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开道】 装修黑幕最怕光照,理想主义终占上风(1 / 1)

以他为首的7个理想主义者,为了最大限度地用互联网+消除装修黑幕、“让家装行业回归用户体验”,毅然成立了这样一家“不一样的家装公司”,短短一年后就从上海开始辐射到全国。

叶旭晖读大学时就有了创业的梦想。2008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很顺利地加入了华为公司,被派到驻巴基斯坦办事处工作。

当时的情形是:一方面是我国国内的互联网创业风潮刚刚兴起、开心网等社交网站迅速崛起;另一方面是,大多数网民还并没有搞清楚微博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是沉浸在一种全民“偷菜”游戏的娱乐中。

这一情景被远在巴基斯坦的旁观者叶旭晖看得一清二楚。骨子里不安分的他实在按耐不住了,立刻辞职跑到国内,与另一名同学一起搞起了创业,开发一种便捷的社交收藏软件。

这个软件的第一版做了10个月,从研发到设计、市场,可谓做得有声有色。可是好景不长,就在用户数达到几万的时候,被一家安全巨头当做未知插件查杀了。于是,他和合伙人开始了漫长的申诉流程,最终无功而返。无奈之下,他们的创业只好宣告失败,不但花光了积蓄,还背了一点债务,仅有的几台电脑也都瓜分完毕。

心灰意冷的叶旭晖决定去北京碰碰运气。于是他加入了百度公司,成为一名产品经理。虽然他在百度一呆就是两年,可是那颗创业之心依然不灭。一有时间他就去泡北京的投资圈和创业沙龙,并且自己鼓捣起了一个“零食分享社区”。因为一方面没有融资跟进来,另一方面也恰逢大众点评等互联网巨头在崛起,这个社区终于没有发育长大。

痛定思痛,叶旭晖觉得自己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一没有靠谱的、熟悉O2O的创业伙伴,二没有成熟的融资渠道。只要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就可能取得成功。为此他加入了上海大众点评网,开始了“学习”的旅程。

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一位毕业于东南大学的高材生室友,他称为“标子”的以前在支付宝工作过,在做产品经理时也有心进行市场运作。后来经不住叶旭晖每天软磨硬泡,两人一起选择了创业。

做什么好呢?叶旭晖认为,虽然当时互联网对电子商务、科技行业已经是一种常态了,可是对于一些传统行业如装修装饰行业等还渗透不多。最常见的是,购房者的学历和经济实力在不断上升,可是装修队和装修工人这么多年来就一直没变过,所以双方的沟通成本高;再加上一些装修黑幕的存在,使得装修行业多年积累下来的矛盾依然无法改变。他觉得,从这里入手就是他最好的创业切入点:别人不做,我来做。

所以到了2013年时,他第三次辞职选择创业,方向就确定为O2O模式的互联网装修。在此期间,他一共结识了6位后来的合伙人,其中包括房地产行业高级管理人员、资深家装设计师、来自百度公司的技术大拿。至于庞大的资金缺口,一开始是3位大佬提供的天使投资;后来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好这一行业,于是叶旭晖从中挑选了双方观点合拍的IDG资本作为A轮风险投资。

大家抱着一股理想主义劲头,一致决定要尊重工人、不对业主玩黑幕,以此取信于人。而正是这样的理想主义感动了一些装修公司的老师傅,于是有越来越多的工人找上门来愿意合作。就这样,第一家互联网装修公司“柚子装修”正式诞生了,并且慢慢地在上海开始有了名气。

拿到A轮投资后,叶旭晖全部把它用在严格标准和扩大规模上。柚子装修仅仅创办一年多之后,就已经做到每月接到上百家客户的规模,而这是传统装修公司10年也做不到的。它下一步的动作是要实现标准化、价格透明化,同时向其他城市拓展,把其模式复制到更多的城市。[1]

