运发展和中兴通讯等4只股票,标志着第一家进入我国证券市场的合格境外投资者的诞生。截至2012年11月,我国已拥有高盛、盖茨基金、美国景顺资产管理公司、法国兴业银行等199家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
从韩国、印度、巴西和我国台湾等资本市场的实践看,用引进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开放的一种过渡性措施,非常有必要,其主要作用有三点:一是有助于壮大投资者队伍,二是借鉴国外成熟的投资理念、促进资源有效配置,三是促进上市公司提高治理水平、加速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
那么,怎样来判断这些境外机构投资者是否“合格”呢?考核条件主要包括注册资本数量、财务状况、经营期限、是否有违规记录等,但是核心条件是不许进行短期炒作,目的是要限制它们的投机行为,尽可能降低证券市场的剧烈波动。
顺便一提的是,合格的境外投资者既可以用外币换成人民币投资我国境内的A股,也可以直接用人民币通过香港中资金融机构投资我国境内的A股。这种境外机构用人民币进行境内投资的制度,被称为“人民币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其中的R是指“人民币RMB”)。由于RQFII的投资额度要比QFII小,所以也叫“小QFII”。
参见“QFII”、“RQFII”、“QDII”条目。
核心CPI
所谓核心CPI,是指剔除了受气候、季节等因素影响较大的产品和服务价格之后的CPI。
这一做法最早是1975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戈登提出来的,因为当时美国遇到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通货膨胀。据此,美国劳工统计局从1978年起,在公布的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中,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后来计算CPI。说穿了就是,剔除这些“特殊”影响因素后的CPI数据要温和多了,发布数据的人脸上会好看些。所以这种做法历来饱受诟病,直到现在依然存在巨大争议,反对者大有人在。
在我国,直到现在这方面都没有明确界定,所以不存在所谓单列核心CPI一说。为什么?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试想,CPI本来就是用来衡量商品与劳务价格上涨幅度的,理所当然应该包括各种影响因素在内;而现在你倒好,要把其中一些受气候、季节等因素影响较大的产品和服务价格排除在外,只剩下“核心”,这还能说明什么问题呢?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因为即使是气候、季节等因素,每年的出现也是有范围的,很少出现极端情形,所以这种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就好比高考成绩看的是总分,如果每个人都允许把自己因为身体不适、紧张、堵车迟到影响发挥的科目剔除在外,然后再计算剩下来的“核心分数”,这又算是怎么回事呢?
参见“CPI”条目。
红筹股
所谓红筹股,是国外投资者对那些在境外注册、在境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的称呼。因为国际上有时会称中国大陆为“红色中国”。
红筹股不属于外资股,而是外国公司,确切地说是在境外注册、在境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通常认为,如果我国大陆相关部门和企业的直接或间接的最大控股权达到30%,该股票就称为红筹股了。
红筹股的概念在香港比较流行,在新加坡称为龙股,在全球其他地方一般称为中国概念股。
红筹股与H股的区别主要是:H股的注册地在我国大陆,在香港上市,属于我国大陆的外资股;而红筹股的注册地在境外、上市也在境外,是标准的外国公司。
参见“A股”、“B股”、“ST股”、“绩优股”条目。
后发优势
所谓后发优势,也叫后动优势、次动优势、先动劣势,是指行业的后进入者所具备的那些先进入者不具备的竞争优势。
通俗地说就是,你作为这个行业的后进入者,已经不具备先人一步的优势了,但你可以通过观察那些先进入者的行动和效果,来扬长避短、少走弯路,从而急起直追、另辟蹊径,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在经济领域中,先入为主的先发优势不乏其例,但后进入者的后发优势同样比比皆是。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产品和工艺研究、员工培训、政府审批等方面的“免费搭乘”效应;二是会避免再犯先进入者同样的错误;三是追赶效应,通过创新获得竞争优势。
汇率
所谓汇率,也叫外汇行市、汇价,是指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也可以说,是用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由于各国的货币不同,所以这些货币与货币之间要进行兑换就必然需要有一个比率关系,这就是汇率。决定汇率高低的因素很多,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因素;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
参见“钉住汇率制”、“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条目。
回迁房
所谓回迁房,全称拆迁回迁房,是指房屋被拆迁后在原地安置的住房。
回迁房既可以是大面积小区,也可以是散落在商品房小区中的零星房屋。可以这样说,几乎每一个商品房楼盘中都有回迁房,它们的价格要普遍低于商品房。
