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中,有些什么道德生活呢?分为下列数点来说明。
(一)随喜的道德生活
佛教讲求布施,布施有许多种,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布施不一定要施舍钱财,如果一定非施舍钱财不可,那么没有钱的人,就不能信仰佛教了。施舍金钱是财布施,固然是一种难得的善行,但是若能行法布施,或者行无畏布施,则更为可贵。
在普贤菩萨十大愿中,有一愿为“随喜功德”,佛教不仅讲求布施,更注重随喜。随喜布施的功德,甚至比有钱人捐献财宝的功德更大,更不可限量。什么叫随喜功德的布施?随喜是把快乐随时随地布施给他人,譬如早晨起床,遇到人说一声:“你早!”“你好!”这就是随喜布施。见到人给人一个善意的微笑,也是一种随喜布施。
随喜的道德,在日常生活中都能随时随地去实践。譬如点头招呼,举手之劳的服务,恰到好处的赞美,真诚的关心,都是随喜的道德生活。当我们吃到珍肴美味时,请朋友来共尝,会觉得食品的味道更芬芳。当我们听到金玉良言时,转告朋友一起分享,会感到人生的境界更宽广。而若能将佛法的法味珠玑,布施给自己的朋友,甚至一切众生,我们的生命会更美好,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了。
(二)慈悲的道德生活
佛教的教主佛陀,是一个伟大的圣人,他的伟大不是高高在上的威严,他的伟大是慈悲的自然流露。他的弟子眼睛失明了,要穿针缝衣,佛陀看到了,告诉失明的比丘说:“我来帮你穿吧!”并且一针一线地为弟子把衣服缝好。有病的比丘要喝水,佛陀知道了,亲自倒茶给病比丘喝。佛陀并且还时常服侍重病的弟子,甚至污秽的粪尿、脓血,也毫不嫌恶,亲自加以清理。伟大的佛陀,他的慈悲,仿佛和风煦日,不分贵贱、高下,普及于一切。慈悲就是佛法,佛陀躬亲实践,是我们最好的启示和典范。
唐朝的智舜禅师,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走到一片山林,禅师坐在树下养息。忽然遇见一个猎人,打中了一只野鸡,野鸡受了重伤,逃到禅师的座前,禅师以衣袖掩护着这只虎口逃生的小生命。不久,猎人跑来向禅师讨回野鸡,“我的野鸡呢?还给我!”
“它也是一条生命,放过它吧!”禅师带着耐性,无限慈悲地开导着猎人。
“你知道,那只野鸡可以当我的下酒菜吗?”
猎人一直和禅师纠缠,禅师没办法,拿起行脚时随身携带的刀子,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贪婪的猎人,说道:“这只耳朵,够不够抵你的野鸡的重量?你拿去做下酒菜好了。”
为了救护生灵,不惜割舍自己的身体,这种“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德行,正是慈悲的具体表现。
佛陀的弟子迦旃延,到印度边疆地区去弘法,经过了很多年,非常想念佛陀,就派小徒弟亿耳去拜望佛陀。亿耳到了佛陀那里,佛陀亲切地招呼他,并且吩咐弟子说:“在我的房间加一张床,把我的棉被分一半给亿耳,今晚让他和我住在一起。”
佛陀那么伟大,一个小徒孙亿耳,须要佛陀费那么大的心思来照顾吗?佛陀的慈悲如春晖般的细微、温暖,他亲切地对待亿耳,不仅招呼小徒孙,并且安慰远在蛮荒弘法的弟子迦旃延,让他知道:你虽然在边地,但是你的弟子到了我这里,我仿佛看到你一样,重视他、热忱地待他。佛陀这样做,不仅亿耳欢喜,迦旃延也会觉得无比的欣慰。
佛陀就是这么慈悲而又具有人情味的圣者。在《阿含经》里,记载了许多佛陀慈悲的事例。佛法的根本精神在于慈悲,一切菩萨的发心,也由大悲而起。悲一切众生的苦难,而愿意代为承受。古人所说的“不忍人之心”就是慈悲,我们应该把慈悲的道德带人生活之中,并努力去实践。
(三)惭愧的道德生活
惭愧力量非常大,惭愧就是对于自己不好的行为、心念,感觉羞耻,知道忏悔、改正。《佛遗教经》上说:“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虽然犯了过错,如果知道羞耻,穿上惭愧的衣服,过去的瑕疵仍然可以去除,而显得无比的庄严。古人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就是强调改过的可贵。
在南传大藏经中的《那先比丘经》里,记载着一段那先比丘和弥兰陀王谈到惭愧的话。弥兰陀王问那先比丘:“一个在家的居士,已经证得阿罗汉身,对于凡夫的出家比丘,要不要礼拜?”
