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活的人间——以众为我的佛教生活(1 / 1)

人是群体动物,不能离群索居。一个人想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想在大众中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生活的人间,必须有一层透彻的认识与了解。关于这一点,分三部分来解说。

(一)从小我的人间说到大我的人间

这个世界是众缘和合而成的,不是属于某一个人所有,除了自己,还有很多人休戚与共地生存着。既然大家共存于这个世间,彼此就应该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和平相处,共同关心属于大众的每一个问题。

古人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个人的享乐,其“乐”是有限的。譬如一个人欣赏电视,不如很多人共同欣赏比较有趣。而且自己的快乐和别人分享,快乐并不会减少。如同一支烛光,把它分传给很多支,每一支都点亮了,不但不会减少第一支的光明,反而更增加空间的亮度。人生的幸福快乐亦然,个人的快乐是建筑在大众共同的快乐之上。一个家庭,父母子女围着用餐,父母的慈祥,子女的欢笑,和乐一团,即使饭桌上仅是粗茶淡饭,却能吃得津津有味。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独坐桌前,面对孤影,虽然吃的是珍馐美味,也味同嚼蜡般枯燥。空**的一栋房子,除了壁虎,找不到第二个人影,每天孤寂无聊,即使装饰再华丽,设备再完善,生活其中,亦毫无情趣可言。

由此可知,个人的独处,没有大众相处的快乐;把快乐分享给别人,又可以从别人的快乐中增添自己的快乐。因此,一个人要获得快乐,必须扩大小我,融自己于大我中,从大我中获得快乐。

同样地,佛道在世间,佛道在大众身上。想求得佛法,更须化私为公,化我为众。唯有化私为公的生活,才是心安理得的生活;唯有化我为众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生活。

几十年来,我个人即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我一直很喜欢佛教文化事业,过去自己写文章、出版书,以这些所得,曾经买过一栋精美的房子,住在里面,读书写作倒也逍遥自在。虽然如此,后来我还是把房子卖了,我一直希望能为佛教多贡献一些,遂以所得150万元买了一块荒山,开始创建佛光山。我将个人所有奉献给佛教,为佛教创办事业,教育人才。我的人生虽然一无所有,但是,我的心里却觉得非常富裕,我的生活也充满法乐。

现在佛光山办有佛教学院,有不少佛教青年来研究佛学,从他们朗朗的读书声,与他们蓬勃的朝气中,我体验到佛教充满前途希望的快乐。每天接踵而至的善信男女,虔诚地来山朝圣、礼佛,从他们充满法喜的脸上,我感受到佛教深入人心,敦厚风俗的快乐。所以,一个人如果能从小我中脱颖而出,化小我的人间为大我的人间,他会觉得这种无我的人生更有意义,生活更加快乐。

(二)从造作的人间说到忏悔的人间

每一个人生存在世间,身口意随时都在造业,身体上的举止动作有善恶的行为;嘴上的说话,有善言恶语;内心的意念,有善恶的思想。一般而言,这当中与善业相应者微乎其微,与恶业相应者却比较多。因此,我们要常常怀着忏悔惭愧的心。

“忏悔”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法门,其功德不可思议。譬如一个学生犯了过错,到训导处认错忏悔后,他仍然可以成为健全的青年。一个出家人要经常忏悔,从忏悔中可以消除往昔所造之恶业。“忏悔”犹如菩萨的慈悲法水,借此法水,能够洗涤无始以来的罪愆,获得清净的佛道。

人生在世,虽仅数十寒暑,但是,为了事业,为了家庭,难免奔波劳累,甚或与人争执计较,不知造作了多少身口意的善业与恶业。如果能够及时反省忏悔,则善业增长,恶业消除,仍然不失为堂堂正正的人。因此,佛经云:“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无明烦恼生起现行,只要及时觉悟忏悔,仍然是个清净善良的人。一个人最怕的不是犯了过失,而是犯了过失仍不知道悔改。如同陷入错误的泥淖里,若能及时回头,仍可得救。如果一意孤行,自怨自艾,耽溺于过失中不肯自拔,则将越陷越深,终于遭到灭顶。佛教里的《梁皇宝忏》《大悲忏》《八十八佛忏悔文》等,都是教人常行忏悔;所有罪过,一经忏悔表露,如同经过法水洗净,不会再遭遇旁人的责难与遗弃。

了解了忏悔的意义与功德,我们应该如何忏悔?除了佛教的布萨、拜愿,有一个在人际间最行得通、最能够获得和谐的妙法,就是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牢牢记着“你是好人,我是坏人”的铭言。一般人都是处处维护自己,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对的,只有自己才是好人。曹操曾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可是,一个信仰佛教的人,却须处处为别人设想,大家都是好人,只有我是坏人。如果世间上每一个人都能有这种观念,相信这个世界是和谐的,人我之间绝对没有争执的事情。举个例子说:

张三把电风扇打开了。李四不喜欢,开口大声说道:“喂!不要只顾自己吹,想想别人已经感冒了,赶快关掉!”

