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要自觉、发心、感恩(1 / 1)

1

教育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团体教育,但真正的教育在于自己,自己无心于教,所谓“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也无济于事。佛教的教育,就是“觉”的教育,但是先要“自觉”,而后“觉他”,进而才能“觉满”。

——《人间万事·教育》

2

一般人以为教育就是学多少字、读多少书、知道多少常识。其实,教育最重要的是正确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例如,吃饭要有感恩的心情,穿衣要有物力维艰的了解,一切都是得来不易的。

——《人间万事·教育》

3

真正的教育,必须要有菩萨的发心,如释迦牟尼佛及跟随他的十大弟子等千二百五十人、耶稣的十大门徒、孔子的七十二贤人等,这许多人因为受到老师教育的感染,兴起献身普世人类的发心,因此能留名青史。所以,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普济思想,才显得出受教育的学子,其人格不同于一般人。

——《人间万事·教育》

4

生活里,有因果观念就是教育;懂得感恩图报、发心回馈,就是教育。有了生活的教育,就与单纯获取知识的教育不一样了。

——《人间万事·教育》

5

教育是在开发人们与生俱来的潜能,是在培养良好平和的性情,进而养成健全的人格。教育能够加强是非善恶的判断,提高廉耻忠孝的情操,最重要的,要达到自我启发、自我教育、自觉教育的目标。

——《星云法语·教育的意义》

6

教育的目标,是教导学子如何发现问题,以及引导他思考问题的答案在哪里;教育的目的,是启发学子的心灵宝藏,而不是将他人的思想,填鸭式地加诸学子的记忆中。所以,教育的课题是启发学子的心智。

——《星云法语·教育的意义》

7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正义道德;教育的成就,是让人明智达礼。因此,教育的基础,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星云法语·教育的意义》

8

一个家庭里,父母从小就教育儿女,对人要有礼貌、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行立坐卧的规矩,这是做人最初应该学习的一门重要功课。进了学校,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是知识上的传授,生活上的教育同等重要。所谓生活教育,就是在行立坐卧上应有的礼仪。

——《迷悟之间·行立坐卧》

9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然而时下多数父母却往往把教育儿女的责任与希望托付在学校教育上,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因为不当的家庭教育,导致儿女在人格、思想、观念的发展上产生偏差,影响所及,不仅关系孩子一生的前途,甚至贻害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因此,为人父母者,除了为儿女营造一个衣食温饱的家庭以外,更应该重视孩子成长中的每个阶段性教育,尤其是童年与青少年时期的教育。

——《佛教丛书·仪制·佛化家庭篇》

星云语录

教育是在开发人们与生俱来的潜能,是在培养良好平和的性情,进而养成健全的人格。教育能够加强是非善恶的判断,提高廉耻忠孝的情操,最重要的,要达到自我启发、自我教育、自觉教育的目标。

10

为人父母者,要在子女身上多一些时间关怀与教育,教好一个孩子等于救了好几代。家庭和睦、社会祥和,则人人有福。教育儿童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1)维护儿童人格的尊严。(2)养成儿童感恩的美德。

(3)培养儿童认错的习惯。(4)化育儿童接受的性格。

(5)重视儿童待人的礼貌。(6)教导儿童正常的生活。

(7)坚定儿童心中的信仰。(8)增长儿童处世的善缘。

(9)培养儿童的慈悲胸怀。(10)培养儿童的忍耐力量。

(11)培养儿童的服务精神。(12)培养儿童行善的美德。

——《佛教丛书·仪制·佛化家庭篇》

11

教育儿童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1)教他跟大家结缘:要让孩子了解,一粥一饭都是许多人辛勤奉献的成就,因此吃饭的时候,当思来之不易。儿童在这种教化下长大,懂得感恩、结缘,将来就不会贪心、悭吝,更不会以暴力相向。

(2)教他要有感恩心:生活中,时时给孩子机会教育。告诉他这件衣服是爸爸给的,要感谢爸爸;那个玩具是哥哥姐姐送的,要谢谢哥哥姐姐。时时言感谢、事事存感恩,将来才会敬重人。

