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永远持有的3只股票资本城/美国广播公司、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与《华盛顿邮报》的仓位仍然保持不变;同样不变的是我们对于这些公司管理层无与伦比的敬佩:资本城公司的汤姆·墨菲和丹·伯克、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比尔·斯奈德和卢·辛普森,还有《华盛顿邮报》的凯·格雷厄姆和迪克·西蒙斯,查理·芒格和我非常赞赏他们在公司管理中的出众能力与高尚品德。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其公司管理层一定要优秀。他说,股票投资乍一看投资的是企业,其实更重要的应该是人,即这家公司的管理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这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是否足够优秀,是你是否要投资该公司应该考虑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在这方面,巴菲特欣赏的公司管理层非常多,几乎可以说他所重点投资的每一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在他眼里都非常优秀。因为他当初在决定是否投资该公司时,就已经把这看作是一项主要条件。
从这个角度看,巴菲特认为,最重要的投资对象其实不是上市公司本身,而是这家公司的管理层,也就顺理成章了。
巴菲特说,他最敬佩的公司管理层是资本城/美国广播公司的汤姆·墨菲、丹·伯克,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比尔·斯奈德、卢·辛普森,《华盛顿邮报》公司的凯瑟琳·格雷厄姆、迪克·西蒙斯,这也是伯克希尔公司希望能永久持有这3只股票的重要原因。
在每年伯克希尔公司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巴菲特都要不惜笔墨甚至有些肉麻地赞赏旗下公司的优秀管理层,不但欣赏他们的出众管理能力,更赞赏他们的高尚人品。
他说,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他经常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这3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相比之下,他们要比其他上市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表现卓越得多了。
例如,有些上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明显无法胜任工作,可令人奇怪的是他们的位置却坐得很牢,一点没有后顾之忧。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呢,必然会导致公司内在价值大幅度下降,甚至面临倒闭风险。
巴菲特说,究其原因在于,首席执行官的管理能力很难衡量。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果有位秘书被应聘时要求达到的打字速度是每分钟80个字,可是上班后发现她的打字速度实际上只有每分钟50个字,那么毫无疑问她会被立刻解雇。同样的道理,如果销售人员在规定时间里没能完成销售任务,也同样可能会面临下岗甚至失业。
奇怪的是,一名不称职的首席执行官要么缺乏明确的考核标准,要么是即使有标准也不是模糊不清就是难以执行,要么这种标准干脆就是被肆意歪曲、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在这种情况下结果会怎么样呢,一句话,首席执行官终能找到借口蒙混过关,通过“考核”。
巴菲特认为,在你重点投资的上市公司里,这种情形是不允许存在的;否则,该公司的长期竞争优势和内在价值就无从得到保证,你的投资也就很可能会打个水漂。
而事实上,许多上市公司中都存在着这种情形。究其原因在于:首席执行官缺乏有效监督。
虽然从道理上讲,公司董事会应当监督、考核管理层;而实际上,公司董事会成员都希望能与首席执行官和睦相处,不愿意得罪公司管理层。即使公司到了破产的边缘、最终被其他公司兼并了,那些作鸟兽散的董事会成员包括公司管理层,原本享受的优厚待遇也不会有多大的损失,甚至还可能会因祸得福,取得比原来更高的待遇。
所以,巴菲特一再劝告投资者,一定要把资金投给那些公司管理层十分优秀的上市公司。如果你对这家公司管理层的管理才能和人品一无所知,那么且慢,还是等考察清楚了再作决策。他说,日常生活中你根本不可能把钱莫名其妙地交给陌生人打理,那为什么在股票投资中就能这样盲目呢?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嘛。
那么,巴菲特心目中的优秀管理层究竟有什么标准吗?
巴菲特说:“上述这些观点并非是对所有首席执行官或董事会的谴责,他们中的大多数非常能干而且勤奋努力,有些人甚至十分出类拔萃。但是,查理和我见识过许多管理失误,使我们非常幸运能够与3只永远持股股票的公司管理人员一起合作。他们热爱自己的公司,像所有者那样思考,他们的所作所为表现出高尚的品德与出众的能力。”
从上不难看出,巴菲特对优秀公司管理层的衡量标准主要有两点:一是高尚的品德,二是出众的能力。前者主要是指公司管理层的为人应当值得投资者信赖,否则他们就不会放心地把钱交给他去打理;后者主要是指这个公司管理层有能力为股东创造良好收益,让投资者从中得到合理的回报,“占着茅坑不拉屎”是不允许的。
那么,巴菲特有没有对公司管理层看花眼的时候呢?当然有。
据他透露,2012年末伯克希尔公司拥有4.15亿股英国乐购公司的股票,投资成本为23亿美元,与股票市值差不多。到了2013年,他因为对当时的管理层略感失望,所以抛售了1.14亿股,获得0.43亿美元的盈利。到了2014年时该公司爆发出了财务丑闻,市值缩水,给伯克希尔公司造成4.44亿美元的税后亏损,是伯克希尔公司历史上六大亏损中的第四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最大的三大亏损都发生在1974至1975年间;并且,当时造成投资亏损的原因是伯克希尔公司为了换股,即用非常便宜的价格出售股票、然后以同样低的价格买入其他股票。
巴菲特的意思是说,伯克希尔公司历史上过去3次最大的亏损都是有客观原因的,唯有这次巨大的亏损是他自己看花眼(主观懒散)造成的。显然,在他看来这次投资失利的性质更严重。
巴菲特一贯认为,“我们负担得起亏损,甚至是严重的亏损,然而我们负担不起声誉的受损,哪怕只是丝毫的损伤。”[1]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买股票一定要选择公司管理层十分优秀的上市公司。他对优秀管理层的标准是:“他们热爱自己的公司,像所有者那样思考,他们的所作所为表现出高尚的品德与出众的能力。”德才兼备,德先于才。
[1]立悟:《巴菲特痛陈平生最大投资失败:人懒财必空》,新浪网,2015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