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周卿
草团标正对山凹[1],山竹炊粳[2],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冰敲月牙[3],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4],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注释]
[1]草团标正对山凹:茅屋挂的幌子正对着山凹。
[2]山竹炊粳(jīng):用山间野竹烧饭。粳:米不粘为粳。
[3]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
[4]元佳:美好。元:美。
[赏析]
孙周卿〔双调〕《蟾宫曲·自乐》二首选其一。茅屋北倚青山,面对山凹。吃的是山竹烧炊粳米饭,喝的是山水煮山茶,还有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上冻结的冰溜子被风折断发出的响声,如同是冰敲月牙发出的声音。打扫院子的时候,云气氤氲,好像扫云,惊散了林中的乌鸦。山外晴霞满天,山景值得夸赞,山下房舍尽收眼底。
这首小令表现了山林隐居的闲适情趣。偌大山景,从何处写起呢?作者选择了自己住的茅屋,这是作者安身立命之所,也是一切山景的出发点。山居生活条件简陋,但作者认为其中自有一番真趣。从饮食方面来说,有取之不尽的山竹可以炊饭,有清冽甘醇的泉水可以煎茶,而这饭,用的不是陈仓老米,而是刚刚收获的新谷,所以香气格外诱人;这茶,也不是等闲之物,而是层峦叠嶂之间朝云暮霭滋润而成的云雾茶,即被称为“云腴”的珍品。有这样的饮食,作者觉得是一种极大的享受。接着作者列举了一连串的山野之物,夸赞之意流溢纸面。作者这样写,不仅表现了山中资源丰富,心灵的丰盈,精神的富足,而且通过这简朴的山中之物,凸显山中古朴醇厚的人情世态。“山果山花”是过渡句,“山果”可供食用,“山花”可供观赏,因此下文由饮食之乐转入景物之乐的描写。“山溜”句写山间泉水叮咚作响,犹如冰敲月牙一般。古人常以“敲冰戛玉”形容乐声的清脆,这里作者更发奇思,设想以透明的冰杖去敲击那玉盘一般晶莹的月亮,其声响该是何等铿锵悦耳?这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用泉水的响声反衬山间的静谧。“扫山云惊散林鸦”仍是写山间的宁静,但角度又有变换。唐权德舆诗有“石磴扫春云”之句,刘乙诗有“扫石云随带”之句,这里作者大约也在清扫石磴,因为云气氤氲,所以扫磴犹如扫云一般。清扫石磴的声音本来是不大的,居然惊得林鸦四散飞起,可见这山谷之间是何等空寂幽深。而林鸦飞起时那“扑腾腾”的振翅声,更反衬出空山幽壑之间的静谧气氛。末四句总写山景,收束全篇。作者仰观山外晴霞,指点山下遥望可见的房舍,全身心沉浸在这如诗如画的大好山色里。这首小令每句都有“山”字,属于曲之俳体中的“嵌字体”,作者的安排颇具匠心,强调了“山”在作者生活中的无处不在,突出了作者的生活充满自然情趣,作者山居生活的爱山恋山、怡然自乐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