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左眼读财经,右眼读术语(1 / 1)

诚如本书前言所述,看懂财经新闻的最关键之处,就是要全面、准确地了解各种经济术语。所以,本书的重点就放在解读各种经济术语上。

而在此之前,首先要提纲挈领地提一提应该如何阅读财经新闻,具体包括:什么是财经新闻?阅读财经新闻究竟要注意哪些方面?怎样读财经新闻才能迅速而准确地了解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以及作者隐而未发的真实观点?等等,结合我国财经新闻的阶段性特点,帮助读者厘清一些基本概念和脉络。

为什么关注财经新闻

讨论和解读财经新闻,首先应该从财经新闻的概念、特点、作用和发展历史以及中外对比来加以立体考察,这样才能对财经新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不至于盲人摸象。

什么是财经新闻

从概念看,财经新闻是指以构建市场化经济制度为目标、以培育市场要素尤其是资本市场为重点的经济报道。

财经新闻的前身叫经济新闻,但这并不是简单的改名,而是传媒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换句话说就是,经济新闻之所以会发展成财经新闻,是因为它所面对的经济活动领域大大扩展了,需要并且也已经对一切经济现象进行了财经化处理。或者说,它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报道样式,是完全独立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的产物。

展开一点地看,经济新闻侧重于产业、行业报道,最常见的就是我们过去常看到的总结经验、揭露问题、宣传人物那一套。因为经济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强,离读者的生活太远,所以普通大众并不怎么去关心经济新闻是很自然的。

大约到了2000年左右,正好是新旧世纪交替之际,“财经”的概念开始带着某种时尚、新锐的色彩,带着新世纪的曙光来到我们面前,并逐渐为公众所瞩目。

在这其中,最典型的标志是这样一组媒体群的兴起:1998年创刊的《财经》杂志、2001年1月创刊的《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3月创刊的《新财富》、2001年4月创刊的《经济观察报》,以及以原有主要经济媒体《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国经营报》、《中华工商时报》等为代表的财经媒体群的市场创新变革。[1]

容易看到,正是从这时候开始,这些媒体上纷纷出现了金融证券专版,以及各家地方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站纷纷开设的“金融”“财经”专版、专栏、专题节目和财经频道。[2]并且从此之后,报道的比重就越来越大。

在这其中,竞争力最强的财经类报纸主要有《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国际金融报》等,杂志有《财经》、《新财经》、《商务周刊》等。它们各展所长,形成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的报道网络。例如,《中国经营报》的实用性、《21世纪经济报道》的新闻性、《经济观察报》的深度报道、《国际金融报》的财经分析、《财经》的独特视角、《新财经》的财经故事和分析、《商务周刊》的新闻背后的商业新观念等等,就都非常有特色。

为什么要读财经新闻

看懂财经新闻并不是某个人或组织的硬性规定,而是读者发乎内心的一种强烈愿望。为什么?除了诸如“关心国家大事”之类的高调外,更实在的理由是每个人都有“利己”之需,并且这是人类追求的永恒需求。

换句话说就是,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既是自然人,又是经济人,每个人最关心的是自己个人、家庭和家族的利益。这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为只有每个人都最大限度地增强自身利益,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向前发展。这就是主观上的“我为人人”,客观上的“人人为我”。正如西方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所说:“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3]

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读者阅读财经新闻的根本动力在于个人利益。不能说这种人是百分之百,至少也是绝大多数。关于这一点,从读者关注财经新闻的内容上大致可以看出来。

调查表明,读者最关心的财经新闻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从高到低分别为:个人理财的实用资讯、财经类知识、商务和经营类资讯;并且,这种层次递退关系很明显。其中,有41.9%人明确表示,阅读财经新闻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个人理财的专家建议”。

如果接下来问,这些人读了财经新闻后在哪些方面达到了这种目的呢?按照人数比率高低,收益最大的体现在这样三方面:“帮助个人理财”、“了解消费品和服务信息”、“了解企业市场动态”。[4]

