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 二十二日 星期五(1 / 1)

在军事官员许义重、许择清、赵山林的安排下,今乘二十人座的小型飞机前往外岛兰屿。在近四十分钟的飞行时,从机上往下看,海水碧绿得让人有沁凉的感觉,尤其近兰屿时,几乎可以看到海底的岩石与游鱼,好一块清净的地方。

兰屿地区指挥官蒲以格、励德训练班主任朱文光等人均在机场等候。兰屿岛形如一礼帽,中间高耸四周平坦,环岛公路一周需要二小时,目前已规划为公园,不能违建,不可捕鱼。

由机场往励德训练班的途中,近海岩石酷似一件件艺术作品,高挺的如坦克岩、鳄鱼岩、青蛙岩、双狮岩、沉思岩……靠近岸边者有鹿石、羊石、马石、孔雀石……就像是海上动物园,真是美丽的景观!

曾在兰屿服务过的赵山林表示,兰屿居民为雅美族人,有六个村落,主食为地瓜与芋头,民众嗜食槟榔,就是没有牙齿的老太婆,也会用石头将槟榔捣碎再吃。“政府”为了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建了好几排的三层楼房给他们居住,可是他们宁可将鸡鸭猪羊养在房子内,自己则在空地上或海边搭帐蓬。民性平和、不积极,故而能保有那份未开发的纯朴。

在朱文光主任的引导下,为励德训练班的同学讲话——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怨天尤人,在犯错时要勇于认错,才能进步。要学习吃苦、委屈、低姿态、为人服务以广结善缘。在接受训练的这一段时间,要坚强的培养忍耐力,想想在这块没有被空气污染的清净地住一段日子,也是福气。世界上很多伟大的人物,如甘地就是在这种日子下成就其担当,养成崇高的耐力。

二三年前,我曾赠励德训练班一尊四尺高的观音像,今在佛堂亲睹,不禁自忖:人只要结缘,就会续缘!故特在观音菩萨座前为大家洒净,看他们那虔诚、礼敬的态度,真是“人之初,性本善”。

中午应朱主任之邀,在励德班用餐。席间朱主任表示,为了请我们这一餐(素食),特地去买了新锅、新碗、新筷。兰屿一切物资均仰赖台湾补给,若遇台风补给不上时,就只好用平时贮存的干粮,今天这一餐真是来处不易啊!

下午一时三十分,赶往兰屿活动中心参加“佛光山冬令赈济义诊”活动。非常感谢台北庆生医院医师宋荣昌、潘昆莹,高雄市立中医诊所医生陈世波及护士郭秋霞、许淑芳等人参与这次的义诊,也因有他们的加入,让冬令赈济活动更具实质的意义。在现场为前来的民众和兰屿国中同学近三百人,作一简短开示,为我翻译雅美语的是曾在佛光山工作的雅多先生,我盛赞兰屿的民众有福气能住在这片山明水秀无污染的净土上,岛上基督教与天主教很多,希望将来在此也有座庄严佛寺,让此地居民不仅有上帝、天主的保佑,也有佛陀的加被。

承指挥官蒲以格及朱文光之好意,带我去坐玻璃船,参观海底景观,由透明的玻璃外看海水清澈见底,海蛇的漫游,几种罕见的鹦鹉鱼、扇鱼、水仙鱼……穿梭于各种不同的珊瑚礁间,煞是好看。

回程时,顺道参观了“核能废物兰屿贮存厂”,在杨昭宗厂长的简介下,初步对核能有个概念的常识。核能有医疗、发电、工业等用处,是现代国家不可少的一项能源;但在使用过后核能废料之处理在“安全”的前提下,几经多次的研商,在台湾离岛的十三个岛屿中,选中兰屿为核能废料贮放处,也是目前台湾唯一的一所。此贮放处之废料是属低强度的,其处理方法是将废料加上水泥搅拌,再灌入经除锈、防漏处理的大铁桶内,据杨厂长表示此低强度之废料必须经过百年以上,核能之力才会衰微(日本则要三百年),故在厂内的工作人员,每三个月要侦测一次其感染度,以维护健康。听完简介我有上了一课之感,世间真是到处都是学问。

在往机场的路上,看到山坡上有到处游走的迷你猪;常会看到放羊,第一次看到放猪,猪除了脏懒之外,实在也有它可爱的一面。

下午三时,搭机返高雄,据赵山林表示,兰屿地区气候一向不好,但这次跟我在一起,不仅阳光普照,飞机起降顺利且准时,对我非常有信心,我说:“我也一样对你有信心,在你们的安排下到处讲演,到处顺利。”

佛光山丛林学部本学期即将结束,慈惠今晚特邀学部老师座谈,请我指导,我觉得身为本山教师,必具之条件——

一、所有教师要肯定常住宗风。

二、每一分子应具有佛光山之性格及思想。

三、研究生不仅要广博、精深,且常有见解、报告、研究发表。

四、训导处能带动学生,而非压制学生。

五、教师每学期上课前除要缴交进度表外,教材需经过评鉴。

六、成立“教师进修班”,针对教材编纂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