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都很“懒”,通常是从小就缺乏自主独立,父母只要求“读书、读书、读书”,等到大学毕业才发现,原来自己真的“只会”读书、“不会”工作(或者找不到工作)。几番挣扎后发现,原来不工作在家里照样可以衣食无忧,反正父母也养得起自己,就权当自己还在读书啦。
应该说这也是一种天赋,只不过是坏的天赋。
从表面上看,孩子比较懒(回过头来想想,谁又不懒呢?如果不上班照样能拿工资,而且一分不少,又有多少人愿意上班呢);可实际上,这是他们对成年人的责任还准备得不够的缘故。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缺乏财商,不知道或没有能力去赚钱、投资理财。当然,即使这方面有准备的孩子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需要父母的帮助和指导。
研究表明,现在的孩子与上一代人相比,由于从小受到过度保护,所以担当成人的责任时间要比过去晚10年。
也就是说,这些孩子小时候无忧无虑,甚至没有受过任何挫折、没有感到过失望,所以在面对真正的现实社会时,往往会不知所措。而这,无疑就和父母没有从小对他们进行财商教育有关。以至于有些孩子因为无所事事,整天酗酒、吸毒,连这样的钱也都向父母要,让父母感到苦不堪言。早知如今,又何必当初呢?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大学毕业了,或者辍学在家,可是却不肯出去工作或找不到工作,整天在家里睡懒觉、玩游戏,甚至连家务也不肯做,这时候你就要下定决心把他“赶”出家门,而不是继续到处托关系帮他找工作。
要知道,他压根儿就不想工作或找不到工作,不一定是他的错,当然更不是你的错,而是某些社会潮流促成的。赶快让孩子“断奶”,从心理上、经济上解放孩子是唯一选择。
我有一位邻居,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收入不高,日子过得很普通。家有一个宝贝儿子,读书不聪明,特别喜欢玩电脑,怎么说也没用。后来,家里干脆把网络断了,可是这并难不倒他,他照样可以夜里偷偷出去上网吧玩游戏。后来他考上了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大专),学计算机。父母至此已经心灰意冷,所以一律随他去。
儿子从学校毕业后到处找工作,可是现在的人太势利,好一点的单位连门口招个保安都要求本科学历。无奈之下,他后来进了一家快递公司从事夜班装货,拿最低工资。因为觉得没劲,没做满一个月就不干了,整天在家里玩游戏。
家庭条件虽然不太宽裕,但吃饱喝足没问题。父母颇感头疼,但敢怒不敢言。现在的儿子长得人高马大,不是过去的小屁孩了:论理论,父母说不过孩子;论力气,父母打不动孩子,只好任其这样浑浑噩噩过下去。即使这样,父母还爱面子,每当有邻居问起,就对外称儿子是在“上夜班”。
有一次,儿子的叔叔来访,得知这一切后感到非常震怒。这个叔叔是狠角色,严厉又霸道,儿子从小就惧他。
叔叔立刻召集这一家三口开会。说是“开会”,实际上是他独自宣布几条纪律:一是从下个星期开始,儿子就必须离家单独生活,每个月允许回来一趟,但不得过夜;二是父母在最初三年内给儿子提供定额补贴,第一年1.5万元,第二年1万,第三年5千,按月像发工资一样打在他的信用卡上,3年后分文没有,除非买房和结婚。
父母对此倒没什么意见,因为他们对现状非常不满,早就想改变现状了;可是儿子坚决反对,甚至歇斯底里地咆哮起来,说,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啊,我可是你们的亲生儿子啊?
但常言说得好,“胳膊扭不过大腿”。儿子看自己再有意见也没用,叔叔的意见在这家里代表着“法律”,父亲实在太老实、“窝囊”了,所以只好就范。
三年过去了,孩子每月回家一趟;随之而来的是,父母可以说是一个月一个月地看着孩子在不断“长大”:先是学会了生活自理,自己洗衣、煮饭;然后是完全实现了经济独立,在一家外资内衣店当上了店长,可以“分管”四位售货员;最后是责任心大大增强,与父母的关系也很融洽,并且还在业余时间参加了“专升本”学习。
回顾过去,他非常感谢叔叔及父母当初的“狠心”,让他走上了自强自立之路。三年中他已经有了5万多元积蓄,并且正和店里一位漂亮的售货员打得火热,确立了恋情。
不难看出,“野百合”也有春天。无论多么顽劣的孩子,只要具备相应的财商就可能会帮助父母摆脱烦恼,自己也生活得很好,从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