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有贫富差别?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个人的,也有社会的,还有时代的,可谓数不胜数。
从个人因素来说,其中就包括财商方面的差别,而且这个因素非常重要,并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重要。
因为大家所处的时代、面临的社会背景基本相同,这时候家庭的经济、政治、社会地位以及个人的财商高低,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贫富差别。
如果你对此有怀疑,可以看看同一父母所生的几个兄弟姐妹之间,每个人成家立业后的小家庭之贫富差别有多么悬殊,恐怕就容易理解了。
无论是穷是富,现在要抚养一个孩子长大成人都不容易。2010年的一份调查表明,在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允许生养两个孩子的小家庭中,77.5%的家庭愿意生两个孩子,但最终只有3.6%的家庭付诸实施。
“现实”和“理想”之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主要原因就在于:经济条件、工作稳定、住房问题。
容易看出,在这三大因素中,首当其冲的是经济。换句话说,如果要再多生一个孩子,不但自己现有的经济负担大大加重,更担心孩子将来长大后的经济条件是否能胜任。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要担心孩子将来生活是不是成问题,至少是没有十分把握能保证孩子过上平常人的生活。
这实际上还是牵涉到一个贫富问题。
其实,生两个孩子是这样,一个孩子也是如此。无论你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都必须从小注重财商培育,为他们将来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但中国父母在这里有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过分注重孩子的智力培育,从而忽略了应有的财商教育。
当然,这不是现在才出现的问题,几千年来一直如此。中国历代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思想都是“重农抑商”,由此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是不足为奇的。而国外的情况就不是这样,这也是它们比较富裕的原因之一。
2003年,应邀来我国辽宁省大连市为企业界讲学的美籍华裔学者夏保罗,作为国际著名企业家、教育家,曾经培养了上千位CEO。在11月20日的演讲中,他反复提到一个观点,那就是孩子不会理财,就注定“富不过三代”。
他自己的五个孩子都考上了美国名牌大学的MBA,他坦言,他的孩子从小就必须学会记账,每个星期都要把自己的消费进行一次检查,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哪些钱花多了、哪金钱花少了,需要进行总结。久而久之,孩子们就知道应该怎样把钱花在刀口上,并且不小气。
他说,他的孩子从5岁开始就自己投资股票了。他教孩子怎样进行股票投资,怎样进行基本面分析,从利率、行业、供给、公司面、时机选择等方面,让他们从赚钱中获得成就感。5个孩子2002年的个人收入都介于200万美元到400万美元之间,在我们看来简直就是一部部赚钱的机器。
接下来,让我们听听这位美国教育基金会会长的原话是怎么说的。他说:
“在美国,家庭培养孩子对钱的认识和理财能力都比较早,社会对孩子财商的基本要求是:3岁时能够辨认硬币和纸币;4岁时认识到我们无法把商品买光,必须在购买时作出选择;5岁时知道钱币的等价物,例如25美分可以打一次投币电话等,知道钱是怎么来的;6岁时能够找零;7岁时能够看懂价格标签;8岁时知道自己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学会把钱存到储蓄账户里;9岁时能够简单制订一周的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10岁时懂得每周节省一点钱,以备有大笔开销时使用;11岁时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有关花钱的事实;l2岁时能够制订并执行两周的开支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中的术语。美国人有一个共识:在诸多成功中,赚钱最能培养人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所以必须从小教孩子理财,培养他们的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