张三不服气说:“你自己感冒,站到旁边去!别人热死了也不能吹吹风吗?”

“我为什么要站到旁边去?”李四发火了。

两个人因此争执起来,一个要开,一个要关,吵得不可收拾。

再举个例子,甲从外面进门,刚坐下,一阵风吹来,门“砰”一声关上了。乙坐在里边看书,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弄得起烦恼,骂道:“进来也不会随手关门!”

甲一听,反驳道:“门本来就没关,你怪什么啦?我怎么知道会刮风?”

乙不服气,两个人终于冲突起来。

分析上面两个例子。如果张三和李四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相信两个人绝不会起争执的。譬如张三得知李四感冒,赶快说“对不起”,把电扇往旁边挪一挪,不就没事了吗?

甲乙两个人的争执,如果在乙发怒时,甲适时地道一声“对不起”,又有什么争执可起呢?

每个人先承认自己是坏人,凡事都是自己的错,勇于认错,勤于忏悔,则无明烦恼亦无从生起,人我相处,自能和谐,生活即可获得幸福快乐。

(三)从接受的人间说到报恩的人间

社会上一般的人,处处都在争取自己的利益,只想获得,不能施予。

阎罗王对着两个小鬼说:“让你们到人间投胎做人,一个一生给别人东西,一个一生从别人那里获得东西,你们愿意投胎做哪一种人?”

小鬼甲听了,赶快跪下来说道:“阎王老爷,我要做那个一生从别人处得到东西的人。”小鬼乙选择当个一生给别人东西的人。

阎罗王抚尺一振,宣判道:“下令小鬼甲投胎到人间做乞丐,可以处处向别人乞讨东西;小鬼乙投胎富裕人家,时常布施周济别人。”

一般人往往凡事都以自己为前提,只想接受,不想付出,当然,更遑论报恩了。我们学佛的人,应学习佛陀的慈悲,以大众的安乐为安乐,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对于宇宙世间,要能知足、感恩,要有“我能给别人什么”的胸怀;不能自私贪求,只想“别人能给我什么”。因为施者的境界,比受者更宽大;施者所获得的快乐,比受者更丰富。唯有分享快乐给人,懂得报恩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我们要感恩什么呢?佛教说“报四重恩”:(1)感念佛陀摄受我以正法之恩。(2)感念父母生养抚育我之恩。(3)感念师长启我懵懂,导我明白真理之恩。(4)感念施主供养滋润我色身之恩。

除上述以外,我们要感念众生自旷劫以来供我所需之恩;感念宇宙自然界的太阳供我光明与热能,空气供我呼吸,雨水供我洗涤,花草树木供我赏悦等等。一个人应该时时自忖:自己何功何德,而能生存于宇宙世间,接受种种供给,不虞匮乏?每一个人都要抱持感恩的胸怀,感念世间种种的给予。如果我们能时时以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间,会觉得这个世间很可爱,自己很富有。

古来的大德,都知道从感恩中去体证佛法,如印光大师21岁出家,在一个寺院里挂单当水头,每天烧热水供应全寺大众,柴火没有了,还要亲自上山砍伐。如果是现在的人,可能会怨恨寺院的住持和执事太残忍了,分给自己如此粗重的工作;但是印光大师却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太好了,给我的恩德实在是太大了。你们准许我挂单,并且给我学习的机会,我要感恩图报,把热水烧得更好!”

印光大师带着感恩的心情,虽然做的是粗重的工作,却也能够逍遥自如。过去的人都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韩信接受漂母一饭,后以千金相报。人与人的相处,若能时时怀抱感恩的心情,则仇恨、嫉妒便会消失于无形,是非烦恼自然匿迹于无影,生活的人间自可获得和谐美满。

佛教常被人误解为太玄妙、太深奥、太迷信,似乎和人间生活脱离关系,其实,若真了解佛教,体悟佛教,就知道生活与佛教有着深刻不可分离的关系了。

1975年4月讲于台北志莲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