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家公司真的必须进行收购的话,我认为它最好是收购与自己的主业相关的公司,但是一般来说收购会让我感到十分紧张。那些现金充足而且感觉自己实力强大的公司在收购中存在这样一种强烈的趋势:收购出价过高,对收购的公司期望太高,而收购以后却管理不善。相比而言,我更愿意看到一次强有力的股票回购举动,因为这样的回购对股价来说会产生最纯粹的协同作用。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投资策略]
彼得·林奇认为,许多盈利非常不错的上市公司,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回购股票或提高分红比例上,而是热衷于搞“多元化”,最终使得“多元化”成了“多元恶化”,这样的股票不能买。
他说,这类股票基本上是10年一个轮回:前10年疯狂收购、兼并其他企业,而且一投就是几十亿美元;后10年大量剥离、瘦身重组,不得不以比当初买入价格低得多的价格卖出去,然后如此往复。
本来一家好好的公司,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呢?原来,这些公司一心一意要多元化的收购对象,通常都具有以下两大特征:一是收购价格过高,或觉得收购这些公司非常刺激、令人兴奋;二是它们所从事的经营业务完全超出人们的理解范围,一般人不容易“看得懂”。
从投资者角度看,能够从上市公司这种自我折腾中得到的唯一好处,就是等待将来这家本来好好的公司陷入困境后,在瘦身重组过程中,有可能会形成困境反转型投资机会。
他说,多元恶化的案例实在太多了,以至于他不知道先说哪一个。
以美孚石油公司为例,它曾经因为收购Marcor公司而陷入困境,而且一连困难了好多年。
美孚石油公司对Marcor的业务并不熟悉,也不知道它是怎么想的,居然会收购后者。没办法,美孚石油公司到最后只好以非常低的价格出售Marcor子公司的一项主要业务——纸箱包装业务。当然,这要赔掉不少钱。
后来,美孚石油公司又以过高的价格收购Superior Oil石油公司,同样一下子损失了好几百万美元。
经过这样一番折腾,1980年以后埃克森石油公司的股价上涨了1倍,而同期美孚石油公司的股价只上涨了10%。
当然,这并不是说埃克森石油公司这方面就没有问题了,它同样犯过和美孚石油公司类似的错误,只不过它懂得如何克制自己罢了。
埃克森石油公司在收购Reliance电子公司时,同样进入了多元恶化的误区,类似的情形还有好几次,甚至它还成立了一家注定要失败的风险投资公司。幸好的是,这几次收购业务规模都比较小,所以并没有导致损失过重。
在痛定思痛之后,它后来坚决拒绝搞多元化,所以并没有导致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而是专心致志地投身于自己的主营业务。当它有了多余的现金后,就用这些现金来回购自己的股票。
这样一来,就使得投资者购买埃克森石油公司的股票要比购买美孚石油公司股票的回报率高多了。
彼得·林奇特别指出,并不是所有上市公司都不能搞多元化,关键要看这种多元化的基础是否合理。
以Melville和Genesco两家公司为例,这两个公司都是制鞋商,但却通过多元化一个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另一个则相反。
Melville公司过去只为自己拥有的鞋店制作男鞋,后来业务规模越来越大,开始在其他鞋店设立专柜销售皮鞋,最有名的是在凯玛特连锁超市设立了销售专柜。
生意越做越大后,它开始一系列的收购行动,在每一次开始下一次收购以前,都把上一次的收购行为搞得相当成功。所以,这种收购相当稳健、扎实,因而是有效的。
后来,它的收购对象逐步面向药品折扣零售公司、服装折扣零售公司、玩具公司等,同时,逐步减少制鞋厂,从最多时1965年的22家减少到1982年的1家,从而使得Melville公司转型为一家多元化经营零售商。
与此不同的是,Genesco公司从1956年开始收购公司,先后涉足证券咨询业、男女珠宝行业、针织材料业、纺织业、牛仔服装业,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零售批发业。在实行多元化的同时,它一直都没有放弃制鞋业务。
据初步统计,在1956~1973年间,它一共进行了150次大大小小的企业收购。虽然从销售规模看,这时候的Genesco公司已经变得无比强大,而实际上,它的公司基本面已经非常糟糕了。
这两家公司由于多元化经营导致的不同结果,使得它们的股价表现大不一样。
在1973、1974年股市大跌期间,Melville公司由于经济效益稳定增长,股票价格也随之不断攀升,到1987年时股价上涨了30倍;而Genesco公司由于财务恶化,股价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原来的水平。
彼得·林奇特别指出,从这两家同类公司多元化的不同结果看,造成这种巨大反差的关键因素是能否发挥“协同作用”——实践表明,无论什么样的多元化,只有把相关业务组合成一个整体,并且使得这个整体运作比部分运作更有效,才能实现“1+1>2”的效果。
[投资心法]
并非所有公司的收购行为都能产生良好结果,所以彼得·林奇认为,投资者千万不要买多元恶化的公司股票。这种自作自受会像俗话所说的那样:吃不了兜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