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的一位母亲,突然看到正在读小学的儿子这几天勤奋起来了:每天一早就起床写暑假作业,而且还经常和同学在电话里嘀嘀咕咕,不时听到“数学快完了,你们呢”这样的对话。
偷听结果表明,原来这孩子早就和其他3位同学约定,大家采取流水作业方式,每人完成一门功课的作业,然后相互交换进行复制。
父母得知后,马上对孩子的这种行为进行严厉批评,没想到孩子委屈地说,放暑假后你们天天送我去教育学院暑期辅导班上课,和平时上课没多大差别,这样的暑假一点也不轻松,我宁愿不要。
然后,他就从桌子上翻出作业清单:语文,5篇作文,复习、背诵、默写古诗,语文暑假作业;数学,练习册、数学暑假作业;英语,抄写单词,完成阅读10篇……以此来证明自己所言不虚。
这时候轮到父母哑口无言了。扳着手指算一算,也真是,自从暑假开始后,他们给孩子报了数学、英语、语文、美术4个辅导班,每天要上课。他们也知道孩子平时上学很辛苦,暑假里本该好好休息的,可是看到其他孩子都在报暑假班,就怎么也不敢让自己的孩子松懈下来。
至此,这些孩子通过互助合作、偷工减料完成暑期作业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原来,他们这样做并不一定是因为偷懒的原因,恰好是学习负担过重造成的“逼良为娼”。
做作业分工合作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请人代做作业甚至通过网络购买作业也已屡见不鲜。
实事求是地说,做家庭作业当然需要互助合作,但却不是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