回迁房和安置房的概念,都源于拆迁这一中国特殊政策的产物;并且在拆迁安置过程中,采取的都是货币补偿方式,用补偿款来购买商品房,从这一点上看,与其他人购买商品房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拆迁房既然不是商品房,当然也就不能当作商品房来出售,这一点和商品房是不同的。
回迁房和商品房的区别,主要是看有没有房产证。如果回迁房既有房产证又有土地证,那么在交易上就和商品房没什么两样。如果回迁房没有房产证只有回迁协议,那就是小产权房,交易上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你愿意承担这种交易风险,看在回迁房价格便宜的份上,买下来还是相对合算的。这种性质的回迁房,目前在二手房交易市场上约占10%的比例。
具体地说,这种交易风险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原有房价中不含土地出让金,并且回迁房如果是商品房,那表明原来拆迁的也是商品房;如果回迁的不是商品房,那表明原来拆迁的要么是集体土地上的私房,要么是经济适用房,所以有必要查明性质。如果原来是经济适用房,那么这种回迁房是不能买卖的;如果原来是集体土地上的私房,那么现在的回迁房中不含土地出让金,将来正式办理过户手续时就需要补缴土地出让金(特别提醒:这种过户不一定能办得下来)。
二是如果这种回迁房没有房产证,只有开发商的回迁协议,则建议你只能支付一部分房款,余款待将来办完过户手续后再结清,以降低交易风险。因为回迁协议只是业主与发展商之间的商业协议,并未得到房屋管理部门的认可,私下买卖无法进行公证过户和改名。所以,实际买卖时你只能在公证处进行公证交易,要等卖方将来领到房产证后才能做真正的过户交易。而到那时候再结清余款,就会给你增加一点主动权。
一般来说,回迁房的拆迁安置标准会对照原有住房面积来计算。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住房标准一般是两居室56平方米,三居室80平方米。当然,现在这个标准已经落伍了,所以回迁房的建筑面积普遍会超出这个标准。如果回迁房的建筑面积与原被拆迁的建筑面积相同,一般以当年房改房的成本价扣除工龄、调节因素、教师优惠等因素来计算;超过原被拆迁建筑面积,但未超过人均15平方米的,超出部分按房改房的成本价计算,不再扣除工龄等因素;超过原被拆迁建筑面积,并且超过人均15平方米的部分,按当地经济适用房的价格购买。对于被拆迁面积人均不足5平方米的家庭,按人均建筑面积5平方米进行回迁安置。顺便一提的是,各地的回迁房政策不同,请咨询当地部门。
参见“农民安置房”、“拆迁安置房”条目。
回购协议
所谓回购协议,也叫再回购协议,是指商业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时,就约定一定期限后会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回收所卖证券。
回购协议中的金融资产,主要是债券和股票。在西方发达国家,这种回购资产并不仅仅局限于金融资产,而是包括所有资产;在我国,目前则严格局限于国债。
由于任何回购协议都存在风险,所以回购期限一般很短(最短的只有1天),并且双方都会去权威机构鉴定,同时支付一定的保证金。
回购协议的交易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卖出价格与回购价格相同,协议到期时以约定的收益率在本金之外另付费用;二是回购证券时的价格高于卖出时的价格,这时候的差额当然也就是收益了。
那么,商业银行为什么要用回购协议来融资呢?原因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融资,不需要向中央银行提缴存款准备金,可以满打满算地用;与此同时,又能随意控制借款期限和数额,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从中容易看出,回购协议的本质是短期抵押融资。
会展经济
所谓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直接推动商贸、旅游业发展,不断创造商机、吸引投资,从而拉动其它产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一个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
容易看出,会展经济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议和展览两个基本组成部份,而这两者常常是融为一体的,即国际性会议的同时有商业展览活动,国际性展览的同时有各种研讨会、专题会等,两者相得益彰。
一般认为,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在1﹕9左右,即1份展览场馆收入能带来9倍的相关产业收入。
在国外,会展业与旅游业、房地产业并称为“三大无烟产业”。目前我国的会展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2013年3月国内首个国家级会展产业示范区在广州宣告诞生。[1]
所谓货币,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从中容易看出,货币原来也是一种商品,只不过它后来才慢慢分离出来专门用来作为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尺度的符号。
从历史上看,不同地区、不同时期都曾经用过各种不同商品充当过货币,如贝壳、石头、食盐、牛羊、布匹、烟草、可可等。后来,这种货币商品慢慢地固定到金、银等贵金属物品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种贵金属体积更小、价值更大、质地更均匀;另一方面是不容易腐烂,更便于携带、保管和分割。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货币形态才慢慢地从这种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逐步发展为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直到现在的电子货币。