“应该礼拜。”那先比丘肯定地回答。
弥兰陀王觉得很奇怪,问道:“为什么?”
“他虽然是未证果的比丘,但是他有惭愧心,惭愧心会激发他努力修行,不敢放逸。”
平时我们看到一个在家信徒吃点鱼肉,认为是没有关系,有人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大快朵颐。但是,一个出家人,他如果想吃点鱼肉,一定不敢明目张胆地吃,只敢偷偷地背着人吃,并且觉得“不好意思。”
在家人喝酒大大方方地,甚至猜拳喝彩,高声互敬:“再来干一杯!”但是,一个出家人,他如果偷偷喝酒,绝对不敢公然地说:“再来干一杯!”因为他有惭愧心,这个惭愧心,好比推动船儿前进的反拨于后的海水,是将来进趋更高佛道的根本力量。
那先比丘接着又告诉弥兰陀王:“没有证果的比丘,可以披穿袈裟,为弟子剃度、传戒、使佛法久住,但是,在家的弟子,即使证得初果也无法具有如此的力量。”因此不要轻视一个犯戒的出家人,他只要发惭愧心,知道忏悔,就能去除前愆;白布上的一点小污秽,可以用水把它洗干净。我们不要因看到白布上的小斑点,就大惊小怪,痛加指责,比起家里所用肮脏不洁的抹布,这小小的污点又算什么?古人说:“君子之过如月蚀,人人皆知。”就因为白布很洁白,稍有不净,人人见之。比起脏得找不到一点点洁净的抹布,是更有机会还给它本来清净的面目的。
印光大师自称为“常惭愧僧”,我们应该常常发惭愧心,想到佛法没有兴隆,众生没有得度,更须勤奋不懈;想到事业未成,德业未净,我们的心越谦虚,头垂得越低,我们的人格就越崇高。身为佛教徒如果不发惭愧心,佛教怎么有办法普及呢?因为惭愧心是救国、救民、救佛教的原动力。
(四)因果的道德生活
佛教是讲求因果报应的宗教。因果,最简单的了解,就是种什么因,就会收成什么果,也就是俗语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在时间上有三世因果,在日常生活中、经济、身体、信仰等等,也各有他们的因果律存在。譬如肚子饿,吃了饭就解了饥。吃饭是因,肚子饱就是果。又如一个人勤勉不懈地工作,因此赚了很多钱。努力工作是因,赚钱就是果。胡适之先生有一句话说:“要怎么收获,先要怎么栽。”因果观并不是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一切的得失成败,冥冥中由命运之神掌握,努力是没有用的。而因果的观念是,所有的果报,不管善恶,都是你自己造作出来的,幸福、悲惨的选择,主权不在神而是在自己,一切的结果,是自己行为决定的。
过去的不幸,可以靠不断的努力,使它转变为幸福。因果观是肯定努力、上进、修行,充满乐观进取的道理。佛教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未到。”我们要坚信因果报应的丝毫不爽,谨言慎行,守身护心,不要造下恶因,尝到恶果。因果是一定会报应的,只是时间快慢有别,有的现世就受报,有的来世才受报,有的多生多劫才受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配合因果的道德生活?有一个小孩,和朋友发生了摩擦,跑到山谷大叫,发泄内心的忿闷,他对着幽深的空谷叫着:“我恨你!我恨你!”话声刚落,幽谷里突然传来“我恨你!我恨你……”的回响,久久不绝。
小孩子沮丧地回到家里,伤心地向母亲哭诉:“世间上所有的人都恨我。”
母亲问明原委,于是牵着孩子的手,到了依旧宁静无声的山谷,“孩子,现在你对山谷说:‘我爱你!’”
