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处点拨】(1 / 1)

孩子抄作业,父母当然是不能提倡的。可是如果真的发现孩子有抄作业现象,最重要的不是大发雷霆,而是了解原因,判断程度已经到了哪一步。例如,究竟是为了图省力还是不懂装懂?是主动抄别人作业的还是在别人唆使下抄作业的?是偶尔为之还是经常这样?

找到具体原因后,要和孩子一起坐下来谈一谈,探讨下一步该怎么做。最好是让他自己提出努力方向,而不是父母下结论,否则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直至迫使孩子隐瞒抄作业现象,不让父母察觉。

关于抄作业,父母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对偶尔抄作业可眼睁眼闭

孩子抄作业本身是不对的,父母一般也不会鼓励孩子抄作业。但如果偶尔看到孩子在抄作业,还是不妨先睁一眼闭一眼,过后再寻求对策。

在这方面,父母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外籍家长对中国孩子的作业过多体会最深

中国孩子的作业之多,举世闻名。在这方面,外籍父母对他们在中国读书的孩子作业多的感受更强烈,早已在鼓励孩子抄作业了。

2008年1月寒假开始后,在南京的一位韩国母亲特地高薪聘请在校研究生为孩子做家教。奇怪的是,这位母亲对家教老师的要求与中国父母不同:一方面,不许给孩子布置作业;另一方面,还要她为正在上初一的哥哥、上小学六年级的妹妹两人代做寒假作业。

这位韩国母亲认为:“中国学校作业太多,孩子忙不过来,请个老师替孩子做作业就省事多了。”据说,这种观点在外籍家长中具有普遍性。

把抄作业当作“减负”措施只能偶尔为之

上面这位韩国母亲的做法虽属无奈,却有不妥之处。像本案例中的这位中国母亲主动为孩子充当枪手,也是属于这种情况。

正确的态度是:纵容孩子抄作业的情形只能限制在作业量大到严重影响睡眠、影响身心健康时才能偶而为之。如果经常这样,必然会在学习、做人上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退一步说,究竟是孩子在学习还是你在学习?

2007年11月,武汉市某重点小学五年级的一位孩子,每天作业要做到很晚,睡眠严重不足。母亲说,她很理解学校的做法,又特别同情孩子,所以看到有时候孩子偶尔抄抄别人的作业,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有时候甚至还会主动帮孩子做做题目,但这种情况很少,只能偶尔为之。

★作业量太大,不抄完不成

抄作业的首要原因是作业量太大,如果按照老师的要求循规蹈矩地去做,根本做不过来。既然这样,抄作业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在这方面,父母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拼命给孩子增加作业已经走入死胡同

孩子上学后,无数父母都在操心孩子的作业,为什么?按理说学习完全是孩子的事,而现在却成了父母和老师的事。常常看到,一方面,孩子感到作业太多;另一方面,老师又在拼命增加作业量,父母还在一旁帮腔。实践证明,拼命增加作业量的学习方式已经黔驴技穷。

某市第16中学高二年级开学后,平时每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要上9节课,星期六要补1天课,一个星期只有星期天休息。而就是这一天休息日,老师还会指定他们到某家书店购买某种资料,然后要求大家去做,规定一天要做多少,如果完不成就要给予一定惩罚。

在这种作业压力下,许多孩子上课时精力不济,只能趴在桌上睡觉。平时做作业时间来不及,只好纷纷互相抄作业。更何况,有好多题目不会做,除了抄作业以外别无他法。试想,这样的作业还有什么效果呢?

作业多并不能切实提高学习成绩

国外的实证研究表明,作业练习对提高学习成绩的帮助不大(这一结论本书前面已有阐述)。所以,如果老师和父母寄希望于通过增加作业量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这本身就是一厢情愿。从某种意义上说,许多毫无意义的作业不做也罢,偶尔抄抄作业不会比不做作业效果更差。

某初三学生学习成绩很不错,做作业动作也快,只是学校的作业实在太多。每天放学回家要在6点半之后,4门主课每天都有作业练习卷,4张考卷每张卷子的考试时间是100分钟,有时候还有副科作业。

为了保证睡眠时间,父母有时候会主动帮他做一部分,让孩子抄抄答案,以便保证孩子晚上10点必须上床睡觉。结果呢,他原来遥遥领先的学习成绩一点也没有受影响。

★作业不会做,抄比不抄好

抄作业的次要原因,是作业不会做。有些作业认真思考一番后会做出来,有些则不然。与其空在那里,不如抄一抄,这本身也是一种学习过程。

在这方面,父母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肯抄作业的孩子至少说明是好学的

学习成绩中等以下的孩子,常常会感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太难。当然,即使学习优秀的孩子,有时候也会碰到难题。更何况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综合能力,许多中小学作业连大学毕业的父母也辅导不了。既然这样,无奈之下的孩子也就可能是用抄作业来应付了。

