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振
年年牛背扶犁住[1],近日最懊恼杀农夫[2]。稻苗肥恰待抽花[3],渴煞青天雷雨[4]。
[幺]恨残霞不近人情,截断玉虹南去。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
[注释]
[1]扶犁住:把犁为生。住,过活,过日子。
[2]最:正。懊恼杀:非常懊恼。
[3]恰待:正要,刚要。
[4]渴煞:十分渴望。
[赏析]
冯子振,字海粟,自号怪怪道人、又号瀛洲洲客。湘乡(今属湖南省)人,一说为攸州(今湖南攸县)人。今存散曲小令共四十四首,其中四十二首均为《鹦鹉曲》。
这首小令,写农夫在稻子抽花时节对雨的渴望之情。年复一年在牛背后耕作扶犁,近日里可使农夫懊恼之极。稻苗肥壮正等着杨花吐穗,苗都要枯死了,却是响晴的天不下一丝雨。可恨苍天不顾人们渴雨的急切心情,让残霞把要下雨的白虹冲断,云朵向南飘去。农夫们注视着那片白云,盼望能在人间降下三尺好雨。
小令分前篇和[幺]篇两个部分。前篇是主体。“年年牛背扶犁住”的语序应为“年年扶犁牛背住”,这里运用了倒置手法,不仅更耐人寻味,而且更能突出农夫生活的艰辛。“年年”写这种艰辛生活日复一日,没有尽头;一个“住”字,写出了农夫靠田为生,靠天吃饭。开头用一句概写农夫生活的艰辛常态,写这种常态是为了突出第二句“近日最懊恼杀农夫”,究竟为什么“懊恼杀农夫”?作者欲言又止。接着三四句作了说明。“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天旱已久,现在正是“稻苗肥恰待抽花”时,如果此时无雨,一年的收成将化为泡影,怎么不让农夫心焦如焚?“渴煞”既点了题,又回答了农夫“最懊恼”的原因,结构严谨,突出了“农夫心内如汤煮”的焦急心情。那么,苍天是不是体谅农夫的苦衷呢?[幺]篇不仅对前篇的具体展开和补充,而且又再兴波澜,这是这首小令最为巧妙之处。“恨残霞不近人情,截断玉虹南去”,本来南天出现了彩虹,虹是将有雨的天象,可是被火炽的晚霞“烧烤”,“玉虹”消散了,农夫盼望的及时雨又成画饼,怎能不恨悠悠?“截断”言苍天的无情。俗谚:“晚霞日头朝霞雨。”又云:“朝霞暮霞,无水煎茶。”傍晚出现晚霞,意味来日仍将是“旱日”。“望人间三尺甘霖”写农夫盼老天降雨的迫切心情,“三尺”反见旱情之重。那么,老天是不是体谅农夫的苦楚呢?结句云:“看一片闲云起处。”“闲云”,唐来鹄绝句《云》:“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一片闲云起处”,意味着仍将无雨。这一句把农夫的失望推至极点。
这首小令以刻画人物心理见长。作者用“懊恼、渴煞、恨、望、看”等一系列动词,细腻传神地描绘出农夫的心理活动。结构上,跌宕起伏,尺幅兴波。语言朴素,不加雕饰,全曲回**着农夫的心声,让人仿佛能听到农夫渴盼的呼吸,体现了作者对农民艰辛的体察和真诚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