最早的纸币是由各商业银行以自身信用担保来发行的,自从中央银行出现后,纸币的发行权就被收归中央银行,成为它的基本职能之一。因为中央银行后面的政府更有信用保证。
可是,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究竟有没有等价金属货币做保证呢?如果有,这种信用就是可靠的,因为它至少有这么多金银在那里摆着;如果没有,这种信用就也很玄。关于这一点,除了中央银行自己,谁也不知道。所以,无论货币票据(纸币、硬币)还是银行券(银行存单、支票)的发行,实际上都是以一国政府或中央银行的信用在那里大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相继停止了金属货币的流通和银行券的自由兑换。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后,各主要工业国更是被迫放弃了金本位制和银本位制。为什么?因为大家都没有这么多金银了。从此,票据和银行券与金属货币之间便没有了对应关系,表现为纯粹的“纸”币,完全是依靠政府信用在强制流通。
毫无疑问,这种纸币不但不能直接兑换成金属货币,而且其实际价值还必然要低于货币价值。这些中央银行做贼心虚,心知肚明并不值这么多钱。这是目前各国普遍的货币现状。
关于货币作为信用的象征,可以用一个不算很恰当的比喻来解释。这就好比居委会麻将室里打麻将的那些老年人,一局麻将下来输赢的是那几个塑料牌。这就是一种代用货币,它后面代表的是相应面额的信用(价值、钞票)。如果脱离了实实在在的信用,纯粹用这几个塑料牌来收收付付,最终兑现不了信用(换不到真正的钱),就没有人愿意和你玩这种游戏。
而这种担心,正随着各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发行越来越成为现实:所以,老百姓越来越不相信这些钱了。
参见“电子货币”、“货币发行”、“货币流通量”、“货币流动性”条目。
货币存量
所谓货币存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个时点上,所有经济主体持有的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总量。它强调的是某一个“时点”上的货币数量。
参见“M1和M2”、“货币流量”、“狭义货币量”、“广义货币量”条目。
货币发行
所谓货币发行,是指一定时间内从中央银行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减去回流到中央银行的货币差额。具体表现为,国家授权发行货币的银行,把货币从发行基金保管库,调拨给银行业务库,然后通过后者向流通界投放货币的一系列行为。
从中容易看出,货币发行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从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库,通过各家银行的业务库流向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它们都说明一点: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一种负债,就好比说,是中央银行对外打出来的一张张面额不同的借条,持票者可以把它作为交换和支付手段。
那么,货币发行具体怎么进行呢?首先应当明确,我国的货币发行权是属于国家的,国家会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来核定每年的人民币最高发行限额,具体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
中国人民银行有一个发行基金保管库(简称发行库),其他各专业银行则设有相应的业务库。发行库中的发行基金,实际上是尚未对外发行、没有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业务库中存放的则是各专业银行为了办理日常收付的现金库存。不用说,这些现金库存是有限额的,超过限额的部分应该缴存发行库;每当现金库存不足时,再从发行库中调入现金至业务库。容易看出,当货币从发行库中调入业务库时就是货币发行了。
根据货币发行的不同性质,货币发行分为经济发行和财政发行两大类。真正会引发通货膨胀、促使货币贬值的是其中的财政发行,而不是经济发行。
参见“货币”、“货币流通量”、“货币流动性”、“经济发行”、“财政发行”条目。
货币流动性
所谓货币流动性,是指这种货币或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也就是说,这种货币能不能马上变成现金,以及变成现金的难易程度。
根据货币流动性来划分货币层次,流动性越强的货币转变为现金的成本越低、它的货币层次就越高。货币流动性从强到弱的次序分别为M0、M1、M2、M3、M4……。
参见“M1和M2”、“货币”、“货币发行”、“货币流通量”条目。
货币流量
所谓货币流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个时期内,所有经济主体持有的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总量。它强调的是某一个“时期”内的货币数量。
参见“M1和M2”、“货币存量”、“货币流量”、“狭义货币量”、“广义货币量”条目。
货币流通量
所谓货币流通量,是指市场上实际流通的货币总量。
在我国,货币流通量统计的实际上就是流通中的现金量即M0,所以又称市场货币供应量。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计算报告期末的时点指标,关于这一点,读者可以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综合信贷计划执行表“流通中的货币”项得到,计算公式为:
货币流通量=期初市场货币流通量+本期现金投放总额-本期现金回笼总额
在这其中,现金的投入与回笼分别是指银行将现金从业务库投放到市场上、现金从市场回到银行业务库的数量。
那么,货币流通量是根据什么来决定的呢?