小孩子照着母亲的话做了,立刻从山谷四面八方传来“我爱你”的声音。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用爱才能赢得爱,以恨对待恨,恨意只有加深。
一个人长得相貌端正,是从忍辱中修持而来的。世间上最难看的脸孔是忿怒的脸,时常保持心平气和,自然显现端好的相貌。贫穷是因为悭贪不知施舍,悭吝贪得,不能与人结缘,失去许多助缘,自然贫穷。名位由恭敬中获得,下贱因骄慢而生;瘖哑是毁谤佛法的恶果,盲聋乃不信四谛的受报;长寿是因为懂得行慈悲,短命则起因于杀生,诸根不具是破戒的报应……在因果的道德生活里,每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无法逃避责任的。我们应该把因果观念牢记心里,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务求合乎佛法准则。
(五)戒律的道德生活
戒律是佛陀为了调伏弟子们的身心,所制定的种种规矩。好比学生要遵守校规,军人要服从纪律,国民要奉行法律一样。作为佛陀的弟子,不论在家、出家,除了要皈依三宝,更要受持佛陀所制定的戒律,能够如此,身口意三业自然不会有差错。
有人或许会认为戒律是束缚行动自由的枷锁,何必自找麻烦,受戒律的拘束。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遵守戒律,确实不违,反而能够得到更大的自由——解脱。譬如我们开车,都能遵守交通规则,不抢穿红灯,不横冲直撞,车辆一定可以平平安安地驾驶。同样,如果我们能遵循戒律的交通规则,在人生的旅途上,绝对不会发生车祸,绝对不会亮起红灯。
戒律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润滑剂,“戒”虽有种种的条文与差别,但是它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他人,我们不侵犯他人,他人自然不会伤害我们;树敌渐少,善友日多,办起事来,自然能够左右逢源,所到亨通。因此守戒律,并不是自缚手脚,而是开拓更宽广的道路。尤其一切行止中规中矩,合乎戒律,那份不耻屋漏的心安理得,是最为珍贵难得的。
佛经上说:恶口是最犀利的刀剑,贪欲是最激烈的毒药,瞋恨是最可怕的火焰,愚痴是最漫长的黑夜,烦恼是最无底的深坑。对于这些无明烦恼,种种罪障,我们要持着戒律的铠盾,披着惭愧的盔甲去对治,才能得到世间最光亮的明灯——智慧。
佛陀在华严会上曾经说过:“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
又说:“戒为惑病最胜药,护诸苦厄如父母;痴暗灯炬生死桥,无涯业海为船筏。”
戒律,并非只有学佛者必须受持,凡属人类,都应该共同遵守。牢狱中的囚犯,多半是犯了五戒的人。古今中外,各个国家为安定社会,纲纪人伦的立法条目,也没能超越五戒的范畴。如中国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就是佛教所谓的五戒。不杀生曰仁、不偷盗曰义、不邪**曰礼、不饮酒曰智、不妄语曰信。但儒家的五常,仅止于勉人律己;而佛教的五戒,就自利而言:受持五戒是入道之正因,若能精进不懈,则惑业渐消,功德渐长,最后得证圣果。就利他而言:五戒是净化人心的良药,一人受持,一人得益;万人受持,万人得益;若全世界人类共同受持,则大同世界指日可待。
(六)信忍的道德生活
有这么一段记载:
宋朝道楷大师得法后,大扬禅门宗风。崇宁年中诏住净因寺;大观年中,迁移天宁寺。一日,皇上遣使颁赠紫衣,赐号定照禅师。大师表辞不受。皇上复令开封府李孝寿亲至大师处,表达朝廷褒奖之意,大师亦不领受。因此触怒皇上,交州官收押。州官知道大师仁厚忠诚,悄声问道:“大师身体虚弱,容貌憔悴,是否生病呢?”
“没有。”大师回答。
“如果说是生病,可免于法律惩罚。”州官诚恳地想为他开脱。
大师厉声答道:“没病就没病,怎可为求免于惩罚而诈病呢?”
州官无奈,遂将大师贬送淄州,闻者皆流涕不已。
道楷大师德行崇高,操守严谨,虽受皇上至荣,却辞而不受;虽遭州官惩罚,却忍辱不欺。这种由于信仰而产生的忍耐功夫,堪为后人楷模。
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位比丘,有一天乞食到一家珠宝商的门口,珠宝商正为国王穿珠,见到比丘前来乞食,就立刻入内取食。不料珠子从桌上滚到地下,被一只白鹅吞了下去。珠宝商出来后,发现珠子不见了,误以为比丘窃取,便以竹杖鞭打比丘,比丘仍不说出详情,默挨杖鞭,直至身上血流溅地,白鹅引颈舐血,珠宝商盛怒之际,一棒将鹅打死。这时比丘才说出珠子被鹅吞食,珠宝商遂杀鹅取珠,并向比丘忏悔。当问明为何不事先说明原委时,比丘说道:“我若说出鹅吞去珠子,则鹅命将难保,现在鹅已被打死,我才说出真相。”
珠宝商惭愧自己的鲁莽,向着比丘拜谢不已。
为了护住畜生的一条命,甘愿忍受身体皮肉被鞭打,比丘忍辱的德行,实非一般常人所能及,这都是信仰的力量所驱使。我们身为佛教徒,应该处处以利人为前提,为国家、为社会、为佛教、为群众,以信仰的力量忍耐自己,牺牲小我,当为义不容辞之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若信心坚定,自然忍耐的力量增强,唯有行此道德生活,我们的人格才能升华,生命才有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