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说“不偏谓之中”,中,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字。你偏左、偏右,立场不居中,让人认为你有所不公;声音太大、太小,不适中,让人听起来觉得不舒服。开车,车速太快,会被开罚单;太慢,也是要罚钱了事。
国际间有了战争的时候,有些国家保持“中立国”的立场;自己的好朋友,忽然起了争执,自己保持“中立”的态度,这都是息事宁人,容易给人谅解。
兹将“中”的好处,略述如下:
一、以中场休息调整精神:打篮球,有中场休息时间;踢足球,也有中场休息时间。开会,有中场休息时间,甚至音乐会也都有中场的休息时间。中场休息,就是给你调整身心,消除疲劳,让你精神焕发,有力量重新出发。
二、以中立角度协调纠纷:思想不同,立场不同,两边斗争,势必要靠中立的人士从中斡旋,以息干戈。所以,不只国际战争,需要中立国出面协调;某一个国家的政党相争不下,也要靠中立者出面调和鼎鼐。有争,必是相互伤亡;能忍一口气,所谓“忍一口气,风平浪静;退一步想,海阔天空”。协调者,要能公平、公正,让大家皆大欢喜,这才是中间路线。
三、以中空态度吸收新知:我们要喝一杯茶,茶杯必定要空,才能装茶;吃一碗饭,碗必然是空的,才能盛饭。我们要建一所房子,须有空地,才能建造;我们平时把物品放在哪里?必须有空的仓库,才能存放。所以,“空”才能成就“有”,空才能吸收外来的因缘;如果我们的心中成见很深,不留空间,外来的新知,也就不容易进入。因此,空是破除执著的,执有的妄见减少,空见增加;自己的世界必定会愈来愈开阔。
四、以中庸之道待人处世:儒家学者做人处事,讲究“中庸”之道。做人,给人留一点余地:说话,给人留一点立场。力不要使尽,以免后继乏力;武力不要用完,才能保持实力。所以,中庸之道就是不要乘胜追击,不要赶尽杀绝,保留一些转圜的空间,以便将来还有再见的时候。
五、以中道思想体悟真理:佛教对中道思想,发挥得最为透彻。佛教讲世间、出世间法,道理有真谛、俗谛,但佛教还有一个中道第一义谛。你谈空,你说有,在空有之间,佛教也有一个融和空有的中道思想。所谓“不起有见如妙高山”,同时也“不起空见如芥子许”,也间万事万物,都是一体两面,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说有没有,说空不空,那才是真正的中道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