【+什么】

●摆正心态

叶旭晖认为,一个人投身创业一定要摆正心态,否则很难坚持到底。他说:“我理解的创业就像爬一座山。最早的阶段,站在山脚下想象山顶的风景,眼里每一个登山者都是英雄;但直到爬到山腰才知道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往上爬很难、摔下去就死。所以,作为创业者一定要摆正心态。创业不是为了一个结果,它是一种生活选择。”

●从产品导向转向客户导向

互联网+一定要从产品导向转为客户导向。在这其中,尤其要注重发挥大数据的独特优势。

有这样一个例子:曾经有一家美国零售企业,给一位17岁的女孩发送邮件广告推销孕妇用品,女孩的父亲得知后很不高兴,说我这孩子还没成年呢,你们就来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而事实上,几天后该女孩就被确认是真的怀孕了。这说明,商家通过对该女孩各种大数据的分析,甚至有可能比父亲更早知道女儿怀孕了。[2]试想,商家如果有了目标客户如此准确的信息,无论客户导向还是产品导向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那么,客户导向和产品导向的区别在哪里呢?举例说,客户导向的典型代表是小米手机,它汲取了几千万客户的需求,所以产品一上市就供不应求,3年就创造出智能手机市场的奇迹来;而产品导向的典型是诺基亚手机,它以企业自身为中心,结果没想到,产品做得再怎么好市场也不一定就买账。正如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要做“顾客心目中最好”的产品,而不是“事实上最好”的产品;因为顾客才是上帝,顾客说好才是真的好。

【怎么+】

◆提高透明度

家装行业的盈利其实并不错,关键是沟通成本高。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业主抱怨工人,而工人也有许多苦处。叶旭晖觉得,这里的关键是要提高透明度,建立工人和业主之间的彼此信任,这样才谈得上良性循环。

为此,柚子装修把尊重、理解、引导工人放在首位,因为说到底,无论什么样的活都是工人干出来的。至于透明这一块,首先是业主在官网上提供预约,然后由网站在线给出装修一口价,派设计师上门免费量房,成功签单后由工人按照标准化流程提供服务,最终由业主为工人“打分评价”,公司根据业主的“打分评价”来决定工人的收益。而这样做,就会很好地发挥互联网+对装修行业的冲击作用,真正淘汰那些低质、黑幕的传统装修队,引导整个行业向良性方向发展。

针对业主最搞不懂的是装修要花多少钱,业主只要在柚子装修官网上输入面积、房型和风格,一秒钟就能看到相当准确的装修报价;并且他们承诺,一旦合作、绝不增项,这就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业主的后顾之忧。

◆选择合适的行业

有些人只要一谈起互联网+就会觉得特兴奋,甚至会貌似人人都是专家似的,其实不然。实事求是地说,不可能所有行业都会受益于互联网+,只有那些拥有难以颠覆的技术、资源、平台的传统企业,才能利用互联网+得到升级,而这时候就要选择合适的行业来互联网+了。

在这其中,家电、医疗、制造业以及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支柱型经济产业与互联网+的关系可能就不大;一些服务行业甚至还会因为互联网+产生噩梦。虽说家电产业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联网、智能控制,医疗产业可以实现智慧医疗,制造业可以实现机器人生产和精益生产,但接下来的问题是,智能家电的升级会给传统家电企业增加营业收入吗?平心而论,现在能看到的只是一定会增加成本,盈利增长至少暂时还看不到。至于钢铁、冶金、石油等重工业,互联网+能否有效提升这些支柱产业的生产效率、利润率,增加就业岗位、实现经济转型呢?现在来看,影响可能还是微乎其微。为什么?因为这些支柱产业的升级,关键是靠核心技术的突破,而不是互联网+。

以柚子装修为例,互联网+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网上咨询、公开报价、透明流程、材料选配和标准化作业,其最终的装修质量还是要靠工人操作来把关的,不能本末倒置。

[1]关中舍予:《柚子装修叶旭晖:互联网装修的风口,我等了七年》,新芽网,2015年5月15日。

[2]艾里克·桑多萨姆:《大数据时代:隐私保护靠立法》,载《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