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时起床早餐,用了昨晚没有吃的菜,多位信徒来访,来不及谈话,八点即前往机场搭马航班机往亚庇。“亚庇”是马来话,意为“火”,是沙巴州(Sabah,过去叫北婆罗州)第一大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亚庇地方只有两条街,每次空袭都着火,马来人一看到火,就急着喊:“亚庇!亚庇!”(火!火!)故此地名因而流传下来。
沙巴州总教育司冯长铭先生、斗湖市议员刘静芝等多人都在机场迎接,因下午一点要转机至斗湖,故在冯先生指引下进机场的贵宾室休息,出入关之手续则由许峰嘉居士代劳。特权如果用在正当方面,确实给人方便不少。真是法非善恶,善恶是法。
下午四时,到斗湖机场一出口,献花、录影、镁光灯闪烁不停,四天前(十一月十四日)由佛光山来此协助普照寺法会的心定、依润、依传、永平、永观等十二位弟子也在机场。
记得四年前,有一次与慈惠要到吉隆坡演讲,在机上坐了二个多小时仍未到香港,询问之下原来是因台风关系,而转至沙巴停机,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沙巴”这个地名,也就是这样,在机上碰到现在普照寺主席卓光明先生之夫人李玉燕及佛光寺主席许峰嘉先生。后来李玉燕与许峰嘉曾带团到佛光山礼佛,谈及将在斗湖建寺,故特为其取“佛光普照”,而有现在的佛光寺、普照寺,也结下了今日来此的因缘。
沙巴境内的沙巴州联委会、汶莱普门精舍、汶莱菩提精舍、山打根佛教会、亚庇慈音精舍、吉隆坡土拉央佛教会、山打根迦音林、斗湖佛光寺、斗湖佛教会、莲海佛学、仙本纳佛教居士林、Labuan居士林、林梦佛教友谊会等十三个团体,要求与我座谈,会中提道:
一、希望我每年能固定到沙巴来弘法一次。
二、希望佛光山能派法师到东马弘法。
三、希望佛光山能为沙巴的佛教团体举办讲习会、少年营……
四、希望沙巴佛教团体到佛光山时,能为其干部训练、上课。
想我到处云游,连自己都不知道下一站行程如何,怎能答应他们每年固定来此?其他三项则允其反映给佛光山主其事者,希望满其所愿。
自从本月八日离开洛杉矶,途经夏威夷、雪梨、布里斯本等地,就一直没有看到山上出版的《觉世》或《普门》杂志,今由许峰嘉居士手中拿到这一期(一一四五期)的《觉世》旬刊,倍感亲切。佛光山是由文教起家的,文教比慈善有根,慈善心容易发,慈善工作容易做,但般若心就不容易发了,般若文化的慧业又更不容易做了,文化有长远性、普遍性,法的成就是一切成就之最。祈愿佛光山的弟子都有这一层的认知。
晚,八时,为信众开示生活的佛法。