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处点拨】(1 / 1)

关注作业效率比关注作业时间更重要。因为归根到底,如果单位时间一定,作业效率提高了,同样时间内所做的作业量自然就上去了。应当注意的是,提高作业效率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面,这一点要从小做起,一旦作业拖拖拉拉的坏习惯养成了,也就积重难返了。

关于提高效率,父母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作业效率比时间长短更重要

作业效率高,往往说明孩子积极上进,这方面的知识掌握得好,与作业怎么做也做不出来相比不知要强多少倍。

在这方面,父母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父母要多给孩子以积极暗示

孩子的作业效率高低,与父母是否善于给予积极暗示有关。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觉,当孩子心情好时,作业做得又快又好;而当孩子作业很多,或者在学校受老师批评、和同学发生矛盾时,作业效率就会大大下降,错误率也高,甚至根本无法静心来做下去。

有鉴于此,父母要善于利用作业情绪促使孩子提高效率。总的要求是,多给孩子以正面激励而不是批评。如果孩子作业效率不高,父母厉声斥责孩子“故意磨磨蹭蹭”、“做好作业想出去玩”、“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等,孩子就会心情浮躁,作业效率又怎么上得去呢?

主动减少一些无谓作业

容易发现,在同样一个班级中,无论老师布置的作业多少,总有些孩子做得很快,有时间用于玩耍;而有些孩子每天做到很晚也做不完,在父母和旁人眼里“用功得很”。相反,每当考试时,前者往往考得不错,分数要高于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就是作业效率高低造成的结果。

对于后者这样的孩子来说,父母不妨鼓励孩子自我减少一些作业量,以提高作业效率、换取可以自我支配的时间,而不是把作业撑得满满当当的。

可以减少的作业,主要是前面所说的那种可以“粗做”的作业。应该“细做”的作业一定要认真完成,这是准备以后考试用的——当以后考试考到这样的题目时,应当一分不漏;而可以“粗做”的作业就不必这么认真,只要会做就行。经过这样一番处理,作业效率就变相提高了。

★作业效率低的具体原因分析

具体到每个孩子来说,作业效率低的原因各有不同。所以,父母应当和孩子一起分析效率不高的原因,同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在这方面,父母主要关注以下七点:

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不好是作业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特别要强调以下3点:作业前“不许找借口不做、拖延做作业”;作业时“不许动不动就向父母请教”;作业后“不许自己不整理东西就睡觉”。

作业策略

作业策略与效率密切相关。举例来说,一位孩子在做数学作业时把题目抄错了,怎么做也做不出正确结果来,折腾了半小时仍然不行。其实,他只要看看题目有没有抄错问题就解决了,这就是策略方面存在问题。

身体原因

作业效率低的孩子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长年累月的结果。正因为作业效率低,所以每天作业都要做到很晚,结果影响了睡眠,第二天上课很疲惫,身体吃不消,继续制约着作业质量和效率。就这样,慢慢陷入恶性循环。

认知原因

作业效率高,是建立在对课堂知识掌握得较好基础之上的。老师上课只能考虑大多数孩子的接受程度,班里总有一部分孩子对老师讲的掌握不了,或者认识有偏差。家庭作业不知道怎么做,效率当然就低了。

情绪问题

孩子如果带着情绪做作业,作业效率当然就不高。这种情绪主要包括3方面:一是从学校带回来的,二是做作业时被父母过多干涉、批评造成的,三是作业本身难度大、数量多造成的心理压力。

环境原因

作业环境是影响作业效率的一大因素,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方面。精神环境主要有家庭不和睦,作业做得怎么样没人关心;或者家里下层人群多,整天满腹牢骚,孩子的作业效率也不会高。物质环境主要是没有一个安静做作业的地方,作业效率当然就低了。

能力原因

孩子的学习能力高低,是决定作业效率的关键因素。这主要包括:运动知觉的发展,听知觉和视知觉的发展,思维的发展,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发育不良,都会直接影响作业效率的。

★从小养成高效率作业习惯

提高作业效率要从小抓起,这一点毫无疑问。为此,要注重从幼儿园阶段就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行为习惯,否则以后改起来会很难。

在这方面,父母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关注孩子究竟属于什么气质和学习类型

人的气质可以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类。粘液质和抑郁质的孩子作业比较细心;多血质的孩子“天生”比较粗心,作业效率低,父母对此要多一份理解和宽容。

人的学习类型可以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三类。

视觉型的孩子擅长通过视觉刺激学习,对细节有相当洞察力,看过一遍后就记住了,考虑问题时喜欢闭着眼睛。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强,作业一般不用父母操心,尤其是口语复述和书面作业效率高,但容易骄傲自满。

听觉型的孩子擅长通过听觉刺激学习,听过一遍后就记住了。他们只要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一般不成问题。不过,对于需要转个弯来做的题目有时候会做不出来,缺乏举一反三能力。

动觉型的孩子喜欢一边运动一边学习,这种运动包括做笔记、在书本上划线、亲自动手操作等,不怎么喜欢老师的刻板教学,他们在做一些实验性学科作业时效率最高。不过,情绪常常不稳定,容易虎头蛇尾。