根据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中的金属货币量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即将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数量越多,货币供应量就越大。一般认为有“1∶8”的关系,即流通中适度的货币供应量应当是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8。
②本期发生的商品赊销量。商品预付、代销、货款赊欠数量越大,货币供应量就可以相应越小。
③本期需要支付的赊销量。本期到期的需要支付的预付、代销、货款数量越大,货币供应量就会越大。
④本期发生的商品抵销支付总额。抵销支付总额越大,货币供应量就越小。
⑤商品的价格高低。商品价格越高,货币供应量就越大。
⑥货币流通速度。一定时间内的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周转次数越多,货币供应量就越小。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
货币流通必要的供应量=⑥×⑤
这一计算公式得到的结果,表明商品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可是上面已经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就已经停止金属货币流通、改为发行纸币了,这时候的纸币需求量又该是多少呢?
根据纸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应当以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基础。道理很简单,因为只有这样,1元钱面额的纸币,它的名义价值才能与其所代表的1元钱的金属货币价值相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金属货币量,这时候就会造成货币(纸币)贬值。例如,如果根据上述公式得到某个国家在某个时期的必要金属货币量是1万亿元,那么这时候它所发行的纸币供应量就也应该是1万亿元。如果政府发行了2万亿元纸币,那么这时候1元纸币所对应的金属货币量实际上就只有0.5元,表明这时候的货币(纸币)全部贬值了50%。
容易看出,就某个具体国家而言,政府只要大量发行纸币,就能通过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方式来转嫁财政负担。事实上,确实是有许多国家的政府在发生财政赤字后,是通过直接向中央银行贷款和发行公债的方式来弥补赤字的。对于世界货币如美元、欧元、日元来说,少量地增发纸币,同样能起到通过货币贬值方式,把全球财富慢慢聚集到它们国内的效果。
例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2009年3月18日宣布,在原来放贷规模1.8万亿美元的基础上,40年来第一次开闸收购3000亿美元的30年长期国债,并且还将买入75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继续购买房利美和房地美的1000亿美元债券,这一举措就不禁令全球哗然。
因为要知道,在传统教科书上,美国的国债就是“美元”,这同样是以美国国家信用为依托的。而它们现在这样做,实际上就是把国债和美元分开,国债成了美国财政部的国债,美元成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美元。用美国的美元去购买美国的国债,这种做法不但在任何教科书上没有出现过,而且可以说是破天荒的第一遭,很搞笑。说穿了,这就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走投无路时,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中有关“在经济危机时期,美联储拥有无限发行货币、向任何人发放贷款的权利,而无须国会批准”的条款,凭空发行了这1.15万亿美元钞票,用以增加美国乃至全球的信贷供给量。
容易看出,自从社会发展进入信用货币阶段后,钱是不是“值钱”主要取决于政府信用;对于作为世界通用货币的美元、欧元、日元来说,依然主要取决于它们国家的政府信用。
具体到我国,我国的货币流通量中,金融机构的新增贷款规模已经非常大(占M2的比重已经达到30%左右),所以中国人民银行正在考虑用“社会融资总量”或“社会融资增速”指标来取代“货币流通量”。两者的区别是:社会融资总量除了货币流通量外,还包括股票、债券等融资规模。一旦采用该指标,就意味着政府的货币政策不再仅仅“关注”资产价格,必要时还会直接对此进行“调控”,更好地实施货币信贷管理。
参见“货币”、“货币发行”、“货币流动性”条目。
货币战争
所谓货币战争,是指由于货币汇率引发的国际纠纷。
具体到我国,主要是指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汇率之间长期而复杂的各种矛盾和纠纷。由于美元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而我国的外汇储备又主要是美元国债,所以在这场战争中,我国及其人民币(当然也包括其他国家的非美元货币)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地位,并且注定是“胳膊扭不过大腿”的命运。
例如,2010年10月,在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2010年9月的贬值幅度超过5%)的背景下,人民币、日元、澳大利亚元、巴西雷亚尔、欧元等货币均走出单边强势行情,引发各国中央银行紧急出手干预。与美国一样,其他国家也都寄希望于通过自身货币的大幅度贬值来提振本国经济呢,不料在美元的竞相贬值下完全乱了方寸。