父母虽然不能鼓励孩子抄作业,可是也不能对此有过多偏见。至少可以说,能想到抄作业的孩子还是有上进心的,他知道自己作业没完成,不管懂不懂,哪怕是抄,也要把它完成了。与破罐子破摔的孩子相比,这样的孩子已经好多了,至少在完成这些难题后,将来还是有发展前途的。

不要误解和错怪了孩子

孩子抄作业,最容易引发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的误解。所以,当父母发现孩子抄作业时,首先要了解原因,避免因此搞僵关系,既冤枉了孩子,又不欢而散,反而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学习。

有位初中女孩从小就是乖乖女,做作业特别有耐心,父母对她也很放心。有一次,母亲无意中发现她的书包里有别人的作业本,于是追问怎么回事。孩子回答是“同桌的”,母亲生气地说“那你拿人家的作业本干什么?”孩子说是同桌要让她“抄一抄”。母亲气得声音发颤,但还是故作镇静地问“那你抄了吗?”当听到说“没有”时,才终于松一口气。原来,孩子只是想与同桌对对答案。母亲心想,好险呀,差点就错怪了孩子。

类似于这样的情形很多,一定要弄清真相后才有发言权。

★孩子厌学,抄作业是表象

抄作业的第三大原因,是讨厌学习、讨厌作业。既然这样,对学习和作业就抱着一种能推则推的态度,内心根本不想学,所以只好一抄了事。

在这方面,父母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不要打击孩子抄作业的“积极性”

对于极度厌学的孩子,说句不好听的话只能“活马当死马医”。宁愿让他抄一抄作业,也不要让他空在那里、死活不肯做作业。退一万步说,抄一抄至少还能多少记住一点东西吧?

现在的中小学生几乎都是在一种压抑心态下去学习、做作业的,研究表明,有厌学情绪的孩子至少有90%。请想一想,如果老师和父母对孩子没有任何作业要求,还会有多少孩子去主动做作业?恐怕不会超过10%。

每个孩子从上学第一天起,都是非常喜欢学习的。只是因为老师除了让孩子多做作业,几乎想不出其他办法,从而导致作业负担过重,才让孩子最终走上厌学道路。

每一位老师都说自己布置的作业不多,但一位孩子要面对三四位甚至五六位老师,加起来作业量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当孩子极度厌学时,请不要打击孩子抄作业的“积极性”。

减少作业数量、降低作业难度是关键

对于厌学的孩子来说,抄作业只是一种表象,实质在于对学习和作业不感兴趣。所以,提高学习兴趣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减少作业数量、降低作业难度,让孩子有信心。

当然,厌学的原因多种多样,如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家庭环境影响等也是重要原因。所以,除了作业本身的原因,还应当了解其他原因,以便有的放矢加以克服。

与此同时,父母应当和老师密切配合,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从慢慢减少抄作业到最终完全独立完成作业的环境。因为归根到底,独立作业对孩子来说更能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习自信,达到作业的本来目的。

★把抄的过程化作学习过程

客观地说,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抄作业也是一种学习过程,不能一棍子打死。现在的问题是,要在逐渐减少抄作业的同时改进学习方法。

在这方面,父母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让孩子在抄作业时借鉴别人的学习经验

一般来说,能够值得孩子抄的作业,都是那些比孩子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做的。笼统地说,这些优秀学生在学习上都有一套。

父母既然知道孩子在抄作业了,就有必要关照他们怎样利用这种抄的过程,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别人的学习方法,更好地理解别人的解题、思维过程,从而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作用。

撇开学习领域不谈,落后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不也有许多先进技术是通过类似于这种抄作业的方式借鉴、内化而来的吗?从最初的抄袭到最终的自行设计,有助于大大缩短学习过程。

把坏事变成好事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抄作业不光彩,是一件“坏事”。可是哲学告诉我们,坏事可以变成好事。认认真真坐下来与孩子谈谈心,了解孩子的这种行为究竟是偶尔为之还是一贯如此,其他孩子的情形怎样,然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知道长期抄作业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才是一种实事求是态度。

孩子抄作业如果是偶尔为之,父母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如果一贯如此,那就要让孩子知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道理,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在巩固学习基础的同时提高作业效率。

确实有必要让孩子反思,但决不要轻易把抄作业和“偷”“盗”联系起来。归根到底,做作业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而不是任务。如果孩子真的已经在课堂上掌握了,偶尔几次没完成作业或者抄作业也是可以理解的,为了完成任务而做作业反而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