换个角度看,财经新闻要想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最主要地就是要抓住一个“利”字: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从读者最关心的利益角度,来全面报道宏观经济、深入剖析微观经济,及时、正确地引导读者。

财经新闻有哪些特点

财经新闻报道的范围,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从狭义看,主要是指对财税、金融、贸易、证券、市场及其行情所作的报道;从广义看,除此以外还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从中容易看出,财经新闻的实质依然是经济新闻,只不过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更多新特点的经济新闻而已。[5]

从涵盖范围看,财经新闻必然要涉及到经济活动、经济现象和经济决策。相对而言,过去的经济新闻则比较侧重于对传统经济活动领域如工业、农业、商业等的行业报道。并且,经济新闻通常是站在政府和管理层角度,来反映经济建设的成就、问题、经验和教训,报道视野相对狭窄;相反,财经新闻因为一开始就着眼于市场经济,所以它对市场和经济的发展与变迁会有更多关注,更侧重于对新闻事件的深入剖析和趋势判断,以便更好地为读者和观众服务。在这其中,尤其会侧重于货币、股票、期货等资产性报道,并且必然会涉及到这些领域的发展动态、政策和现象,并进一步牵涉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大环节。

归纳起来,财经新闻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某个财经新闻虽然是发生在特定地区的,却需要从全国乃至全球角度来解读

归根到底,经济无国界,每个企业、每种产品都可以同时面对国内外市场,销往全球各国。所以,在当今经济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财经新闻的这种全球性视角非常必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给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有效信息支持。

二是财经新闻涉及到众多专业知识,而这并不一定是读者、观众、听众了解和掌握的

这就要求财经新闻要尽可能地对这些概念加以阐释,兼具专业性和可读性。可是这样做又很不现实,因为受版面、节目时长限制,并且媒体面对的受众数量庞大,知识面等等不一,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它只能针对中等受众来进行报道,这样就会把相当一部分受众排除在外;换句话说就是,有相当一部分受众是注定看不懂财经新闻的,这不是财经新闻本身能解决的问题。

三是财经新闻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数据、图表和曲线图

如果受众不掌握这方面的相关知识,而新闻中又只是对这些方面进行抽象概括和理性分析,受众就会感到味同嚼蜡,不再关心这种新闻甚至产生厌恶情绪。尤其是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外行”读者,他们对这样的新闻会感到两眼一抹黑;望文生义,就很容易误导投资决策和判断。

四是财经新闻博大精深

财经新闻中的每一个概念,都可能会衍生出许多概念和专著来,甚至就连这样也还解释不清。对于普通受众来说,既不需要如此高深的专门学问,更不可能有这么多时间去研读这样的专门著作。所以,他们迫切希望能有一本像本书这样的大众通俗读物,读这一本书就能基本了解相关经济术语,既通俗易懂,又实用、够用。

五是报道领域不断丰富

与传统的经济新闻相比,财经新闻的触角几乎可以伸及任何一个社会领域,大凡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财政预算和收支、财税制度、价格、保险、会计、审计、农工商贸易、劳动工资福利、信用、金融、货币、基金、债券、统计、基本建设、国际分工合作、国有资产管理、企业并购、租赁、期货、社会保障、入学就业、政府采购、电子商务、人才与劳动力、贫困的消除等等,都可以看作是经济活动或具有经济属性。可想而知,财经新闻的内容可以有多么广泛而丰富了。

归根到底,财经新闻报道的目标是要构建市场化经济体系、培育市场要素尤其是资本市场。与此相关的内容当然就可以包罗万象了。当然,这并不是说财经新闻和其他新闻报道就没有区别,相反,它万变不离其宗,在报道所有内容时都必须对经济现象进行财经化处理。

也就是说,它不但要从新的角度,更要从经济角度来写报道,侧重点应当放在观察和分析宏观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会对这些经济活动产生哪些影响,包括生产、消费和流通的一切方面。[6]