令人恐惧的是,美元的强势地位决定了它进可攻、退可守;并且无论美元的贬值是暂时的还是将来会反转向上,它横竖都占先,损害的只是别国的利益。这就是全球货币战争的通俗演义及最终结果。
这种货币战争并不是一种臆想,而是连美国自己也承认的。具体到我国,说穿了美国逼迫人民币汇率升值,其实质就是要对人民币宣战,发动一场针对人民币的货币战争。2010年10月中旬,美国白宫发言人在回答香港凤凰台记者提问时说,美国财政部长和美国国会就人民币升值问题“已经达成共同的看法”。也就是说,美国认为对人民币或者对中国动手,已经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遮遮掩掩了。[2]
这里的所谓“动手”,就是指发动一场对人民币汇率的战争。在此以前的10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在亚欧峰会[3]
召开前夕就预测,当时就已经有引发货币战争的迹象,中国能做的只是尽量避免而已。亚欧峰会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师在谈到人民币汇率升值时又提到货币战争一词;并且在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年会的演讲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再次提到货币战争一词。
请注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美国一手操控的,现在它不由自主地承认存在“货币战争”,一方面表明该来的终于来了,图穷匕首见;另一方面,则是一种虚张声势,恐吓中国在西方各国联合对人民币实施的围剿下,或者知难而退或者乖乖就范。
在这种货币战争思维下,美国持续不断地让美元贬值,已经给全球金融界造成一片混乱。对此,香港金融管理局前总裁、中国金融学会执行副会长任志刚的形容是,这种混乱局面“百年一遇”。
放眼全球,货币战争的目的都是“要钱不要命”,是争夺全球资源产品和服务定价权。因为金融是经济的命脉。货币战争中一旦掌握了金融制空权,其影响力要比制造业等实体企业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更大。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在有关人民币汇率的种种烟幕中,美国及西方国家始终牢牢把握着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想通过人民币汇率的上升,达到重新分配全球财富的目的--既然原始的、通过攻城掠地来瓜分世界已经不可能,那么通过经济制空权(金融)的争夺来瓜分世界财富,则是它们的强项。所谓人民币汇率问题也就这样出笼了。
在美国的步步进逼下,中国从各方面利益考虑做了尽可能的妥协。从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就从原来的1︰6.82上升到1︰6.21,幅度高达9.8%。这也意味着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我国的外汇储备就蒸发了3.31×9.8%=0.3244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超过2万亿元!货币战争就是这样的“杀人不见血”!
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要有这么多外汇储备。不但是美元储备,也包括其他货币的外汇储备。就好像普通百姓家庭一样,存在银行里的活期存款越少越好(美元储备的利率很低,还不到我国银行活期储蓄的利率水平),否则只能是遭遇货币贬值,没有其他可能。
由此可见,人民币汇率的被迫升值绝不是一件小事,它所包含的全球财富的重新分配含义已经远远超出简单的经济范畴。
参见“外汇储备”条目。
货币市场基金
所谓货币市场基金,英文全称Money Market Fund(简称MMF),是指主要资产投资于货币市场上短期有价证券的一种基金。
货币市场基金资产投资的短期货币工具,主要有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企业债券等。投资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平均期限为120天。基金每份单位始终保持在1元,超过1元的收益会按时转化为基金份额。也就是说,市场货币基金只有一种分红方式,那就是红利转投资,看看拥有多少基金份额就知道拥有多少资产了。这是它与其他开放式基金的主要区别,后者是份额固定不变、单位净值累加,投资者只能依靠基金每年的分红来取得收益。
容易看出,货币市场基金具有收益稳定、流动性强、购买限额低、资本安全性高等特点,尤其适合那些闲置资金在找到新的投资方向之前的投资,因为它既可以随时撤回,又能获得高于活期储蓄的收益。
参见“股票基金”条目。
1 肖昕:《首个会展经济主题园现身琶洲》,载《南方都市报》,2013年3月21日。做保证,凭的完全是信用。
2 《对中国动手:美国和西方已经不再遮遮掩掩》,大旗网,2010年10月15日。
3 亚欧峰会是指亚洲和欧洲国家首脑间进行的亚欧会议。这是亚洲与欧洲之间的政府间论坛。1994年7月欧盟制定“走向亚洲新战略”,主张与亚洲进行更广泛的对话。1994年11月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提议召开亚欧会议,得到各方积极响应。1996年3月1日至2日,首届亚欧首脑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标志着亚欧会议正式成立。最近一次的亚欧峰会是2010年10月4日至5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