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融今天从普贤寺上山,为我带来十几本最近刚出版的新书,这是他不定期的例行工作。在普门寺的永升、永和也时常提供我一些新的书讯或刚创刊的杂志,每月我都会固定收到慧军的《天下》、慈容的《远见》、萧碧霞的《新新闻》、陈嘉男的《读者文摘》,慈惠、依空、依昱、永有等如看到一本好书,也时常介绍给我。故每天尽管再怎么忙,总要抽空去翻阅一些书报杂志。
二十年前刚开创佛光山时,为添购图书馆的书册,常以步行的方式来节省车资,以便买书,甚至少做一件衣褂、节省一顿餐费,也要把书买到。佛光山目前拥有的六个图书馆,其藏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累积起来。现在的徒众,轻易的从开架的书柜取书时,有几个人能体会当初我买书的辛苦?实在一言难尽!
物质的多少不是人生苦乐的根本,要拥有人生的喜悦、感恩和内心的智慧、般若,希望徒众都有这一层的认识,好好利用图书馆,好好看书。
傍晚在球场,学院有几位在家的同学请示我道:“要怎样的条件才能出家?出家后要学些什么?”
出家必须具有出家的性格,如出世心、慈悲心、爱道心、普利社会大众心,因为没有这种发心容易在大众中流失。出家后要学的东西太多了,除了基本的三刀六槌(菜刀、剃头刀、裁缝刀,木鱼槌、钟槌、鼓槌、磬槌、板槌、铁槌)外,典座、法务、知客……四十八单职事的能力,都应具备。时下年轻的一代最欠缺的是法务行政的工作经验。会办、协调、沟通的态度是积极要培养的观念。
在学习的过程,凡事要多向主管报告,多接受批评、指责,才会进步,否则不知改过,错误就会一再重复,那怎会进步?做事不可有本位主义,要有一体的成就感、一体的光荣感,能如此即与佛光山道风相应,能相应者就有条件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