(3)教他对人有礼貌:佛经上常说:“佛法在哪里求?在恭敬中求。”要时时教导孩子跟人点头、跟人说好话,有礼貌,结善缘。

(4)教他心中有信仰:让儿童知道“三宝”的伟大,知道宗教的慈悲。从小亲近“三宝”,长大后自然将心里的信仰化为生活中的谦冲虚怀,进而促进社会的祥和。

——《人间佛教系列·学佛与求法·佛陀的教育法》

12

一般父母对于子女的命名都很重视,有的在婴儿未出生前就已经为他们取好名字,等待新生命的到来。在佛教,命名只要雅而不俗,叫起来顺口、响亮、不怪异、不冷僻,就是好名字。孩子出生取名,可以参考具有佛教意义的用字,例如,法、净、慧、光、德、因、果、善、智、明、圆、广、愿、如、慈、莲、道等,使孩子从小就接受佛法的陶冶,养成善良敦厚的人格。

——《佛教丛书·仪制·人生礼仪篇》

13

一般人过生日,往往设宴会、张音乐、开舞会、绘图画、竞辞赋,以之为乐。其实,生日是母难日,这一天不应以此为乐。佛教徒对于过生日,应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例如,到佛前诵经礼忏,或修诸福事,把功德回向给天下每一位为人父、为人母的父母亲,以报答父母劬劳生育之恩。

——《佛教丛书·仪制·人生礼仪篇》

14

出国旅游不要成为采购团,旅游的目的不在物质,而重在精神的启发、道德的修养。因此,父母带子女外出旅游,不要只是为了虚荣,应该“寓教于乐”,借着旅游的机会,带领子女到名胜古迹参访,借以增加知识、开拓见闻、增长阅历、结交友伴。尤其,在旅游时,应该教育子女发挥服务的精神、启发感恩的思想、注意参访的礼仪、重视公共的道德等,以展现绅士、淑女的风度与教养。

——《迷悟之间·旅游的意义》

15

过去有“师严而后道尊”的教育理论,有的老师为了达到“严师出高徒”的目标,以打骂的方式严苛教导,以致学子自尊受挫,在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影响人格健全发展。所以,教育的秘方应以尊重学生为前导。

——《星云法语·教育的意义》

16

禅宗的教学法,有时当头棒喝、有时反诘追问、有时有无不定、有时暗示含蓄。总之,禅的教育,就是不说破,不说破的才是自己的全部。

——《星云禅话·洗心革面》

17

自己没有自觉要向上、向好、向善,即使有再好的名师也教不成,所以教育要靠“自觉”。

——《人间万事·教育》

18

人一出生到世间,就要修学、受教,透过学习、教育,才能明理知义。对于不肯学习的人,有以下四患:

(1)仁厚不好学,近愚:即便是做人很好,但不好学,也就没有智慧,近于愚痴。所以,心慈无智的人,纵然待人厚道,有时候不当的慈悲、厚道,还是属于愚痴的行为。

(2)聪慧不好学,近虚:一个人虽然很聪明,但是不肯运用聪明再去进一步学习,这种聪明但不好学的人往往虚而不实。

(3)诚实不好学,近害:有的人做人很诚实,老老实实、诚诚恳恳,但是不好学。不好学则无智,因此不懂得运用诚实、不善于拿捏分寸、不晓得分辨利害、不知道权衡轻重,光凭着诚实,这样子的人危险临身也不知道防范,所以诚实不好学,近害。

(4)勇敢不好学,近乱:有些人很勇敢,讲话勇敢、做事勇敢,但是没有学问。没有学问就容易乱来,乱说乱做,这种人不会受人尊重,也不会受人重视。所以,人要好学,好学以后才能不愚痴,才能不受害。

——《星云法语·不学之患》

星云语录

父母带子女外出旅游,不要只是为了虚荣,应该“寓教于乐”,借着旅游的机会,带领子女到名胜古迹参访,借以增加知识、开拓见闻、增长阅历、结交友伴。

19

世上最宝贵的是智慧、思想,有了智慧、思想,可以让人生的理念、境界再提升。过去有些寺院宁可用两吨重的黄金塑造佛像,却不懂得推动佛教的文教事业,失去了佛教存在的意义与本质。所以,未来人间佛教的发展,不要只看到黄金,看不到智慧。所谓“法身慧命”,没有智慧,就没有生命。

——《如是说》

20

棒喝看起来是体罚、是责备,却是非常慈悲、非常含蓄的,一般不够资格的学生,是不容易得到老师的棒喝的。马祖禅师的一喝,让百丈禅师耳聋三日;黄檗和临济师徒,道得是三十棒,道不得也是三十棒,这是禅的妙用,也是最高的教育。

——《迷悟之间·棒喝》

21

佛教对现代教育的看法是:

(1)生活重于知识。

(2)道德重于功利。

(3)普济重于个己。

(4)自觉重于接受。

——《星云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