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有没有明确的经营原则(1 / 1)

拉尔夫·舒伊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并不复杂,我的老师格雷厄姆45年前就告诉我,画蛇不必添足。尔后在我个人的投资生涯中,我相当惊讶地发现,这道理也适用在企业管理上。经理人真正应该做的是把基本功做好而不分心,这正是拉尔夫·舒伊的做事方法——在设立好正确的目标后,毫不犹豫地放手去做。至于在私底下,拉尔夫·舒伊也是很好共事的人,对于问题他坦率直言,自信却不自大。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净资产收益率(ROE)是衡量一家企业盈利能力大小的最常用指标,所以毫无疑问,要选择净资产收益率指标高的企业作为投资对象。为此,该企业一定要有明确的经营原则,那就是必须盈利。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4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1994年末会计账面上还没有摊销的溢价有5420万美元,这个数字再加上斯科特·费策公司年末的净值9400万美元,表明伯克希尔公司账面上持有斯科特·费策公司的投资收益为1.482亿美元。要知道,这个数字还不到当初伯克希尔公司购买斯科特·费策公司价格的一半。

可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呢,斯科特·费策公司现在每年所赚的钱都要相当于当时的2倍。

巴菲特的这段话表明,斯科特·费策公司是一台很会赚钱的机器,它的净资产收益率非常高,伯克希尔公司当初收购该企业完全正确。

巴菲特特别指出,斯科特·费策公司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业绩,完全要归功于明星经理人拉尔夫·舒伊。他说,拉尔夫·舒伊的成功原因其实并不复杂,这就是他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45年前就教导他的“画蛇不必添足”。意思是说,企业管理层应该集中精力打好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功,在设立好一个正确的目标后就毫不犹豫地去大干一场,而拉尔夫·舒伊正是这样做的。

其实,巴菲特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作为全球首富,巴菲特从股市中赚的钱当然够多的了。然而他的成功不在于他究竟赚了多少钱,而是每次投资都把不亏损作为底线(实际上他又不是亏不起)。他给投资者的忠告就是这样的:第一条原则是不亏损,第二条原则是牢牢记住第一条。

投资者虽然看不到巴菲特所有股票的买卖情况,但从伯克希尔公司年报中可以得知,从1977至2015年的38年间,他一共购买了76只股票,平均每年两只,其中很少有割肉卖出去的。[1]从1965至2015年的51年间,仅仅只有两次即2001、2008年出现亏损,当时分别发生了“9·11”恐怖袭击和全球金融危机引发股市暴跌,其余年份就都是中国人常说的“跨大步,迈小步,不停步。”不亏即赢,其内在价值当然就越来越高了。

作为全球第一高价股的伯克希尔公司股票,当2018年3月末股价高达299100美元时,市盈率却依然只有10.95倍,大大低于同期上海股市15.65倍和深圳股市32.14倍的平均市盈率。

毫无疑问,这种业绩的取得与巴菲特明确的经营理念是分不开的。就好比走路一样,你只有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并且知道走哪条路是捷径,咬定青山不放松,才会尽快到达目的地。

千万别以为要做到不亏损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知道,有太多太多的投资专家就是因为某一次失误而跌入深渊的。中国股市中的许多散户,论某一次或某一年的投资回报率要远远高于巴菲特20%左右的水平,可是要在一生中都做到这一点,绝无仅有。最常见的情形是这一次赚了很多钱,可是却在下一轮的股市下跌中亏损连连,终点又回到起点。如果每次都能做到不亏损,哪怕赚得再少,最终也会变成一个天文数字的。

最典型的是投资大师乔治·索罗斯,虽然他在20世纪末的亚洲金融风暴中叱咤风云,赚了很多钱,但最后依然因为损失惨重,导致联手冲击香港汇市的老虎基金关闭、量子基金遭损,最终不得不低调行事。所以,无论是经营企业还是投资股票,一定要有明确的经营原则,那就是不亏损。

例如,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5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医疗事故保险是一种十分难以承保的品种,许多保险公司把它看作是梦魇之地。然而,伯克希尔公司却于2005年6月30日收购了具有106年经营历史的医疗保护保险公司。

那么,巴菲特是如何保证投资该公司不致于造成亏损的呢?他分析说,该公司具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是该公司将会采用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那些保险公司一样的制度,把承保纪律看做高于其他一切的经营目标,绝不允许造成亏损;二是该公司作为伯克希尔公司的一部分,拥有远远超过竞争对手的财务实力,完全可以让客户放心,决不会因为保险公司破产最终索赔无门;三是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蒂姆·金纳西(Tim Kenesey),会本能地采用伯克希尔公司其他经理人一样的思考方式。

看看,本来是一个令保险同行望而生畏的医疗保健领域,自从加入伯克希尔这个大家庭后,就像彻底换了个“人”。归根到底,除了它优秀的明星经理人和背靠伯克希尔公司的强大财务实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经营目标明确,不会为了无谓地抢夺市场份额而杀价竞争;相反,却会把承保纪律看做最高经营目标,而这在巴菲特看来是顺理成章的。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股票投资都要有明确的原则和底线,那就是持续盈利,最低要求是不亏损。而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完全是相通的。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高了,投资者的盈利也就有了切实保障。

[1]《巴菲特38年间买76只股》,载《山东商报》,2016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