根据孩子的气质和学习类型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

根据孩子的气质和学习类型,有针对性地训练作业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例如,视觉型的孩子作业效率高,父母有必要额外布置一些课外练习,扩大他们的视野、培养动手能力;听觉型的孩子作业做不出来时不要马上向人请教,要注重培养独立解题能力;动觉型的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做作业时最好采取分段方式进行,这时候的作业效率反而高(例如,先集中精力做30分钟最喜欢的作业,然后休息10分钟换做其他作业。久而久之,把30分钟延长到45分钟、60分钟、90分钟,逐渐培养集中精力做作业的好习惯)。

总体来说,无论孩子属于什么样的气质和类型,都要限时作业。这样做的好处是,久而久之会养成好习惯,做起作业来一气呵成。

★充分利用白天的间隙时间

提高家庭作业效率,与孩子白天在校时能否充分利用间隙时间先完成掉一部分作业有关。不要小看这点滴时间,累积起来就很可观。

在这方面,父母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利用点滴时间做作业有优势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课间10分钟尤其是自习课时间,尽可能多地完成当堂作业,是提高作业效率的一种可行办法。

这种在学校利用点滴时间做作业的最大好处是: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共同探讨;如果有遗忘的作业,可以及时补救。这是回家后打电话探讨、交流所无法比拟的。

相反,如果孩子本该利用的课余时间只是说说闹闹,把大好时光全都浪费掉;自习课上也不抓紧,放学回家后一看老师布置的作业那么多,当然就会越看越害怕,作业效率就不高了。

而白天在学校里如果已经完成相当一部分甚至大部分作业,回家后不但有许多自由支配时间,即使接下来做作业也会感到时间绰绰有余。

每天作业做得早的孩子都有一套秘诀

这种秘诀最基本的有两点,一是上课认真听讲、真正听懂老师讲的内容,二是善于利用点滴时间先做掉了一部分作业。

武汉市有一位名叫“月夜魔曲”的女孩,母亲从小就这样教育她,每天作业做完后奖励看电视、玩游戏,她因此还获得了江汉区计算机比赛一等奖。

读小学六年级时,她虽然每天作业很多,可是由于好好利用了白天在校时间做作业,基本上下午5点20分放学时就已经完成一大半。回家后感觉比较累,一进家门、换了拖鞋就大出一口气,然后狂野地扑向沙发,舒展一下身体,接下来就做剩下的作业。等到妈妈叫她吃晚饭时,作业基本上完成了。吃过晚饭后,稍微温习一下功课、看看电视,然后就是上床睡觉。

她父亲是当官的,每天晚上应酬多,基本上要9点过后回家。每当他回家时听女儿说作业已经完成了,总是觉得很奇怪,批评说,“怎么人家一年级的作业都还没做完,你就做完了呢?”多次要给她加码,都被她顶了回去。而母亲则全力支持她这种顶法,认为这才是理想中的快乐学习。

相反,他们班上确实也有不少孩子每天作业要做到夜里十一二点的。

★提高作业效率不是万能的

提高作业效率固然非常重要,可是如果作业太多,怎么提高效率也做不完又怎么办?所以说,面对过多的作业,仅仅靠提高效率是不够的。

在这方面,父母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物极必反就不是提高效率的问题了

提高作业效率的前提是作业数量适中,能够通过提高效率缩短时间,有更多的时间调剂精神、娱乐身心。如果作业多得总是做不完,或者做完了又有更多的作业接踵而至,这就不是提高作业效率的问题了。

北京市一位初三学生的父亲在企业担任总工程师,以前总认为儿子做作业太慢、效率不高。有一次,他和儿子一起做功课,想亲身体验一下孩子的作业量有多少。结果,仅仅语文、数学、外语、物理4门功课的作业,就从傍晚6点半一直做到夜里11点,这还不包括老师要求的复习和预习在内。从此,他再也不对儿子说“提高效率”了。

这表明,单纯讲提高效率还不够,其前提要看作业量是否合情合理。

机械重复的作业只能让孩子厌倦

提高作业效率的本意是增强孩子的作业信心,而令孩子感到厌倦的机械、重复性作业,与该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常常可以看到,许多孩子的作业怎么做也做不完。一方面,老师布置作业缺乏针对性,总是把成套的考卷不动脑筋地发给孩子,每人都一样,让他们带回家去做,而且非完成不可;另一方面,作业难度太大也会浪费许多时间。有时候一道题要做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题量又多,这就大大延长了作业总时间。除此以外,还有太多的考试、测验,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再加上期中、期终考试,孩子花在这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少。

相比之下,国外许多限制作业总量的方法就值得借鉴。例如在加拿大多伦多地区,各教育局基本上都有这样一条不成文规定:每一年级的家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即小学一年级10分钟,2年级20分钟,以此类推。如果违反规定,该学校今后就不能布置任何周末回家作业、三月春假作业、圣诞节期间的家庭作业,以及考前4天内也不准布置作业。

可以说,有了这样的作业总量限制,提高作业效率才有实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