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边际比价格高低更重要(1 / 1)

在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的最后一章中,很强烈地驳斥了这种匕首理论。如果要将稳健的投资浓缩成三字箴言,那就是安全边际。在读到这篇文章的42年后,我仍然深深相信这三个字,没能注意到这个简单原则的投资者,在1990年代开始就会慢慢尝到造成损失的痛苦。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投资的上市公司最好要有一条经济护城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该股票获得超额业绩回报。他认为,与买入股票的价格高低相比,该股票是否具有安全边际更重要。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0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在他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一书的最后一章中,把稳健的投资归纳为“安全边际”。在他读到这篇文章42年后的今天,他仍然非常相信这个观点。而那些不重视这个简单原则的投资者,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会慢慢品尝到投资造成损失所带来的痛苦了。

巴菲特介绍说,伯克希尔公司1990年的主要投资组合变动,就是增加了美国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RJR Nabisco)的债券。对于伯克希尔公司来说,平时很少买银行股,很少购买等级以下债券。因为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原则是,必须对自己即将投资的股票有相当的了解,同时股票价格和内在价值之间要有相当大的差距。

在这以前,伯克希尔公司曾经有过几次投资等级以下债券获得成功的先例,但这些债券基本上是因为发行债券时等级并不低,只是因为后来公司出现了问题被降低了等级。可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各种各样的垃圾债券越来越多,最终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伯克希尔公司对这些不具备安全边际的证券,就变得小心翼翼了。

巴菲特警告说,有些投资者认为,这些垃圾债券正因为“垃圾”、存在着发生崩盘的危险,所以它们的经理人会更加专注于经营,从而使得这些公司起死回生。

可是巴菲特说,这颇有一点像驾驶着一辆轮胎上插着一把匕首的破车。这时候你完全可以相信驾驶员一定会小心翼翼地开车,可是他却不能避免马路上有个小坑或一小块冰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足以造成致命的车祸。

巴菲特的意思是说,无论你买入的股票价格是高是低,如果该公司不具备安全边际,没有经济护城河,那么随时随地都可能在与同行的激烈竞争中败下阵来,从而给你的投资造成损失。所以,投资者千万要小心。

从历史上看,伯克希尔公司每年取得的投资业绩有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股市越是低迷,投资回报率越高;相反,当股市处于牛市时,回报率反而跑不过大盘。这就源于巴菲特的小心谨慎,准确地说就是避免亏损的安全边际思想在起作用——在投资安全与成长性的把握上,他更注重成长性;在账面价值与未来现金流的把握上,他更注重未来现金流。

正因为这种不疾而速,他取得了51年来年复合增长率19.2%的极致水平,全球无人能及。如果你也有这种小心谨慎,在中国股市中的回报率将会很高。因为中国股市跌多涨少,熊市时间长、牛市时间短,这样更能确保你获利丰厚。巴菲特对旗下63家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要求就有也唯有这样两条:1、永远不要让你的股东亏钱;2、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

从长远看,巴菲特的股市投资业绩无人能及,可是他却没有培养出多少杰出的徒弟,这与他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完全不同(要知道,在美国华尔街上,几乎所有知名的投资家都以自称是他的信徒为傲)。

历史上伯克希尔公司亏损最大的是2008年,而即使在遇到如此大的全球金融危机面前,也只亏损了9.6%。就在别人损失一半的时候,他不仅只“挨了1个跌停板”,并且还有钱抄底摊低成本,这才是他最牛的地方。

1984年,巴菲特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庆祝《证券分析》一书发行50周年大会上演讲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1973年时《华盛顿邮报》公司的内在价值高达4亿美元。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时《华盛顿邮报》公司旗下的《华盛顿邮报》、《商业周刊》和其他几家重要的电视台,其资产合起来就能卖到4亿美元及以上;所以,愿意用4亿美元买下它的人并非疯子。可奇怪的是,当时它的总市值却也只有8000万美元。不用说,“用80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4亿美元的资产,这笔交易基本上没有风险。”当然,你必须在粗略估计企业价值方面具备一定的知识,但也不需拥有多少高深的专业知识,这就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理论。

巴菲特说,这样做的理由是,“你必须让自己保有相当的缓冲。架设桥梁时,你坚持载重量为3万磅,但你只准许1万磅的卡车穿梭其间。相同的原则也适用于投资领域。”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7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又老生常谈说,2007年伯克希尔公司投资的股票业绩表现总的来说是满意的,其中持有市值最大的四家公司中,有三家公司的表现相当不错,它们分别是美国运通公司,每股收益增长了12%;可口可乐公司,每股收益增长了14%;宝洁公司,每股收益增长了14%。第四家公司富国银行,由于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收益有所下降,但在巴菲特看来,它的内在价值仍然是增加的,虽然增加幅度可能并不是太大。

巴菲特说,虽然上述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情况不错,可是他依然坚持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要以投资对象的市场价格来衡量投资业绩。相比之下,他宁愿采用两条自己制定的标准来衡量投资业绩:一是在扣除整个行业的预期增长率后,看一看它的实际收益增长有多大;二是看看它的经济护城河在这一年里有没有变得更宽。

巴菲特特别强调,虽然后一条标准带有主观色彩,但却非常重要。如果该公司的经济护城河变得更宽了,表明它让它的竞争对手日子变得更难过了;相比而言,它自己的竞争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他说,如果用上述两条标准来衡量上面所提到的四只股票,它们无疑都是能得分的。

巴菲特说这番话,实际上从一个侧面告诉读者,他用来衡量股票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接下来,巴菲特又以投资中石油H股对此做了说明。他说,2002和2003年,伯克希尔公司先后投入4.88亿美元买入中石油公司1.3%的股权。按照这个价格进行推算,中石油公司的价值应该在370亿美元左右。然而到了2007年,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显著攀升,再加上中石油公司管理层在石油和天然气储备方面所做的工作,该公司的内在价值得到大大提高,据巴菲特估算,2007年下半年该公司的价值应该在2750亿美元。

如果是换了其他的投资者,手中拥有的中石油股票价格上涨了应该是好事;可是在巴菲特看来,这却使得它的经济护城河由此变得狭窄了。

所以,巴菲特当机立断,把手中拥有的中石油H股全部卖出,卖了40亿美元。这表明,伯克希尔公司投资中石油H股一共赚了35.12亿美元,投资回报率高达7.2倍(含税)。

巴菲特不无自豪地说,伯克希尔公司从这一笔交易中一共向美国税务局缴纳了12亿美元的税金,大约可以供应美国政府包括国防、社会保障等所有费用在内运作4个小时。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股票的安全边际大小比买入该股票的价格高低更重要。他以投资中石油H股为例试图证明,随着中石油H股价格的不断攀升,他认为该股票的安全边际也在不断缩小,所以这时候就到了出货时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