六是报道理念不断成熟

我国财经新闻报道的样式、理念、操作方式在不断与时俱进。具体地是指,在不断借鉴国外媒体的先进经验,重点是对各种经济现象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受众的探求欲望。主要表现在对各种题材进行“复调”[7]式处理,对整个事件大到公共经济政策、财政改革热点,小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操作细节,进行独家的个性化解读。

由于财经新闻能够系统地关注某个经济事件,并且对经济变迁具有高度敏感,所以它有条件对任何经济现象的来龙去脉、背景及前景,进行多角度、多价值纬度的挖掘。与此同时,这种有内容、有看头的财经新闻,也更能抓住读者眼球,使得它的市场面越来越广。

所以能看到,这种财经新闻的市场意识很强,往往是专门针对普通受众而言的,定位非常精到。有些报道还会通过大幅新闻图片、夸张的漫画、突出的图表等方式,进一步增强视觉冲击力;使得读者在阅读新闻的同时,还能得到一种美好的享受,增强可信度。

七是报道层次的多元化架构

财经新闻从总体上看,既有满足一般读者要求的信息,也有满足投资者要求的信息;既有满足大众读者要求的信息,又有满足精英读者要求的信息;既有普遍性、全局性信息,也有专业性、针对性强的信息;既有一定深度的信息,也有相应广度的信息;既有宏观、理论性强的信息,又有实用、操作性强的信息……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多元化信息体系。

在这其中,财经新闻媒体可以具体地分为以下四大类:

第一类是泛经济类报纸和党报的经济新闻版,如全国性的有《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人民日报》社的《市场报》、《国际金融报》等。这些报纸在获取第一手信息和权威信息方面有优势,所报道的内容侧重于宏观和全局,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实际操作性就相应欠缺了。

第二类是行业类报纸,以及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依托型媒体,如《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工商报》等。这些媒体主要是为指导经济工作服务的,所以着眼点会放在市场和读者身上,实用性较强。但由于它们具有行业特点,所以观察基点主要是某个特定领域,这既是一种优势,又是一种局限。

第三类是金融、证券、投资领域内的专业性媒体,如《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市场》周刊、《金融时报》、《投资导报》等。它们主要是从证券市场影响、投资价值角度来处理宏观和微观经济新闻,发布的信息十分专业化。

第四类是新财经媒体,如《财经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国际金融报》等。与传统类经济媒体相比,它们在报纸的整体风格、版面、内容、价格方面有自己独到的思想和定位,不追求面面俱到的读者群,而是会瞄向其中的某个分类,所以针对性更强。有鉴于此,新财经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的运作也会更加专业化、市场化,尤其是在财经分析和预测方面,更具有国际视野和与国际接轨的处理方式,更擅长说财经故事,更具有批判意识,因而更受读者欢迎。[8]

八是社会干预力度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1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所以,通过财经新闻来关注经济制度变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所报道的经济层面上,就是任何有担当的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

反过来,这也对财经新闻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从社会和制度角度对政府政策、经济事件进行全方位探讨,激**观点、加强交流,直至进行媒体监督。

所以能看到,财经新闻越来越强调深度报道和调查性报道,以事实说话,揭露问题、放眼未来。而这种手法过去在西方国家比较多见,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虽然还不长,但发展势头是显而易见的。

财经新闻的发展历程

前面提到,财经新闻脱胎于过去的经济新闻,而经济新闻又可以追溯到之前的经济信息。

从发展历程看,它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是经济信息

经济信息是物物交换的产物。前面已经提到,经济信息的概念通俗地说就是一切与经济活动、经济生活有关的信息。从人类发展历史看,可以说自从有了货币交换,就有了经济信息及其传播,有了受众对经济信息的需求、提供和关注。

但毫无疑问,人类早期的经济活动对象、手段、环节和范围都还非常简单,所以这种经济信息的内容和范畴,同样也是相对简单的。

二是经济新闻

经济新闻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大约到了16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最早在地中海贸易中心威尼斯出现了“手抄本”新闻,这就是经济新闻的萌芽。这种有偿提供各种商业信息和政治形势变化的信息,成了日后经济新闻的雏形。

