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吴京先生在召开“宗教教育系列讲座”时表示——
1.教育主管部门将正式把“宗教课程纳入各级学校中”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宗教观念。
2.在大专教育课程中把宗教教育课程纳入通识教育。
下午三时,和丛林学院即将结业的同学们举行“师徒时间”,并回答大家的问题——
◎禅坐是一种心地功夫,除了腿子要软外,性情也要软,心地更要柔软。
◎修行不一定要闭关、住山、进禅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任何时刻都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是修行,因为如果没有“生活”怎会有“修行”?
◎弘法不管在海内外,皆要以本山为根本,拥有本山即拥有全世界,海外道场只不过是一个点而已,“本山”才是一切的根本。
◎别人的不如法、不究竟,正好是我的如法与究竟圆满,学佛不舍一法,不弃一人,除了肯定本山为根本外,还要肯定前辈、长老师兄对常住的贡献,并要学习未来承担佛光家业。
◎佛法不是自私的,比世间法更超越,除了学历的“力”和信仰“力”,更须有“力”;只要有“力”,不管从事任何事业都会有实力,有所作为。
◎人要大死一番,才能脱胎换骨,才能扬弃旧观念,建立新思想;世俗的感情能淡一分,佛法的感情才能浓一分,能如此才能以道情为重。
◎丛林就是一个社会,其典章制度、大德言行、开示、六和敬、四摄法、八正道……就是一种管理学。
◎佛门的经济观,给人就是给自己,布施就是发财的方法,凡事只要以身作则,就能做到。
◎舍亲人道,要保持自己的贞洁形象,俗情太浓的话,也是一种障道,世俗的染污力很强,要“不忘初心”才会有力量。
◎明理、道德比学历还重要,除读书外还要有悲心、愿力为众生服务才算“人”。
◎读书没有“原则”,是依个人专长、兴趣、性向而定的,没有固定的方针或一定要如何,但是不要以读书为职业,不要死读书。
◎“社会”主要的成员就是人,替人服务,是出家必具的条件之一,不肯替人服务或不发心从事社教工作,就不具菩萨性格。
◎如何做好秘书工作?
1.对主管周遭的人、事、物要关心,要了解。
2.不时在主管面前提供资料、讯息、作品等,请示事项,只要让主管“摇头”或“点头”即可。
3.在人事上要替主管照顾周全,召见、慰问、助力、规划主管休息时间、保护主管的秘密、树立主管形象。
4.替主管网罗人才、帮助主管,使其成就越高越大。
5.不受小惠或搞小圈圈。
6.品德要比主管好,尤其是口中有德。
◎常有人问我,如何统理佛光山一千多名徒众?我的方法是,我对他人好的建议或好话,都很用心去听,且记住他人的优点,来平衡其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