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四初级中学初一某班的王同学,在所有任课老师眼里是公认的好学生。她上课认真听讲,每次作业工整且正确,开学一个月过去了,王同学的作业不仅全对,而且从来没什么问题要请教老师。
2008年10月7日,让班主任大跌眼镜的是,当天举行的全校第一次单元测试中,王同学居然不及格。她详细了解情况后终于得知原委。
原来,进入初中后,王同学的母亲担心女儿学习方面跟不上,每天晚上要陪她一起做作业。每当看到女儿有做错的地方,就及时给她指出,一一纠正过来。而这样做的结果,既给老师造成了一种假象,又掩盖了王同学学习上的盲点,让孩子误以为自己什么都会了,所以她的确没什么要问的。
班主任发现,类似这种干涉孩子独立学习的情形还有不少,所以她在家长会上特别提醒大家,关心、督促孩子的学习确有必要,但不要关注学习内容;当孩子题目做不出来时,重点在于引导孩子思考、自己纠正错误,着力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否则,以后的学习内容越来越深,父母不能辅导孩子了,孩子又不会自主学习,那时候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