在我国,最早的经济新闻媒体是1857年10月创刊的《香港船头货价纸》,这也是我国最早的中文报纸。影响最大的,则是1893年在上海创刊的《新闻报》,其中经济类新闻占总篇幅的60%以上,几乎所有版面都会刊登银行等企业的公告和产品广告、商情动态、国际贸易和市场报告与分析。除此以外的一批商业性报刊如《上海新报》、《申报》、《字林沪报》、《商报》、《大众报》等,也都非常重视经济报道,经常关注货币汇兑、股市行情、期货交易以及国内外贸易等内容。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读者爱看这些内容;另一方面也与20世纪20年代我国政治环境险恶,媒体人纷纷借鉴西方新闻运作的那种客观主义、极力倡导新闻商业化理念有关。

新中国成立后,新闻事业被当作一种纯粹的社会意识形态来对待。媒体虽然也重视经济报道,但目的主要是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所以对消息来源和新闻事实通常采取“超稳态”[9]处理。直到《人民日报》1956年7月1日改版,才把经济新闻的比重提高到50%,居各类新闻之首。

但不容否认,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种经济新闻多是从“政治”和“社会”角度来进行报道的。1958年“大跃进”[10]开始后,经济新闻报道受到严重扭曲,直到1976年“文革”[11]结束、重新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成为最大的政治,经济新闻报道才开始受到真正的重视。

总体来看,我国的经济新闻报道只注重宣传内容、不讲究宣传艺术;有的只是机械地传达“精神”,缺乏理性思维;更有不讲职业道德者,利用小道消息或虚假信息来误导读者。[12]

三是财经新闻

财经新闻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我国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新闻慢慢蜕变为财经新闻,其间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

首先是恢复了传统的经济新闻,在报道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报道形式和技巧也有较大的改进和探索。从报道范围看,从最早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到后来围绕经济体制改革、资产重组、国企改革等热点问题层层展开。在这期间的代表性媒体主要有《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人民日报》等。

其次是狭义的财经新闻开始萌芽,其主要标志是证券、金融类报纸不断出现。其主要时间段出现在1992年左右。随着当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经济新闻已经明确要求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百姓生活和投资理财服务,但报道范围和受众范围依然狭隘。在这期间的代表性媒体主要有《金融时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等。

最后是广义的财经新闻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各家媒体均纷纷创办财经专版。主要时间段从1998年开始,2000年左右基本完成。1998年时,为了消除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各行各业纷纷开始关注财经新闻,财经新闻报道因此应运而生。1998年《人民日报》开设财税金融专版,率先刊登股市K线图,这在当时可是破天荒的举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又带动起了一波对全球经济形势和热点的关注。在这期间的代表性媒体主要有《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财经》等。

财经新闻的报道重点

财经新闻的报道对象主要有三大块:

一是政府部门的相关决策、报告、活动安排、人事变动

政府虽然不直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却与市场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尤其是相关经济主管部门的动态,有时候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市场行为乃至发展趋势。所以,财经新闻不能不关注这一块,把它当作宣传报道重点是很好理解的;同时,这同样也是受众关注的焦点,所以常常出现在重要版面上。

二是业界动态和现象

说穿了就是,财经新闻必须报道各行业、各企业的最新动态和未来规划。说到底,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专业术语叫“公司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活动主体”。一旦离开大大小小的企业,市场和经济都将不复存在。

换个角度说,哪里的企业数量多、体量大,一定程度上就反映这个地区的市场活跃、市场经济规模大、市场化程度高。所以,财经新闻不可能脱离这样的重点内容。

三是资本和金融领域

具体地是指银行、保险、股票、基金、债券、期货、租赁等方面。道理很简单,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货币经济,市场和经济都离不开货币及其交换。货币既是实物符号(例如只要你有钱,就可以在市场上几乎买到一切),又是价值符号(钱的多少可以用来衡量经济活动规模、财富规模乃至个人成就大小)。

