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英
东风深处有娇娃,杏脸桃腮鬓似鸦。见人羞行入花阴下,笑吟吟回顾咱。惹作者纵步随他。见软地儿把金莲印,唐土儿将绣底儿踏[1],恨不得双手忙拿。
[注释]
[1]唐土:即“塘土”。
[赏析]
杨朝英,字英甫,号澹斋,青城(今山东高青县)人。曾官郡守、郎中,后来归隐。与贯云石、阿里西瑛相交好唱和。《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碧海珊瑚”。杨朝英〔双调〕《水仙子》共有九首,此选其一。
这首小令描写作者在春日游东湖时与一位美少女相遇的往事,表现作者对少女的无限爱慕之情。每个人都有过青春孟浪时期,有些孟浪蕴含着纯金般的真情,在岁月的深处散发着永不褪色的光泽。作者首先把少女放在春日东湖这个优美的环境里,让她从“东风深处”款款走出,春光把她打扮得更加俏丽。接着笔锋一**,让她出现在“花阴下”,春花簇拥着她的笑脸,使她显得更为娇艳。“笑吟吟”一笔写得神情毕肖,生动至极。至此,一个含羞带笑、绰约多情的少女形象宛在目前,呼之欲出。后半部分写作者对她的大胆追求。作者担心自己的莽撞冒犯了少女,又不甘心让这样一个美妙的少女跑掉,于是像追赶快乐的小鹿一样“纵步随他”。“唐土儿将绣底儿踏”这个细节传神地写出了作者不忍冲撞而又顾不得许多的慌乱心情。结尾一句“恨不得双手忙拿”看似实写,实则虚写,传达出对少女的无比珍爱之情。“随、印、踏、拿”这一连串的动词,从反面描绘出少女之美,表现了作者对少女的深深爱慕,对美好事物热烈和大胆的追求。
此曲的前半部分写“娇娃”,重在形态描写,借其形传其神;后半部分写“作者”,重在动作描写,通过动作刻画心理。“惹作者纵步随他”,巧妙地把“跑”和“追”粘合在一起,构成一组生气盎然的镜头。全曲格调活泼轻快,富有喜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