而不用说,只要谈到货币就不能不牵涉到资本和金融这两个主要话题。所以,财经新闻常常是“三句不离本行”,言必谈资本和金融;也正因如此,许多读者才会感到深奥难懂,并激发起学习相关财经知识的冲动和欲望来。

中外财经新闻对比

我国的财经新闻还只有10多年发展历史,在许多方面还显得稚嫩和不足。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同行相比,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报道的专业水准、鲜明特色、内容深度等方面比较欠缺;有效信息量不足、信息处理能力弱;缺乏针对经济事件的深度挖掘,预测性分析不够或不准确。尤其是在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报道就事论事多,过于表面化,财经评论意见相对浅薄、随意。

以美国《华尔街日报》为参考系

这里以美国《华尔街日报》为参考系来进行对比。

为什么选择《华尔街日报》?因为这是全球最优秀的财经媒体,也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媒体,而美国又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典型代表。据美国发行稽核局2012年10月30日公布的数据,《华尔街日报》的日均发行量高达230多万份,在美国位居榜首,比位居第二的《今日美国报》高出60万份。[13]所以它不但在美国、而且在全球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当然,这里我们并不是比它的发行量和影响力,而是侧重于报道手法。

无论美国的普通读者,还是全球经济界,一直都对《华尔街日报》评论的权威性、报道的翔实性和科学性、专业财经报道的可读性赞誉有加。

自从《华尔街日报》1889年开始从事金融信息传播以来,虽然历经波折,但始终注重严肃性和可读性的有机统一,因而理所当然成为我国新财经媒体的模仿榜样。

尤其是在遇到重大经济事件时,它都会毫不犹豫地立即跟进,利用各种形式、不同体裁,如消息、连续性报道、分析性文章和评论等,从不同角度切入,多侧面和全方位地进行立体报道和分析,给读者呈现详细的事态发展进程。在这方面,简单地归纳有四多:内容多、体裁多、角度多、层次多。

可是相比之下,我国的同类媒体在这方面就欠缺许多,归纳起来是四少:版面少,显示对这种重大事件的关注度不够;深度少,报道浮于表面、不够深入,也不追求连续性,通常满足于围绕某个关键日期进行一番事件分析;体裁少,基本上是图片加深度报道,很少出现评论,更缺乏对整个事件的意义作深入分析;原创少,主要表现在缺少第一手采访,通常是从国外媒体引用第二手资料,想深入也深入不下去,有的干脆就以“综合报道”开头,说穿了就是东抄西拼而成。除此以外,从中外财经新闻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各自的记者报道水平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国外媒体的财经新闻大多出于同一记者之手,所以在时效性、分析性和报道深度方面有可靠保证;可是我国国内对同一事件的财经新闻报道往往出于不同记者之手,显得凌乱而肤浅。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缺乏这种大手笔的优秀记者。

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深度和广度令人叹为观止。它在全球30多个国家发行34种报纸,这些报纸全部都有财经专栏,在财经新闻方面采取的是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的策略。

从《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深度看,它在财经新闻的本土化方面做得很不错。无论在什么国家,它都会提供当地以及美国本土的财经新闻,侧重于服务当地读者。从财经新闻的国际化方面看,由于美国是全球经济中心,而华尔街又是美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所以美国本土(包括美国政府、银行、企业)的一切动态都是全球各国所关心的。

由此可见,《华尔街日报》的这种国际化视角是由美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决定的,甚至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虽然无论国际财经新闻还是国际金融行情,它的版面都排在每叠报纸最靠后的地方,但这种“内向”风格不会影响一个基本事实:美国化即国际化。[14]换句话说就是,我国的财经新闻根本无法与之相匹敌,当然,或许也不需要这样做。

但这显然也是我国财经新闻的短处。如果我国的财经新闻也如此“内向”,就会缺乏国际性。尤其是我国的财经新闻如果只侧重于国内经济事件,就不会用全球化眼光来看问题。

当然,这种缺乏国际视野与采访能力不足也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一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并且应该派驻财经记者奔赴全球各国,另一方面我国的财经新闻也正在慢慢开始具有国际化意味。所以可以断言,上述情形有望在以后得到改观。

从《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广度看,它在西方国家看来就是“资本市场”的代名词,有商人“圣经”之誉。无论美国还是全球的政治经济新闻、商业新闻,以及生活琐事,它几乎无所不包,可谓面面俱到。从A叠新闻版的重大新闻、调查报告,各种专栏、特稿、评论(包括书评,影评,艺术等内容);到B叠市场版的商业新闻、投资行情、金融点评;再到C叠投资版的美国乃至全球金融行情,定位都非常清晰,可读性极强。

可是对比我国国内的财经新闻,目前的报道内容还主要集中在宏观和中观角度,题材大,覆盖面却不广。一方面,这是我国国内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程度制约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与我国财经新闻的报道手段不成熟、记者水平不高有关。

例如,《华尔街日报》为了适应读者和市场需求,相对固定地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新闻写作方式,人称“华尔街日报体”。它的表达过程通常是:首先从读者感兴趣的个体利益入手,第一步在开头写一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接下来第二步就是过渡,从这个小故事身上开启大主题;第三步是展开,就是集中力量深化主题,把它说透;最后第四步是结尾,回应开头这个小故事来进行总结和升华。这样一个过程下来,也就很好地完成了从点到面、再由面到点的逻辑思维过程。

阅读这样的财经新闻,读者会像看小说一样津津有味,久而久之就会成为该报的忠实读者。如果换了其他的媒体,还会感到不习惯哩。

前瞻性报道最能反映新闻水准

财经新闻既要对现实环境随时进行监测,又要对这种经济环境动态的未来发展加以把握,而这就涉及到对经济事件的历史趋势进行预测了。毫无疑问,这不但是读者最关心的,也最能反映财经新闻的报道水准。

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财经新闻在这方面做得很少,大量的预测性报道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有的完全可以说是胡乱猜测,客观上以南辕北辙误导了读者。

这方面最典型的是对未来房价涨幅的预测。最近10年来,房价上涨过快一直是我国财经报道的热点,可是就连这样一个最简单的经济事件,各种媒体的报道也是众口不一,甚至截然相反。看上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在行”,好像真是这么一回事,但实际上与读者的感受相差太远。读者不读你的新闻心里还清楚,读了反而感到迷茫和思维混乱,说这样的财经新闻是混淆视听、遗毒读者决不为过。

不用说,读者关心财经新闻的前瞻性报道,是为了能够大致判断今后一个或长或短时期内的经济政策走向和行动能力,从而对个人、企业和国家做出应有的预测。

虽说未来瞬息万变、难以揣摩,但越是这样读者就越需要财经新闻在这方面帮他们一把,以防错失良机、遭遇重大损失。可以说,财经新闻的服务性主要就体现在这种对信息的高水平处理上,在时间和空间上把看上去没有多少关联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衍生出另一种独到的经济价值来。

不可否认,对经济事件的准确判断,要求作者具有扎实的经济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发现和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敏锐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因为在宏观经济环境中,任何一项经济指标的变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系统的变化,这种过程或隐或现、影响或大或小、轨迹错综复杂。如果不具备对相关领域发展动态、特定政策的相应影响作深入纵向分析的能力,这种对未来走势的判断就难免会有偏差,甚至相差十万八千里。对照现实,这种高水平的记者和作者在我国目前非常缺乏。

毫无疑问,对经济事件的任何预测,都应当建立在报道现实、表达事实,并且对所报道的经济事件本身进行广泛论证的基础之上;并且,这种预测轨迹还要能为读者理解和接受。否则,就应当作出详尽的解释,来证明自己的推导过程。切不要自以为是,或故弄玄虚,甚至愚弄读者以博自乐。

而要做到这一点,当务之急就是要对目前还不为公众所理解、所正确掌握的财经术语进行适当解释,真正把经济知识普及为公众知识。显而易见,这就是本书要做的工作。而你现在阅读本书,实际上就是已经在武装自己头脑、提高辨别财经新闻能力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